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內首例商業克隆貓誕生記:和“前任”相似度90% 25萬一隻

克隆貓並不能真的復活一隻貓,但對失而復得的主人來說,已是莫大慰藉。

8 月 19 日,從溫州飛到北京,黃雨再次見到了曾經陰陽相隔的寵物貓“大蒜”。

大蒜是隻兩歲半的英國短毛雄性貓,今年 1 月 9 日因尿道堵塞去世後,借助克隆技術“復活”,成為我國第一隻商業化克隆貓。

(上:2 個月的大蒜;下:將近 1 個月的克隆大蒜。黃雨供圖。)

失去

“當時大蒜有嘔吐症狀,我以為它只是吃不進東西,沒往這方面(尿道堵塞)去想。後來病情加重送到醫院,醫生判斷是尿道堵塞,但大蒜在送院路上就快不行了。”大蒜的主人黃雨對 PingWest 品玩回憶道。

黃雨家其實還有兩隻貓,但大蒜是跟他最久的一隻。“它兩個月的時候,我就從溫州一家貓舍把它抱了回來。三隻貓中它是最有靈性的。”他對大蒜的去世深感內疚和懊悔,“因為自己觀察不周,讓貓錯失了治療時機。如果大蒜健康生長,到現在是 3 歲出頭。”

大蒜去世大概 5、6 個小時後,他靈光一閃,想起 2018 下半年在微博上看到過克隆狗的新聞,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打電話聯繫了提供克隆狗服務的公司。

電話那邊,工作人員告知了黃雨克隆貓的價格(25 萬),並且保證會有一個克隆體,然後讓他最好盡快做決定,“因為當時大蒜已經去世,時間太久的話細胞會死亡,最好 24 小時內完成取樣”——取樣是克隆的基礎,沒有細胞裡的基因無法完成克隆。

由於跟著家裡在溫州本地做個體戶,黃雨在經濟上負擔得起這個價格。他很快就下了決定要“復活”大蒜,但家裡人不太理解——為什麽要花這麽多錢克隆一隻貓,也不太明白克隆是什麽。

黃雨沒有過多解釋:“我就跟他們說,就是弄個一模一樣的大蒜。”

克隆

8 月 19 日下午,北京動物園科普館。

北京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希諾谷”召開克隆貓發布會,其總經理米繼東在台上介紹道:“經科技查新報告確認,大蒜是我國第一隻克隆貓。”

創立於 2012 年、坐落在昌平科技園區的希諾谷,業務圍繞著基因技術展開,目前涵蓋基因檢測、細胞保存、生物醫藥和動物克隆。

其中,動物克隆是這家公司最吸睛、也最有爭議的業務。像黃雨這樣與寵物有著強烈情感羈絆的人,是這項業務的目標閱聽人。“我們客戶群體偏年輕,而且女性比例更多。”米繼東說。

2018 年,希諾谷一共克隆了 20 隻寵物狗,一隻費用是 38 萬元。黃雨在 2018 年下半年看到的克隆狗新聞,正是出自希諾谷。

(右為希諾谷的克隆狗,左為被克隆體)

“大蒜”是希諾谷第一次進行克隆貓的商業項目。今年 1 月 9 日,接到黃雨電話、確定克隆貓意願後,希諾谷的工作人員坐上了當天晚上的飛機,奔赴溫州。

與此同時,黃雨按照希諾谷要求,把貓的遺體用濕毛巾包裹並放冰箱冷藏(2~8℃)。事實上,他在給希諾谷打電話之前,已經將貓埋在了土裡,但因為當時是冬天,遺體保存地相對較好。“1 月 10 日凌晨 5 點,希諾谷完成了取樣。”黃雨告訴 PingWest 品玩,“當時他們在遺體的大腿部位,取了一塊皮下組織。”

如果寵物還在世,事情就簡單許多。據 PingWest 品玩之前的報導,只需從肚皮上取下一塊皮膚組織,即可獲得寵物的體細胞——這個過程“像人劃破手指一樣”,微小到不需要任何包扎或處理。

體細胞取樣是克隆的第一步。1997 年培育了克隆羊多利的技術,在哺乳動物克隆領域沿用至今。具體而言,先從想克隆的動物身上取樣,獲取體細胞。然後,從另一個雌性動物身上獲取一個未受精的卵子,並將卵子中的細胞核抽出。接著,把上述體細胞的細胞核注入無核卵子中,進行細胞融合,構建克隆胚胎。最後,將克隆胚胎移植入代孕動物內。

(多利的克隆技術)

雖然流程大體一致,但由於不同物種間的生理差異,每一個物種的克隆都是一個全新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團隊從零開始探索。

世界上第一例體細胞克隆狗誕生於 2005 年,當時韓國科研團隊在實驗室克隆出名為“史努比” 的阿富汗獵犬。2017 年 5 月,希諾谷自主培育出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狗 “龍龍”。2018 年,希諾谷已經可以交付 20 隻克隆寵物狗。

在克隆狗業務逐漸成熟的同時,希諾谷開始把目光投向克隆貓。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希諾谷副總經理趙建平說:“克隆寵物貓的科研價值比較低,但是市場潛力巨大。”

2018 年 8 月,希諾谷正式開始克隆貓研究。米繼東在發布會上介紹,到目前為止,希諾谷共進行了 152 次實驗,包括摸索貓超速排卵、貓卵母細胞獲取、成熟培養、胚胎移植、激活融合等環節。

趙建平對 PingWest 品玩表示:“從技術上說,克隆貓難度更低,成本也更低,所以定價(25 萬)要比克隆狗(38 萬)低。”據 PingWest 品玩之前的報導,狗的生理特構造特殊,排出的卵會在輸卵管裡成熟,從成熟到卵化只有幾個小時的窗口期,因此需要精準把握卵細胞成熟時間。

此外,做新的克隆胚胎需要電化學激活,這需要不斷摸索,找到最高的融合效率。卵細胞在體外非常敏感,對溫度適應能力很差,在體外進行去核操作時非常容易死亡,越快操作越好。

雖然比克隆狗容易,但克隆貓依然有一定的技術門檻。“絕大多數動物都是自發排卵,到了一定時間會自動排卵。”中國農業大學動物教授施振聲解釋道,“貓是少有的幾種誘發排卵動物,卵子成熟了不會自己排出來。母貓只有在和公貓交配時才會排卵,這讓克隆貓的操作過程非常繁瑣。”

“復活”

世界範圍內,克隆貓最早於 2002 年誕生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農工大學的實驗室。趙建平介紹,得益於克隆技術每個環節的技術提升和改善,希諾谷的克隆貓技術較 2002 年時在操作成功率上已經有較大提高。

2002 年的實驗中,87 個貓胚胎只有一個存活下來,而希諾谷只為“大蒜項目”準備了四隻代孕貓。“代孕貓是中華田園貓,要求健康、性格溫順、母性好、經產等。”趙建平告訴 PingWest 品玩。

四隻代孕貓中,有一只在胚胎移植 66 天后,於 2019 年 7 月 21 日自然分娩——克隆大蒜順利誕生。得知這個消息後,黃雨當時高興得睡不著:“就是感覺‘哇,它又回到我身邊了’。太神奇了,我又可以重新照顧它長大,好像時光倒流、昨日重現了一樣。”

(左:代孕母貓;右:克隆大蒜。希諾谷供圖)

8 月 19 日發布會當天上午,在希諾谷的北京實驗室裡,黃雨第一次看到快滿月的克隆大蒜:“我覺得克隆體和大蒜有九成像。”通常,希諾谷會在克隆寵物誕生後養護兩個月,再返還給主人。黃雨從貓舍裡帶回大蒜時,也是兩個月大,冥冥中似乎有一個輪回。

黃雨給家裡人解釋“克隆”概念時說:就是弄個一模一樣的大蒜。但他其實很清楚,克隆的大蒜雖然外表相近,卻完全沒有之前的記憶。並且,克隆體的先天性格或許會傳承大蒜,但後天性格還取決於成長環境。

大蒜沒有真的復活,但對失而復得的黃雨來說已是莫大慰藉:“我從心理上會認為,大蒜並沒有真正離開這個世界。它還在,還能像從前那樣陪伴在我身邊,這是最重要的。”

*本文版權歸“PingWest品玩”公眾號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