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扔東西、搶東西, 別急著阻止, 這可是聰明的表現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困惑,家裡的寶寶開始亂扔東西,而且看別人吃飯,要搶杓、抓碗,看別人寫字,也要抓筆,看別人洗手就要玩水。雖然阻止了,但寶寶似乎根本改不了這種「壞習慣」,應該怎麼處理呢?

從10個月左右開始,小寶寶有了自我意識,對周圍的世界充滿好奇,到了1歲左右,寶寶的好奇心發展迅速,從最初的扔東西逐漸變成了什麼都想摸摸、動動,其實孩子愛扔東西,愛搶其實是成長的一種表現,說明寶寶長大了,家長應該感到高興。你看到寶寶在亂扔東西,搶東西其實是他在探索世界,認識世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認知能力快速發展。

大人不要讓寶寶這不許扔,那不許拿,這不許碰,如果經常這樣阻止寶寶,會讓寶寶的好奇心會被一連串的「別動、別扔」壓抑住。

在寶寶扔東西的過程中,寶寶的運動技能此時也得到鍛煉。寶寶的上臂力量、抓握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都進一步加強。扔東西是促進孩子智力發育的好時機,家長千萬不要忙著阻止。爸爸媽媽的訓斥,會打擊到寶寶學習的積極性。家長應該做的,是告訴孩子,像杯子之類不能扔的東西,可以怎麼玩;球或者毛絨玩具之類可以扔的東西,應該扔在哪裡。扔完後,不要動手去收拾寶寶扔的東西,而是和寶寶一起把扔出去的東西歸回原處,這不僅培養寶寶以後的良好生活習慣,也是再告訴寶寶做事有始有終

在寶寶摸東西的這個過程中,寶寶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被激發,對培養寶寶的獨立能力大有好處,同時,可導致初步思維活動的產生

家長應該做的是耐心示範,有危險的 動作要告訴他,並給他解釋,比如,有的寶寶總想摸摸插板上的插線孔,而有的寶寶總想摸摸被子裡的開水,那大人可以把著寶寶的手在杯子上試試,讓寶寶感覺燙手,告訴寶寶這是危險的

在這個好奇認知的過程中,爸媽不要因為只想著保護寶寶,而限制寶寶的活動行為和範圍,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物品,只要沒有危險,就要儘可能的讓寶寶多摸摸動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