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9年的雲計算江湖,運營商有多少戲?

在雲計算領域布局近十年後,三大運營商發現,局面正在變得複雜。

一方面,市場利好形勢進一步清晰。據相關機構預測,2020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4110億美元。而我國雲計算近年來保持了超過30%的年均增長率,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場之一。

在此背景下,工信部2017年印發的《雲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中提出,到2019年我國雲計算產業規模將達到4300億元,要建立雲計算公共服務平台,支持軟體企業向雲計算加速轉型,加大力度培育雲計算骨乾企業,建立產業生態體系。

另一方面,頭部優勢進一步集中,且差距有拉大之勢。Gartner數據顯示,2017年亞馬遜AWS、微軟Azure和阿里雲保持全球公有雲IaaS市場三甲地位,同時三家佔比份額同比增至70.34%。在國內,阿里雲則依靠市場先發優勢及中小企業客戶快速增長保持優勢,市場份額超過45%穩居第一,其余玩家只能爭奪第二梯隊。

利好與挑戰並存下,三大運營商未來的雲計算之路充滿變數。

目標一致 策略各異

雖然都意在搶佔國內雲計算市場,但在策略上,三家的玩法與側重點並不一樣。

中國移動致力在IaaS、PaaS、SaaS三層建立完整的體系,因此長期以來深耕雲管端戰略,從發展內部的私有雲開始,到向外部公有雲為公眾提供服務演進,意圖形成一個整體布局的解決方案。

在雲端,中國移動擁有大量IDC和雲基礎設施,建立了大數據分析平台,並基於雲和IDC以及互聯網基礎設施,發展了大量包括教育、醫療、車聯網、電子政務等在內的行業解決方案;在網絡方面,擁有遍布全國的CDN網絡、優質的互聯網接入能力以及豐富的傳輸承載能力;在終端方面,涵蓋包括教育領域的電子產品、智能醫療及車聯網等終端設備。

2014年,中國移動發布公有雲平台(即移動雲),涵蓋IaaS、PaaS和SaaS三層體系,超過18類逾100項產品,同時提供大量行業解決方案。2017年8月,中移動正式發布自身的雲計算業務平台"大雲4.0",包括雲計算、大數據技術和平台產品,擁有Hadoop系統、搜索引擎、Pass平台、大雲數據中心作業系統等26項核心產品。

中國電信則將焦點放在全領域兼顧,致力成為最懂網的雲運營商、最懂雲的網運營商。

從2012年正式運營天翼雲,截至目前中國電信實現了2+31全覆蓋資源布局,在內蒙古和貴州擁有兩個超大規模雲資源池,規劃佔地2000畝,規劃容量200萬台伺服器,能夠提供全系列雲產品。同時,為滿足政企客戶屬地化雲資源就近部署需求,中國電信在全國31個省進行了資源布局,目前已部署75個雲資源池。據IDC最新報告,天翼雲國內雲計算市場行業份額已進入前三,僅次於阿里雲和騰訊雲。

相較前兩家的平台與資源優勢,中國聯通則選擇從生態切入,側重通過雲計算打造新產業鏈,並建立平台實現多方合作互動,由此發掘出新市場。

從2016年發起成立“中國聯通沃雲+雲生態聯盟”開始,中國聯通意圖通過該聯盟推動雲計算相關領域標準、雲計算產業應用、產業服務三方面更新。2018年3月,中國聯通面向國內市場發布了7款雲網一體產品,雲聯網、雲組網、雲專線、雲寬頻四大產品全部實現SDN化。

從私有雲到混合雲:向公有雲進發

雖然運營商的策略與路徑差異明顯,但雲計算發展卻在呈現明顯的統一趨勢。

“隨著產業結構持續優化,SaaS、PaaS佔比不斷提升,混合雲成為產業新的支撐點。”在2018年中國雲計算大會上,工信部總工程師張峰點出了目前運營商所面臨的新形勢。

近年來,企業上雲意願逐步增強。據中國信通院調研結果顯示,2015-2017年中國企業上雲意願連續3年保持增長態勢,其中採用公有雲的企業佔比為34.7%,採用私有雲佔比為13.4%,採用混合雲比例為6.6%。

這一數據側證了雲計算的演進走向:從私有雲到混合雲,再向公有雲進發。而這一點也在運營商中間形成了共識。

“企業上雲無法一蹴而就,核心數據要求私有雲託管,彈性需求使用公有雲滿足。”中國聯通雲數據公司雲網協同產品部副總經理朱子凡認為,中小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希望使用異構公有雲,同時企業海外節點與國內節點有內部數據互通需求,此外企業數據高可靠需求也依靠多雲雙活或多雲災備滿足。

中國移動政企分公司雲計算中心副總經理張志巨集表示,未來公有雲在整個雲計算領域將佔有統治地的,但會有一個非常長的發展階段,在這一過渡階段,混合雲正好作為補充把公有雲和私有雲整體來打通。中國電信雲計算公司總經理胡志強的看法也與其類似。在他看來,混合雲現階段是很多客戶的選擇,但是從長遠來看,公有雲這種模式是更經濟的模式,更有彈性的模式。

數據顯示,2015-2021年全球公有雲市場複合增長率16.3%,國內市場這一數據將達到30.7%,是全球市場的兩倍。2021年國內公有雲市場或將達到700億元。

5G時代的挑戰

而在邁向公有雲市場前,運營商在雲計算領域顯然有更為迫切的挑戰——5G。

中國電信發布的《5G技術白皮書》提出,未來5G面臨網絡架構靈活、高效承載網絡的高速率、低時延需求等挑戰,而雲計算擁有計算能力大、數據儲存安全、可實現資源共享、客戶端要求低等特點,無疑是對5G最強有力的支撐。

“沒有雲計算這些年的發展,5G也很難達到2020年能夠商用的目標。”張志巨集透露了中國移動對於雲計算與5G關係的認知。他表示,中國移動早在2014年5G研發啟動的時候,同時建立了一個電信雲的發展路徑。5G時代整個軟體架構將有很大的變化,5G網絡零組件基於虛擬機的形式來存在,實際上支撐整個5G基礎設施的就是一朵特殊的電信雲。

按照中國移動對電信雲的理解,屆時將由雲化形態的新型數據中心和智能化網絡調度的新型網絡以及全局化網絡編排管理的新型大腦共同組成新型的網絡架構。ICT技術融合,將構建資源可全局調度、能力可全面開放、容量可彈性伸縮、架構可靈活調整的新一代網絡。

中國電信也認同5G與雲計算的這一關係。胡志強表示,中國電信已經在準備開通試驗網,把5G技術和雲計算技術深度融合在一起。“這也是中國電信發展的競爭力之一。”他表示。

但業界也存在另一種聲音。“5G可能不一定是雲計算的下一個爆發點,雲計算下一個爆發點很可能在物聯網。”朱子凡表示,目前企業核心應用依然停留在原基礎設施架構上,本質還是人和人的問題。而到了物聯網這個場景,無論是IP地址,還是雲計算資源,都是一片藍海。

目前,工業和資訊化部正在加快推進以雲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通訊技術發展,全面推動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助力我國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在2018年雲計算大會上,張峰提出,將優化發展環境,持續實施寬頻中國戰略,深入推進網絡提速降費,加快5G商用步伐,推動網絡演進更新,研究制定新時代推動軟體業高品質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雲計算大數據創新發展,進一步擴大和更新資訊消費,逐步構建完善的政策體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