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藩之亂,吳三桂為什麽會失敗?看看其為人,就知道了

文/花開無田

歷史就像一部宏大的百科全書,妄圖通過隻言片語去了解一個人,這種思想和做法是不成熟的,不僅不成熟,甚至還有些幼稚。參差不齊的軍事戰爭,興衰交替的江山社稷,錯綜複雜的政治利益,有血有肉的歷史人物,勾勒出一幅偌大的藝術繪畫作品,栩栩如生的人物,呈現著一些說不清楚的神色。

對一個歷史人物的評價,往往需要全面透徹的審視,比如明朝的“救時宰相”張居正,一副赤膽忠臣的正義模樣,可他真的是這樣嗎?顯然不是,張居正聯合宮內太監馮保,暗地裡抓內閣首輔高拱的小辮子,從而謀取更尊貴的權勢地位。誠然張居正在政治改革上做了一番不錯的成績,可他對待小皇帝的嚴苛以及妄自尊大的語氣,絲毫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今天我們來聊一下被罵作“大漢奸”的明朝降將吳三桂,有人說他“衝冠一怒為紅顏”,也有人說他是“狼心狗肺、忘恩負義之徒”。

作為明朝的重要邊關守將,吳三桂毫無疑問是失敗的,他沒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也沒能及時勤王。明朝覆滅後,吳三桂對關外的清軍和關內的大順軍首鼠兩端,遲遲不肯下決定,直到他聽說父親吳襄被抄家的消息後,才毅然決然轉向清廷。清軍的實際領導者是多爾袞,他自然明白吳三桂對戰爭局勢的重要性,如果把現在的局面看作一盤棋,吳三桂就是最關鍵的那一步。昔日的明朝遼東總兵吳三桂,搖身一變成為清朝的平西王,享盡榮華富貴的同時,也背盡天下罵名。

今天我們來了解的是晚年的吳三桂,他同樣是那個置父母性命於不顧的不孝逆子,也同樣是追殺故主子孫邀功的清廷走狗。

吳三桂是追尋著永歷帝的腳步來的雲南,明朝滅亡後,朱氏子孫沒有放棄恢復故國的努力,他們一直想要日落西山的帝國命運轉變為東山再起。南明政權在這樣的時代環境下悄然建立,老百姓視清軍是血腥虐殺的蠻夷兵,而南明軍則是戰無不勝的王師,希望南明可以重振旗鼓,最起碼也要保住眼前的半壁江山。可惜即使是外敵犯境的危急時刻,南明朝廷依舊沒有改變窩裡鬥的老毛病,文武大臣爭權奪利,好不容易召集計程車兵,卻因指揮官的明爭暗鬥節節敗退,清軍的南下之路順暢無阻。戰爭的不如意,南明軍被清軍追得東逃西竄,為此南明的永歷帝整日饑腸轆轆,雲南全境陷入清軍的包圍圈。

走投無路的永歷帝逃入氣候炎熱的緬甸,僥幸逃過一命,沒有落得個悲慘下場。這個結局讓以順治帝為首的滿洲貴族喜出望外,認為抗清勢力已經回天乏術,不能再與清朝對抗了。可吳三桂卻不那麽想,他有著降臣的尷尬身份,很容易造成君臣相疑的局面,吳三桂認為只有擒殺永歷帝,才能證明自己對新王朝的忠心。永歷帝對吳三桂來說,是一件能夠證明自己沒有二心的物件,作為昔日的明朝重臣,他對永歷帝也並非沒有惻隱之心,可他不能有任何的同情和袒護。

明朝沒有任何對不起吳三桂的地方,甚至吳三桂的遼東總兵都是明朝所賜,他沒能及時勤王,崇禎帝在北京城自縊身亡。吳三桂前半生的功名地位都是明朝給的,可現在他要用明朝帝王后裔的頭顱,去向投奔的新主表忠心。吳三桂三番兩次上書,要求親自率軍進入緬甸,掃除南明殘余勢力,順治帝認為沒有必要,南明失去抗衡的實力,讓它自生自滅就好。然而順治帝說得越是輕鬆,吳三桂越是認為必須要擒殺永歷帝,才能表示自己的忠心,吳三桂幾次言辭懇切的上疏,說動了順治帝的心。

就這樣吳三桂帶著自己的軍馬,再一次踏上為清廷效命的路程,永歷帝得知後專門寫了一封蕩氣回腸的信,信中提到明朝對吳三桂的恩情,又對吳三桂委婉哀求,還是沒有打動吳三桂想要獻媚清廷的心。緬甸在清軍的壓力下,不得不獻出永歷帝以求自保,這時的吳三桂早已失去君臣人倫,他硬起心腸向清軍下達命令:處死南明余孽。

滿洲人對吳三桂失去信任,也就是從吳三桂親身進入緬甸擒殺永歷帝開始,順治帝可以理解吳三桂在時勢的壓迫下苟且偷生、邀寵獻媚,也可以帶著欣賞和蔑視的眼光看著吳三桂拚盡全力為清廷賣命。但是當吳三桂為討好新朝廷,執意要將無力回天的南明剿殺時,順治帝不由地對吳三桂產生一種厭惡情緒,今天能夠為新主殺舊主,無異於吳起的“為求功名不惜殺妻”。當吳三桂從緬甸回來時,他又開始全力鎮壓雲南全境此起彼伏的叛亂,在順治帝代表的清廷時期,吳三桂的王爺生活過得舒適且有趣。

1661年,8歲的康熙帝即位,比起那些在白山黑水崛起的祖先,康熙帝自幼接受的是傳統漢族教育,學的是天人感應和君為臣綱的道理。康熙帝對吳三桂當初的投奔態度異常反感,漢族士大夫的守節在吳三桂身上蕩然無存,康熙帝絲毫不感謝吳三桂為清朝入主中原立下的汗馬功勞,在他看來即使沒有吳三桂,還是會有李三桂、孫三桂。最讓康熙帝震驚的是,吳三桂厚顏無恥的賣主求榮,連身為主子的他都有些不可思議了,忠心表得太過分反倒適得其反。親政後的康熙帝對困擾已久的三藩問題十分不滿,在他看來降臣可用但不可重用,鎮守清朝邊疆的不是哪位滿洲勇士,而是有過叛降前科的漢臣。康熙帝不想讓三藩成為影響帝國安寧的變亂因素,他開始著手處理撤藩事宜,康熙帝的理解很簡單,三藩撤亦反,不撤亦反。

1673年,康熙帝親自蓋章的撤藩詔書送到雲南,對於吳三桂來說,這的確是個讓他意料不到的結果,一個剛剛上位的青年皇帝,竟敢對勞苦功高的實權王爺下手。雲南是他苦心經營想要留給子孫後代的一份家業,他自認為給清朝打下了大半個天下,要一塊雲南的封地無可厚非,況且順治帝心照不宣地默認了這份封賞。半輩子的出生入死,換回一塊不大不小的封地,吳三桂覺得自己夠低調的了,沒想到現在康熙帝還要收繳自己的兵權。

吳三桂早在降清的那一刻,就站在君臣道義的對立面,漢人百姓無不對他恨之入骨,在清朝官場上吳三桂結交了很多朋友,但也不可避免地豎立了許多敵人,交出兵權的結果,吳三桂的一家老小勢必會受到威脅。史學家把三藩之亂的罪責歸結在吳三桂的身上,這是帶有主觀感情色彩的評價,吳三桂早年的叛明降清讓他多了一頂圖謀不軌、野心勃勃的帽子。如果不是想要做出一番業績的康熙帝對吳三桂步步緊逼,這場叛亂本可以輕而易舉地避免,吳三桂都是六十二歲的年紀,他就是想造反也沒這個心思了。

康熙帝大可以等吳三桂壽終正寢後,對雲南平西王府快準狠地下手,這樣的處理結果對百姓的震動會小很多,可年輕氣盛的康熙帝一刻也不願意再等,他將吳三桂視作扎在心裡的刺。撤藩詔令一次又一次的下達,宣詔使臣的催促,讓吳三桂忍不住破口大罵:“我將整個天下送給別人,雲南之地是我用血換來的,現在小孩貪圖此地,不允許我居住了嗎?”六十二歲的吳三桂再一次披掛上陣,帶著數十年積攢的二十萬人馬北上,吳三桂的部將都是身經百戰的將軍,親手訓練出的精銳,轉眼間半壁江山已在吳三桂的手中。然而吳三桂不知出於什麽原因,止步在長江以南,他派出使者向朝廷議和,表示自己不是真的反叛,只是希望保住自己的那份家業。

吳三桂本以為自己這一路的摧枯拉朽,足以讓年少的康熙帝心急如焚,沒想到康熙帝對吳三桂的議和明確拒絕,縱橫大半生的吳三桂遠不如康熙帝堅強。對待吳三桂滯留在北京的子孫,康熙帝毫不手軟地處死,吳三桂突然意識到局勢不可挽回,他冒險再一次渡江,卻終究錯過時機。康熙帝早已調集全部清軍,舉全國之力對吳軍進行反撲,屢戰屢勝的吳軍第一次品嚐失敗的苦頭,隨後不斷地向後敗退,局勢由最初的一片大好轉變為節節敗退。

吳三桂駐足長江多達數月,由此錯失良機,滿盤皆輸,許多人對他的做法不理解,但如果你仔細想一想吳三桂之前的戰爭就明白了,他隻適合為主賣命,而不適合做主子。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馬,永遠不會坐在自己的身上,吳三桂的戰略眼光良好,他可以做一個順應時勢的投機者,卻做不了掌控全局的實施者。對此司馬光曾經在《資治通鑒》中提及了關於“德”與“才”之間的關係。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是故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則?

而吳三桂則就是地地道道的小人,1678年,起兵五年的吳三桂在絕境中痛苦離去,三年後吳三桂的子孫後代被全部殺光,一個不留。

參考資料:《清史稿》、《資治通鑒》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