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東西扶貧協作實現互利共贏:土特產在“古城”扎了根

在山東青島市即墨區即墨古城“印象文縣”專賣店的貨架上,擺滿了來自甘肅的特色產品。劉 成攝

“店裡紋黨參蜜脫銷了,花椒、葵瓜子也不多了,需要盡快補貨……”這幾天,山東青島市即墨區即墨古城“印象文縣”專賣店店長左敏不斷地和甘肅文縣紋黨公司聯繫貨源補充和調整事宜。

走進“印象文縣”特產專賣店,貨架上琳琅滿目的紋黨參、蟲草、核桃、食用菌、花椒、土蜂蜜、土豬臘肉等來自甘肅的特色產品,齊聲“講述”著這家“東西協作扶貧示範店”的特殊背景。

文縣位於甘肅南部,坐落在甘、川、陝三省交界處,地處秦巴山地,素有“隴上江南”“千年藥鄉”等美譽。201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1.9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5389元,被列為國家級貧困縣。2017年起,按照青島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即墨區與甘肅省隴南市文縣確立對口結對幫扶關係。即墨區結合兩地實際情況,從產業扶貧、文化旅遊開發、人才交流、勞務服務、結對幫扶、社會幫扶、資金保障7個領域開展東西扶貧協作工作。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文縣的特產可謂‘藏在深閨人未識’,而即墨古城恰好需要不斷豐富文化元素和商業業態,因此,‘印象文縣’店在即墨古城安營扎寨了。”即墨區招商促進局、古城規劃建設指揮部招商運營組組長牟軍說,“印象文縣”專賣店地處即墨古城黃金地段,5間門面房共計300平方米,即墨古城不僅自費按照文縣風情進行了店鋪裝修,而且還免除了其三年租金近100萬元。“我們要讓這家店在即墨古城扎根,讓更多的文縣特產賣到即墨、賣到青島,帶動當地農戶脫貧致富。”

即墨與文縣兩地政府達成協作協定後,立即立足雙方資源稟賦和基礎條件,引導即墨企業青島鴻德盛中藥飲片有限公司與文縣仁和農副產品有限公司達成初步意向,為文縣優質紋黨參等中藥材開拓更為廣闊的市場。

“我的家鄉在大山深處,那裡的中藥材和山貨品質非常好,可是因為缺少銷售管道,加上山路難行,阻擋了山貨變現,影響了脫貧致富的速度。”左敏說,專賣店的經營主旨就是“背出大山,走進青島”。“有了‘印象文縣’做大本營,我們終於可以將大山裡的特產‘背’出大山了。”

“除了這家特產實體店,即墨供銷社也在幫助這家店擴大市場銷路,目前正與‘即供商城’電商平台進行對接。”即墨區發改局經合辦主任朱雷介紹,即墨靈山鎮也正探索與文縣在中藥材種植、加工以及生物製藥等領域進行合作,互相引進特色中藥材品種,促進優勢產品互補互利。

據了解,即墨與文縣扶貧協作期至2020年,力爭2019年底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目前,除“印象文縣”店入駐即墨古城外,即墨區4家旅行社與文縣相關部門也簽訂了合作協定,並在各大旅遊景點、商場、超市等人員密集場所進行文縣旅遊資源宣傳推介;即墨區3個鎮街與文縣橋頭鎮、中廟鎮、鐵樓鄉簽訂了結對幫扶協定。此外,即墨區還出資聘請專家幫助文縣編制城鎮建設規劃,以期提升文縣城鄉一體化建設水準。

“東西扶貧協作是雙方的互利共贏。”即墨區發改局調研員李有積表示,即墨對文縣的資金、人才、產業等方面的扶持,幫助文縣貧困人口改善了基本生產生活條件,而來自文縣的特色產品、特色文化,也豐富了即墨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為即墨發展增添了發展新動力。比如,即墨古城“印象文縣”開業前後,來自文縣鐵樓鄉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池哥晝”傳統祭祀舞蹈表演,以其色彩絢麗的服飾、神秘奇異的面具、熱情豪邁的舞姿、濃鬱的地域文化特色,讓中外遊客大開眼界,為本已熱鬧的即墨古城增添了更多人氣。

(經濟日報 記者:劉成 通訊員:呂棟 責編:渠麗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