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自製防偽碼 家庭式作坊製售假牛二涉案4000萬

新京報訊(記者 張彤)家族式製造假牛欄山二鍋頭,專人網絡發展下線百餘人售往全國。2017年7月,大興安嶺地區行署警察局食藥環偵支隊民警走訪時發現有人推銷低於市場價的牛欄山二鍋頭,從而牽出以河北某村為製造窩點,北京為轉運站地銷往全國的製假團夥。製假團夥從散裝酒廠進貨,自製外包裝,甚至防偽碼也能做,製作工藝可以假亂真,常人很難分辨。

2018年8月29日,警察機構分別在北京市大興區、河北省涿州市、江西省瑞昌市將以錢某、郭某為首的8人犯罪團夥成員全部控制,打掉製假窩點4處,查扣假冒牛欄山白酒300余箱,該製假集團銷售下線涉及全國15個省市147人,此前,這個製假團夥已經外銷7萬餘瓶牛欄山二鍋頭牌白酒,涉案金額4000餘萬元。

犯罪嫌疑人在現場指認作坊裡製假使用的機器。 警方供圖

日常走訪 低價白酒引民警注意

2017年7月,大興安嶺地區行署警察局食藥環偵支隊民警在日常走訪工作時,有餐館反映,有人向他們推銷低價牛欄山二鍋頭牌白酒。

“一般來說,餐廳購買一瓶牛欄山二鍋頭的價格為14-16元,這個人來推銷時,表示有優惠活動,買一箱12瓶,就能送3-4瓶。這樣,每瓶酒的均價就下來了。”走訪民警連問了幾家小餐館都發現了有類似情況,覺得很蹊蹺,他們找到當地的正規牛欄山二鍋頭白酒的代理商,詢問後得知,該品牌白酒並沒有所謂的優惠活動。

經過排查,他們發現給多家小餐館提供低價酒的是同一個人,鄭某。民警尾隨其多日,確認其身份無誤後將其控制,繼而對其租用的倉庫進行搜查,發現十多箱牛欄山二鍋頭商標白酒。

初步了解案情後,大興安嶺地區行署警察局進行立案偵查。

分工明確 形成家庭作坊式製假團隊

鄭某供述稱,2016年8月起,他為獲取高額非法利潤,從北京男子郭某處大量購進假冒牛欄山二鍋頭瓶裝白酒,並在當地餐飲行業非法銷售,銷量較大,“一般都是找小餐館下手,有的人貪便宜就跟他進貨。”

隨後,大興安嶺地區行署警察局立即成立“7·13”專案組,多警種合成作戰開展偵查工作,成功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及其在北京的上線郭某的身份。專案組立刻奔赴北京、河北等地開展工作,初步掌握了這個盤踞在河北涿州,以錢氏父子為首的家族式製假團夥的相關資訊。

據了解,義和莊村地處河北與北京交界,外來暫住人員居多,親朋交織,關係複雜。專案組經多方調查,發現了4處製假窩點和2處存放假冒白酒的庫房。“一個主要窩點負責灌裝,另外的窩點做輔助工作,例如製作瓶蓋、掃碼等。”警方當場查扣假冒牛欄山白酒300余箱。

經過大量的調查取證工作,專案組掌握了徹底摧毀這一製假售假犯罪網絡的固定證據,並於今年8月29日全面發起收網行動。警察機構分別在北京市大興區、河北省涿州市、江西省瑞昌市將以錢某、郭某為首的8名犯罪團夥成員全部抓獲,打掉製假窩點4處,查扣假冒牛欄山白酒300余箱,扣押涉案車輛6輛,查扣大量假商標、瓶蓋、製假機器。

在警方查處的4個製假窩點中,各個窩點分工明確,“姨、姨父、父親、母親等分別負責洗瓶、掃碼、灌裝、貼標等工序,形成家族式一體化的製假團隊”。

警方查獲的假牛欄山二鍋頭白酒瓶蓋。 警方供圖

追訪:

製假技術不斷更新防偽碼可做到以假亂真

辦案民警介紹,他們與牛欄山二鍋頭牌白酒公司知識產權部取得聯繫,將查獲的假酒送到該公司進行對比。對比後發現,這批假酒的製作技術已經非常精湛,“去年我們也打了一批假酒,今年查獲的明顯不同,技術在不斷更新,還增加了防偽標識。”民警稱,這夥制假團隊增加了設備,一台設備價值十多萬元,可以在瓶身雷射掃防偽碼,肉眼看,與真正酒廠的防偽碼無區別。

只有和真品放在一起,仔細鑒別,才可以看出真酒的瓶蓋發亮,假酒的瓶蓋偏暗,瓶身的字體也有輕微差別,真酒和假酒的味道也有所不同,“但要經常喝的人才能嘗出味道來。”若單看一瓶酒,非專業人士無法判斷真假。

一瓶假酒的利潤驚人。錢氏家族製作一瓶假酒的成本僅需2.8元,下線進貨價為每箱60餘元,單價5元左右,而餐廳進貨則每瓶酒價格為14-16元,就算每箱贈送4瓶,下線的利潤也在2倍以上。

民警介紹,如今製假團隊都開始“學法”,“他們變得更精明了,不做勾兌酒,而是低價買散裝酒來裝瓶。”該民警表示,以前的打擊假酒案件中,製假人會自行勾兌酒,那樣生產出來的酒很容易對人體造成傷害。

如今,製假團夥都是從正規的散裝酒供應廠處大量批發廉價酒,然後進行裝瓶,這樣一來,酒雖為“假酒”,但對人體的損害不大,“侵犯知識產權、酒址和對人體有毒有害,是兩個不同的性質,被抓後量刑也不同。”

民警說,製假團夥還會購買一批真酒瓶,和自製的假酒瓶混在一起,再裝入散裝酒,更叫人真假難辨。

發展多層級網絡銷售分布在全國15個省市

通過調查,警方逐步理清了該團夥的基本售假模式。2016年7月,想“賺大錢”的錢氏家族和郭某合謀,由錢氏父子帶領家人在北京和河北的交界處找一個隱蔽的村莊落腳專門製作假酒,郭某則負責“開拓市場,對外銷售”,郭某在網絡上到處散布銷售低價酒的資訊,隨後集結了一批下線通過QQ群聯繫,郭某的下線再發展下線,從而形成一個多層分銷的售假團隊。

義和莊也不是他們第一個落腳點,此前他們曾在北京大興鵝房村製酒一年多,後因當地拆遷,他們才不得不轉移到義和莊村這個更加偏僻、隱蔽的地方。

各地違法銷售人員向上線郭某發送訂單並付款。郭某再將訂購數量告知製假負責人錢某,由錢某父親錢某良進行灌裝,包裝好後再通過物流發送至郭某指定收貨地。經初步統計,該製假集團銷售下線涉及全國15個省市、147人,涉案金額4000餘萬元。

“在北京、廣東、廣西、山東、遼寧、湖南、湖北等地都有他們製作的假酒,初步偵查發現,這個製假團隊已售出7萬餘瓶假酒。”辦案民警介紹,這夥制假團隊在前期做過精心的準備工作,包括市場調研,他們發現北京及周邊地區對牛欄山二鍋頭牌白酒消費量極大,於是他們的製作窩點總是在北京周邊打轉,這種品牌白酒是平價酒,銷量大,利潤高,也是他們選擇這個品牌的原因之一。

新京報記者 張彤

編輯 林野 康佳 校對 張彥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