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血壓」患者的6大常見誤區!一篇概括,太齊全了

嚴格控制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準,可以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因此要選擇正確的方式控制好血壓。醫生在接診患者時,往往會碰到他們存在著一些用藥誤區。具體內容讓我們一起往下看吧。

6大誤區必須了解

1. 沒有癥狀就不治療

沒有癥狀不等於沒有病,高血壓對靶器官(如:心、腎、腦)的侵害已開始,只是身體尚能進行自我調節,故無臨床表現。反倒是當血壓突然升高時,才會出現頭痛、頭暈、失眠等癥狀,嚴重的發生了心梗、腦梗,很可能會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耽誤治療。

因此,越早治療,獲益越大,血壓越早得到控制,越能保護心血管,預防多器官功能受損。

2. 血壓降得越快越好

通常情況下,患者在確診後,醫生一般先小劑量開始用藥,隨後逐漸增加劑量。很多患者會問:為什麼不直接按大劑量開始用藥快速降壓呢?

但血壓不是降得越快越好,我們要遵從"緩慢、平穩"原則進行治療。用藥後4~12周達到目標值。過低則容易發生缺血性事件,甚至並發腦梗等嚴重後果,尤其是老年患者。

還有些患者治療心切,未經醫生許可,擅自更改用藥劑量或多葯同服,以求快速降壓,若血壓降低得過快,會導致腦供血不足,出現頭暈乏力,甚至誘發腦梗死等嚴重後果。

3. 降得越低,危害就越少

血壓降低後,心血管病的發病和死亡都會明顯降低。但並不是降得越低越好,因為血壓過低會導致腦血流灌注不足,增加腦缺血的風險。

尤其是高血壓伴冠心病、心絞痛、中風、高血壓伴腎功能不全、高血壓合併糖尿病及65歲以上老齡的患者。對於冠脈嚴重狹窄的患者,要謹慎降壓,舒張壓一般不低於60mmHg。60歲以上的高齡患者,即使有蛋白尿,血壓也不能低於110/70mmHg。

4. 服藥時間不正確

對於大多數高血壓患者而言,服藥時間不對,容易帶來較大的危險。臨床上經常有患者喜歡將降壓藥分為早、中、晚三次服用或在睡前服用,如果服藥時間不正確,容易出現與自身血壓波動不相符的情況,不但不能很好地控制血壓,還會增加誘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建議起床後就服藥或在血壓高峰出現之前的30分鐘到1小時服藥效果最好,不要等早餐後或運動後再去服藥。臨床還發現,睡前服降壓藥易誘發腦血栓、心絞痛、心肌梗死,正確的方法是睡前2小時服藥。

5. 血壓正常就停葯

高血壓患者通常需要終生服降壓藥,停葯後,血壓會再次升高,血壓波動過大,對心、腦、腎的損害更嚴重。

正確的做法是在血壓控制一段長時間後,小心地逐漸減少藥物的劑量和種類,且一般只有那些能夠嚴格堅持非藥物治療,即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才可以減藥量。在減葯過程中,必須密切監測血壓變化。

6. 頻繁更換藥物

任何一種藥物,起效都是有一個過程的,降壓效果太快的並不一定是好葯。有的藥物降壓作用相對溫和,從開始服藥到平穩控制血壓,一般需要1周左右,建議此期間不要來回換藥。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備孕、濕氣重、腎虛、減肥、肝病、皮膚病等等,怎麼調理最有效?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文章最上方的 紅色「關注」按鈕 關注我們!

康愛多每天為您推送各種專業、趣味的健康知識,幫您識破健康謠言,走出用藥誤區!

更多預防、治療高血壓的相關資訊,也可點擊下方「了解更多」進行查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