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麗江一中學足球場發現古墓群 初判為春秋戰國時期

日前,雲南麗江玉龍縣為都中學足球場在翻建時發現石棺古墓群。8月12日,記者從玉龍縣文物保護所所長楊志堅處了解到,當地已針對古墓群展開發掘,並同步進行考古研究,預計將在一個多月後結束現場清理。楊志堅介紹,此次發掘面積共2500平方米,系玉龍縣首次進行主動考古發掘。據他透露,該墓葬群經初步判斷年代為春秋戰國時期,“出土的文物不多,以人骨為主,對研究金沙江流域人類文明以及民族變遷有很重要的意義。”

操場翻建發現古墓群

最近兩天,麗江玉龍縣一操場發現古墓群的消息在網上引發關注。8月12日,記者從玉龍縣文物保護所所長楊志堅處了解到,墓葬群的發現最早其實是在今年年初。

楊志堅所長介紹,2020年1月,文物保護所接到文物站工作人員報告稱,為都中學的操場在翻建過程中發現古代墓葬,“當時我們就準備要過來看一下,但因為疫情的原因發掘工作被擱置了一段時間。”他介紹,經過逐級上報,在得到國家文物局批複後,墓葬發掘工作正式在雲南省文物考古所主持下展開。

據楊志堅所長介紹,經初步判斷,此次發現的墓葬群範圍大概有3000平方米,“其中還有一部分是在當地居民的住宅地下,所以我們能夠發掘的只有2500平方米。”

墓葬來源或與“西羌”有關

楊志堅所長告訴記者,此次發現的墓葬群經初步判斷,屬於春秋戰國時期墓葬。可能因為形成年代比較早,所以墓葬中殉葬品並不多,主要以人骨為主,“雖說是青銅器時代的墓葬,但青銅器並不多,主要是小孩手鐲之類的,更多的還是一些石器。”

他介紹說,目前現場清理工作進展順利,與此同時,在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閔銳的帶領下,展開了考古研究,“不同於之前發掘完等一段時間再研究的情況,這次是一邊發掘一邊做研究。”楊志堅所長透露,雖然墓葬群暫時未出土大型文物,但石棺墓葬群本身對於研究金沙江流域文明以及當地民族變遷都有很大意義。“我們麗江這邊少數民族很多,譬如說納西族,但這個墓葬群肯定不是屬於納西族,因為納西族是在唐朝之後才出現的。目前來說,考慮可能和‘西羌’文化有關。”

發掘工作還將持續月余

8月10日,此次考古隊領隊、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閔銳通過文物考古研究所官方微信發文介紹了此次發掘取得的階段性進展。閔銳介紹,日前已經清理完成和正在清理的墓葬共59座。有長方形、圓形、不規則形豎穴土坑和石棺墓4種墓葬類型,依據疊壓打破關係判斷石棺墓在此墓地為最晚。一個墓坑裡分層埋葬是這個墓地的特點,且每一層有1至2具一次葬遺骸,在其周邊放置有多個二次葬遺骨,“這種葬俗在雲南是首次發現。在一個墓坑裡最多的有4層葬,如12號墓葬,墓坑裡的頭骨數量多達19個。”

據楊志堅所長介紹,此次是玉龍縣第一次主動進行的考古挖掘,預計現場發掘工作還將持續一個月左右。

至於考古發掘是否會影響學校開學後使用操場,楊志堅解釋說,為都中學已經遷往城區,原本舊校址是準備翻建後供周圍各村小學高年級搬來使用,但還沒有實際搬來,因此不存在影響學校正常上課使用的情況,“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的發掘工作壓力會小很多。”

(來源:北京頭條客戶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