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教化”眾生是不容易的,眾生真正需要的是“度化”!

曾經以為,教化眾生=度化眾生。

難道不是嗎?世界上最優秀的教導人們的經典,如佛經、道德經、聖經、論語、古蘭經等等,難道不就是度化人們去往:或西方極樂世界、或成仙、或天堂、或一切覺者、仙人、上帝、聖人、天使身邊嗎?

不然的話,教化的目的何在?

就像西遊記裡的唐僧,手無縛雞之力,身無寸箭之功,就是一肉身凡胎,憑什麽讓可以大鬧天宮、可以七十二變、可以一個筋鬥雲便到達西天的孫悟空跟著他磨磨嘰嘰挪著步子、勤勤懇懇打著妖怪、老老實實啃著葉子去西天?

難道不就是因為唐僧比孫悟空多了一份“智慧”,有一顆對佛法堅定不移的“心”,因而可以教化這隻鬧騰的猴子,再念個緊箍咒訓化這隻冥頑的猴子嗎?

至少,86版《西遊記》就是讓我這麽理解的。

但是,仔細想想,一個曾經與玉皇大帝平起平坐的妖、一個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滿腔仇恨的妖,就一句“阿彌陀佛”,或幾句“勸說”,就可以讓他放下這累生累世罄竹難書的“驕”與“恨”,乖乖聽命於一凡人?

就像如果你也曾當過老師,或者學了佛法、道德經、聖經、論語等,也想去教化別人,那麽你一定遇到過這樣的現實:

不聽,不聽,就不聽;不懂,不懂,還是不懂;

別想來教我,裝什麽×;你以為你是誰,憑什麽教訓我;

煩不煩,事兒多著呢;

再說、再說,信不信一棍子打得你滿地找牙......

這才是事實。

當這一事實發生的時候,我們往往不會覺得是自己有問題,而是覺得被教化的那個人:劣根、根機太差、業障太多、時機不到、緣份不夠、福份太薄......

卻少有人回過頭來問一句:教化眾生等於度化眾生嗎?或者更簡單一點:我憑什麽教化他(她)?這便是《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裡唐僧不斷反問自己的話。

與86版《西遊記》相比,《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裡的唐僧,更貼近原著,更反映現實,那就是:

他怕孫悟空,他稱悟空“尊駕”,悟空在他眼裡其實是一隻更厲害的妖;

他也怕妖精,他根本不知道如何對待妖精,即使他很堅定要去西天取經,但他只是自以為可以教化一路上的妖。

這就還原出了一個——剛踏上旅程,有“信”也有“怕”,會念“經”卻並不真正懂“經”,有“心”去西天卻並不知道“路”在何方,想度化眾妖而眾妖只想吃他的“小和尚”——與你我一樣的、自以為是的一個“肉眼凡胎”。

《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正是通過這樣的還原,再到最後孫悟空跪地叫出那一聲“師父”,讓我們看見三個原著《西遊記》裡才凸顯的問題:

第一,唐僧到底比孫悟空高明在哪裡?

第二,翻個跟鬥就到西天的孫悟空為什麽取不到經,而唐僧可以?

第三,教化眾生絕不等於度化眾生,那麽何謂真正的“度化”?

而這三點,恰恰是通過“三打”表現出來。

三打之前,唐僧遇到妖精,他怎麽做的?

兩個字——教化!

他對要吃掉自己白馬的老虎說:“虎兄,這匹馬不容易啊,他和你一樣,都是爹娘所生,好不容易長這麽大......”

他對白骨精化作的老人說:“其實痛苦呢,就像這小小圈子,看上去很厲害,但是,只要你向前勇敢地邁出一步,苦惱就會煙消雲散的。小僧能做到,施主一定能做到。”

虎兄“棄葷從素”了嗎?白骨精“棄惡從善”了嗎?

這兩位有沒有因為唐僧是菩薩指定的取經人,便聽從“教化”?

看到這裡,你一定會笑,笑此人迂腐,笑此人自命清高。

但可惜,我們都是這樣做的,說幾句“經典”,勸幾句“名言”,擺出一幅菩薩臉,便以為教化得了眾生了。

其實呢?虎兄放棄了白馬,直接撲向了唐僧;白骨精一邊對唐僧“嗯嗯”,一邊向他伸出魔爪。

這才是事實。

所以,孫悟空看不起唐僧。

其實,豈止孫悟空,八戒、沙僧都看不起唐僧,隻不過不得不聽菩薩的話,勉強為之罷了。孫悟空更慘,菩薩還給套上了一個金箍,給了唐僧一個緊箍咒。

這樣的孫悟空面對唐僧,“感謝解救之恩”當然有,但“去了西天、摘下金箍、還我自由”才是王道,才是七十二變的他甘心情願陪著小和尚一步步走的真實動機。

因此,兩人的對話模式成了這樣:

唐僧:尊駕,以後你把什麽一劈為二時,能不能先跟小僧商量一下?

孫悟空:小和尚,怕了嗎?

唐僧:怕。

孫悟空:怕還取什麽經?

唐僧:怕才去取。

孫悟空:破經講什麽?

唐僧:世界真相。

孫悟空:真相?想知道真相只有一個辦法,俺老孫的火眼金睛。(亮相)

唐僧一看更怕。

像不像極了我們現實中的師生關係:

師:你這麽不知天高地厚,一定要跟著我好好學習,才有前途。

生(表面):嗯。

生(內心):就憑你?

這樣“被綁定的師徒關係”本就不靠譜,而這樣的不靠譜在面對白骨精時便充分暴露。

一打白骨精,打的其實是唐僧。為什麽?

唐僧用的是“教化”,孫悟空用的是“訓化”(用棍子打),事實證明,哪個有用?

“教化”不如“訓化”有用!

“教化”讓妖“得寸進尺”,“訓化”讓妖“知難而退”。

唐僧最後不得不動用緊箍咒來管孫悟空,但孫悟空服不服?絕對不服。火眼金睛的他鄙視透了這個糊塗小僧。

到最後,反倒是這位可憐的師父爬上山頂,去告訴孫悟空:“其實每念一聲緊箍咒,小僧跟你一樣疼痛。”(是不是也像極了如今很多老師反倒低聲下氣求學生的模樣?)

所以,一打,打的其實是“還沒有悟道”的唐僧。

但是,唐僧有份“覺”,他堅信佛法,他堅信自己的心之所見,這便是他與孫悟空不一樣的地方。

而真正讓唐僧“覺知”到自己所限的,並不是來自妖,而恰恰來自人,來自那個嫁禍白骨精吸食小孩血以養自己的國王。

當自己的嫁禍之計被揭穿時,這位國王對著唐僧說了這麽一段話:

小和尚,人間早成了地獄,人心的惡火,佛都滅不了,憑你?

佛祖瞎了眼派你這麽個窩囊廢,要不是猴子,你都到不了這,你積的什麽功德果報,每句都是妄言,每步都是殺孽,你取什麽經,度什麽人?”

“要不是猴子,你都到不了這......你度什麽人......”這樣的話深深烙在唐僧心裡,而前一刻,他還在試圖對白骨夫人說:“我來這兒,是希望勸說你皈依我佛。”

前一刻,他還在對前來救他的孫悟空說:“度化這麽莊重的事,你不要在這裡胡鬧。”

他真的在度化人嗎?

妖——是孫悟空打退的;人——是孫悟空救出的;而自己昵?度化沒人睬,救人反被人譏,自己就是個窩囊廢。那憑什麽取得真經?

正是這樣的反思,讓唐僧決定趕走孫悟空。

不是因為“憎恨”;不是因為“妒忌”,更不是因為“管不住”,而恰恰是因為他覺知到:

“教化”和“訓化”一樣,都無法真正的“度人”。

二打白骨精,打的其實是孫悟空。為什麽?

在孫悟空打下去的那一刻,唐僧是明白的,他已經知道孫悟空打的是妖;但也在那一刻,唐僧清醒覺知到:這樣的“打”和自己那樣的“教”一樣無用,一樣激起更多的不屑與怨恨,一樣沉迷在冤冤相報的無盡輪回。

而他如果就靠孫悟空一路“打”、一路“保”,最後到了西天又如何?能取到真經嗎?

當然不能,結果只會像孫悟空一個跟鬥翻到西天一樣,還是原地未動,還是窩囊廢一個。

所以,他必須趕走孫悟空,儘管他知道孫悟空一走,他就會死,但是他已然知曉:“小僧西去的路上絕不跨過一葉蒼生,如果我就此離開,即便我過得了千山萬水,我也過不了我自己。”

他必須戳穿孫悟空保護自己的真相,告訴孫悟空:“你說保我,到底是怕我死,還是怕我這個凡胎到不了西天,解不了你這金箍?你頭上的金箍好解,難的是你心中的金箍。這個你只能自己幫自己了,小僧幫不到你。”

孫悟空懂嗎?不懂。所以,他走了。帶著滿腔的“怒”與“悲”,走了。

這一走,才贏來了唐僧真正的“度化”。而這“度化”,不僅僅是度化白骨精,更是度化孫悟空,度化唐僧自己。

第三次面對白骨精,是唐僧一個人。

這時,他有“說教”嗎,他有勸“皈依我佛”嗎?

一句也沒有。

他問清了白骨精前世所受的苦痛,然後放下念珠,告訴白骨精:

“希望小僧的死能帶走白夫人心中的執念。”

他選擇了:用一命換一命。

不是說要西天取經嗎,為什麽又為妖舍命?沒了命,還怎麽取經?

因為真經不在西天,真經就在眼前。

唐僧放下了自己的執念——取經,而選擇了真正去感閱聽人生的悲,去承擔眾生的苦,在那一刻,他擁有了真經。

哪怕歸來的孫悟空三打死了白骨精,唐僧依然選擇了“一命換一命”,選擇了與白骨精成為一體。如此堅定的選擇,才讓白骨精最終放棄了“不成妖,便自絕,永不出地獄”的念,走向光明,走向人生。

唐僧讓孫悟空打死自己,以換白骨精輪回一命時,是這麽說的:

我原來以為,度化眾生只是要教化他們,現在才知道,我若不入地獄,即使我到了大雷音寺,也取不到真經。一世不消,我度一世,十世不消,我度十世。

“度化”沒有“說教”,“度化”是我與你同在,我與你一體,我與你同生共死。

“苦痛”不是靠“教化”煙消雲散的,而是靠“不求回報的愛”,靠“你我一起去承擔”,那一刻,愛將苦融化,你我皆是佛。

就如同《駭客帝國》裡的尼奧與史密斯,尼奧強,史密斯就更強,尼奧打,史密斯比他還能打,尼奧又如何成就?

他最終發現自己與史密斯本為一體,他最終放棄了自己,選擇與史密斯同歸於盡。

那一刻,尼奧成為了救世主,那一刻,唐僧真正的成為了“師父”。

孫悟空跪倒在他的腳下,叫出了一聲“師父”,並告訴這位師父:

十萬八千里,老孫等你回來,一世不來,老孫你等一世,十世不來,老孫也等十世。

說完這話,孫悟空頭上的金箍還在嗎?

不在了,因為孫悟空也已然放下了一個“自我”,金箍沒有東西可以套了。

直到這時,孫悟空才理解自己被唐僧趕走後,觀音菩薩攔下他,對他所說的話:

不是你師父放棄了你,其實是你放棄了你師父。五百年前你相信自己,大鬧天宮,五百年後你還是沒有變,為何不放棄自己去相信別人?一直以來,你用自己的錯與對去看別人的對與錯。你火眼金睛看的是真相,但你師父看的是心相。

火眼金睛看見真相,看見“你是妖,我是人”又如何?

其實,孫悟空也是妖,一個有著五百多年“嗔與恨”的妖,一個有著大鬧天宮“貪與慢”的妖,就像我們所有人一樣,都是“貪嗔癡慢疑”的,那麽妖怎麽製服妖?

如果還是打打殺殺,那麽不過是一個“要保護唐僧以解下金箍”的妖,和一個“要吃唐僧肉以千年不死”的妖,有高下嗎?

都為自己,能有高下?

隻不過看誰更能打,看誰更有本事鎮得住對方罷了,打來打去依舊在輪回,永遠到不了西天。就像現實中的我們,看誰更有錢,比誰更有勢,較誰更有力,整來整去,鬥來鬥去,最後一起被壓五行山。

為什麽?

一路殺“魔”只會成為更大的“魔”,一路降“妖”只會成為更大的“妖”,孫悟空看似無所不能的那條路,路的盡頭其實不是“佛”,而是“魔”。

可是,當我們看見心相呢?

看見一切“怨恨”、“爭鬥”、“貪嗔癡慢疑”背後的“因”時,我們不再停留在“果”上“打殺”,我們不會再區分“你是妖,我是人”,而是把妖的一切過往一筆勾銷,把生生世世的怨恨統統放下,就在當下,承擔“你我共有的苦痛”,承認“你和我一樣,自性是佛”。

這樣做,太難了。難到即使你願意為此放棄生命,人人都還笑你是個“傻子”。但是,這才是真正的“師”,這才是能“度人”的“師”。

度化你,意味著我是低到不能再低的塵埃;

度化你,意味著我先入那生不如死的地獄;

度化你,意味著度化我,“無下”=“無上”。

賢劫千佛心 響崖大德知

現後中救我 脫輪到菩提

回 向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佛經|佛法|文化|空性|慈悲

美好的一天從發菩提心開始:

如昔諸善逝 先發菩提心

複此循序住 菩薩諸學處

如是為利生 我發菩提心

複於諸學處 次第勤修學

佛教慧日

分享喜樂 智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