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關於跑步賽事規則與難度的思考

撰文/趙小釗

供圖/子胥

隨著夏季的到來,各類跑步賽事非常密集,關於強製裝備的攜帶、關於賽事難度的吐槽,都頻頻刷圈。最近,規則與難度,成了跑界熱議的主題詞。

關鍵詞:規則

直播中彭建華接受路邊私補水(圖源自網路)

2019 年 7 月,中國長跑運動員彭建華和多布傑,在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時因未在指定位置接受補給和傳遞物品,遭到三次警告,被取消成績,成為跑界熱議話題。此事不由得讓廣大吃瓜群眾們聯想到:

2018 年 7 月,道孚頂石越野賽,鄭文榮與傅曉蕾因頭燈,充電寶等物品不符合數量要求違規,被取消成績,兩人總計損失上萬元獎金,該鬧劇當時掀起了一場口水仗;

2018 年初,Vibram 香港 100 越野賽,中國運動員梁晶因在非指定位置向遊客尋求飲用水被告發,冠軍頭銜被依規剝奪,這場風波席捲了中國乃至亞洲越野跑圈。

賽事中的官方指定補給點 攝影/子胥

這些因為違規,吃啞巴虧痛失好局背後的最根本問題,不外乎是這些運動員以及他們參賽時的隨行人員未能在賽前認真研究並理解規則,更未能在比賽時嚴格遵守規則。

在已經被警告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繼續違規?既然知道攜帶符合強製裝備清單要求的物品參賽,為什麼在檢查點還會出現物品短少的情況?

然而,事發後,指責規則繁苛甚至人心叵測,為涉事者百般辯解開脫的多;呼籲賽前認真研究領會規則,賽中嚴格遵守和合理利用規則的卻少。

我們不能指望一切競賽規則百分之百絕對完美符合所有人的需求,但是,在自願參賽的情況下,如果靠違背規則去得利的行為都能被「同情理解」乃至被變相提倡(遮羞布總歸還得有那麼一丟丟的),會對比賽的組織執行、安全救援和公平公正,乃至這項運動所有參與人群與利益相關方的影響口碑,造成什麼影響?!

難道非得到大眾街談巷議開口閉口「跑步不是一項誠實人的運動,跑者只會欺騙使詐貪便宜」的那一天,才要重視遵守賽場規則嗎?!

贏,要贏得光明磊落;輸,要輸的體面大方;就算是玩票,也得玩的堂堂正正!

賽事前的強製檢查 攝影/子胥

在這方面,跑山好手祁敏參加歐洲勃朗峰馬拉松時的經歷,可謂是服從規則的典範:

比賽要求攜帶呼救哨子,祁敏的新款背包上有一個,但是因為不熟悉背包的構造,他在檢查點耽誤了 20 多分鐘,按照要求去找哨子,直到在背包的某個位置找到,才繼續比賽。

儘管在「哨子風波」後,祁敏的排名從第 2 名落到了最後的第 7 名,但是他沒有進行任何抱怨,並很幽默的表示,要認真吸取教訓,避免重複這樣的粗心過失。

關鍵詞:難度

「野性祁連」越野跑賽 攝影/越野在現場

高山探險風格的「野性祁連」越野跑賽,至今已經是第 4 個年頭。

2019 年 7 月,它的 108 公里組別只有 7 個人完成,完成率不過 30%。此事也成為圈內熱議的話題。如此低的完成率,是否真的意味著比賽定位有問題,甚至會讓廣大跑者對後續的比賽敬而遠之?

筆者認為,未必。

首先,以難度和「The Less The Better」為主題的比賽和挑戰活動,雖然屬於更小眾的遊戲,但並不罕見。

中國香港的四徑連跑、北美艾迪塔羅德 1000 英裡北極穿越賽、美國巴克利馬拉松和安道爾 230 公里等等,並沒有因為「極難」,就缺少狂熱粉絲和參加多屆的老炮。以極限環境特色和獨特人文典故為背書的難,成了激發了人們的探索欲與征服欲的催化劑。

拋開這些特別極端「變態難」的案例,來看看「可控難」

柴古唐斯越野賽 攝影/越野在現場

中國浙江的柴古唐斯越野賽,在創辦之初也是以較高難度和較低完成率作為吸引跑手的炒作點,而到了今天,它成為了最成功、最受歡迎和國際化程度最高的本土原創越野賽之一;

與之類似,中國東北的巴圖魯東越野賽,也是以難度為行銷點的成功典範。每年參加這兩個比賽的跑手中,都不乏臥薪嘗膽,捲土重來的往屆未完成者。

BMW 越山向野 攝影/子胥

從跑手的角度看,決定參加一個比賽,至少要先對它進行基本的了解。雖說推演不能替代實地訓練,但是藉助路線圖、數據、歷年天氣資料、電子軌跡,以及以往的訓練參賽情況,總能對難度有個初步認識,對自身能力有個大概估量吧!

都是成年人,既然願賭,就要做好服輸的精神準備。一旦輸了,要麼反思總結,改進提高,東山再起;要麼退而求其次,下一場選擇比較符合現有能力的賽事。這些都是很容易理解,並不複雜的基本邏輯吧。

至於參賽安全,自身的風險意識、避險能力和隨身裝備,組織者的救援力量,哪個才是更重要的救命稻草?就算組織者配備了最先進的監控系統、最可靠的直升機,最牛逼的飛行員、醫生、護士,做了最嚴格的強製裝備要求,在危險地段慢行來避免摔斷腿和摔斷腿後撥打衛星電話查看手持機 GPS 經緯度呼救並快速得救,哪種結局更為理想?

出現一些難度超前的賽事,不是壞事,因為它們的存在,可以激發高手們的鬥志慾望,鼓勵不斷挑戰突破,重新定義「可能」。更多一般水準的人,也可以通過加強訓練準備,提高能力,突破自我。

24歲的越野跑超新星申加升 攝影/子胥

最看不慣的,就是自己能力平平,訓練稀鬆偷懶,報名時非得不自量力,完了還時時處處挑毛病,無端指責組織者,一味埋怨山高路遠坡陡。

你怎麼不看看那些憑藉硬實力一次嘗試就通關解鎖的;那些痛定思痛,認認真真下功夫實現成功「復仇」的;還有那些努力付出後依然無怨無悔,把未完成經歷也當做旅行趣事的——這才是真正的跑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