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公務接待中流行的“四菜一湯”模式,原來竟是朱元璋的首創

在古代的帝王中,有許多狠角色。說到誅殺開國功臣方面,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所有帝王中,絕對能擠進前三號。

僅舉一例,就說其晚年處理的藍玉案吧。公元1393年,朱元璋借口涼國公藍玉欲謀反,大肆殺戮功臣名將。因藍玉案的株連,共殺戮一公、十三侯、二伯,牽連被殺一萬五千多人,“元功宿將,相繼盡矣。”(《明史》)

藍玉是怎麽被處死的呢?劊子手把藍大將軍全須全尾整張人皮剝下來,並把人皮送往他女兒蜀王妃處“留念”。當年張獻忠帶兵攻下了蜀王府後,在王府祭堂中發現了這件“文物”。

但就這麽一個殘忍冷酷的皇帝,卻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有著良好的現象。這就有些奇怪了,為何這麽冷血的皇帝,在百姓中有著良好的口碑?

原因其實很簡單,朱皇帝對他手下的大臣,要求十分嚴厲,但對老百姓的疾苦,他還是非常關心的。因為他出身赤貧,自小就有切身體驗,了解老百姓的疾苦。當上皇帝後,處處為老百姓著想,朝廷頒布了許多許多惠民政策。

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諭中原檄》)這句話翻譯成今天的白話文就是,我原本就是淮右(今安徽)的一個普通百姓,擁有天下對我來說又有什麽好處呢?

朱元璋執政時期,應該是中國古代社會福利最好的時期之一。免費養老院(養濟院)、免費醫院(漏澤園) 和免費公墓(養濟院)紛紛出現。

朝廷曾規定每地要善待老人,並讓縣官定期送去米面衣物進行慰問。為了讓居家養老者有人服侍,洪武六年規定:“民年七十以上者,許令一子侍養,免其差役。”也就是說,為了更好地讓70歲以上的老人安度晚年,允許老人的家裡,留下一個兒子免於服役。

對於那些孝敬老人的人,朝廷不但給予精神表揚,還給予物質獎勵,賞賜衣物,發放獎金。而且,這些孝子孝女年老時可以享受特殊待遇,當他們年屆60歲就可以享受普通老人80歲時才能享受的福利待遇。

如果孝親模範不幸成為孤老,那麽他們在家就可以享受到在養濟院的同等待遇,當地養濟院會每月按標準把錢糧送到他們家中;去世後,政府還會發放三兩銀子作為喪葬費。

為了減輕災荒給農民造成的痛苦,朱皇帝還常常減免受災和受戰爭影響地區農民的賦稅,或給以救濟。多次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大型的租稅蠲免。

如果要論歷史上的勤政皇帝,朱皇帝也絕對排在前面。他從登基到去世,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天。在遺詔中他說:“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平均每天要批閱奏劄二百多件,處理國事四百多件。

朱元璋的節儉,在歷代皇帝中也堪稱登峰造極。稱帝後,在應天修建宮室,只求堅固耐用,不求奇巧華麗,還讓人在牆上畫了許多歷史故事,以提醒自己。朱元璋每天早飯,“隻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

有一年,遭遇了天災,各地糧食欠收,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可一些達官貴人卻窮奢極侈,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朱元璋聞知後,非常惱火,他決心對此予以整治。不久,一個機會來臨了。

皇后的生日到了,在這一天,諸位大臣肯定是要前來賀壽的。朱皇帝下旨,在這個吉日裡宴請文武群臣,為皇后祝壽。臣子們非常高興,以為又可以重溫戰爭年代那個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猜拳行令,一醉方休的快樂時光呢!

可是赴宴以後,所上的飯菜讓他們做夢也想不到。宴席的第一道菜上的是炒蘿卜;第二道菜是炒韭菜;第三道是兩大碗青菜;最後一道是蔥花豆腐湯。

等這些菜上齊,朱皇帝就宣布正式開席。就這幾道菜?大臣們面面相覷的看著八仙桌上的這四個菜一個湯,心裡直嘀咕。

朱元璋看到大臣們的表情,心裡微微一笑,發話了。他開始逐一大讚每道菜的好處:蘿卜上了街,藥店無買賣;韭菜青又青,長治久安定人心;兩碗青菜一樣香,兩袖清風喜洋洋;小蔥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明不壞菜。

說完此話,話鋒一轉,宣布道:今後眾卿請客,最多只能“四菜一湯”,這次皇后的壽筵席即是榜樣,誰若違犯,嚴懲不貸。群臣聽了,頓時恍然大悟,原來朱皇帝的請客大有深意呀!

從此,“四菜一湯”的規矩便從宮內傳到民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