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較真丨溶於水的質量好?起泡多的有營養?這樣鑒別護膚品真的不靠譜

較真要點:

查證者:林瘦貓丨化學博士,瑞士聯邦理工博士後研究員

在各大社交平台,愛美人士總是通過測評比較來談論一款護膚品對皮膚好不好、有沒有“營養”,網絡上也不乏一些鑒別護膚品好壞的“簡便方法”。但我們的皮膚真的需要“營養”嗎?號稱能幾秒之內鑒別護膚品好壞的方法又是否可靠?

一、保濕才是皮膚最需要的護理

皮膚科醫生對護膚的一般建議是:做好保濕,精簡護膚。我們皮膚最外層的角質層由15-20層扁平的死細胞組成,沒有細胞核和細胞器,而其細胞質是呈現為絲狀的角蛋白,角蛋白非常致密,是皮膚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角質層細胞之間則是致密的脂質基質,由神經酰胺、膽固醇和脂肪酸等組成。

由於角質層是死細胞,所以含水量很低,約在10%左右。健康人的皮膚會自己分泌皮脂滋潤角質層。如果空氣過於乾燥,或者皮膚本身不容易分泌油脂,那麽應該做好保濕,否則就會脫皮、發癢,長此以往導致皮膚健康狀況不佳。

皮膚最重要的作用是屏障,而不是吸收。我們的皮膚不是黑土地,並不需要“施肥”,皮膚也沒有吸收蛋白質、糖類或者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功能——連水想要通過皮膚進入人體內循環都非常困難。一些乳液或精華可以讓臉部皮膚看起來更水嫩,主要是通過保濕達到的。

二、護膚品保濕主要依靠兩種機制

1、通過與水分子結合,使水分子不那麽容易揮發

甘油(丙三醇)或其他高沸點醇(丙二醇)、尿素、乳酸、玻尿酸等物質可以與水分子形成氫鍵。甘油是護膚品中最常用的保濕劑和溶劑,它又親水又親油,對皮膚刺激性也比較小。尿素和乳酸一個偏鹼性一個偏酸性,都有各自的適用範圍。玻尿酸又叫透明質酸,衍生物還有透明質酸鈉等鹽類,雖然也可以保濕,但是價格比甘油貴很多,所以護膚品中的含量都不會特別高。同時,由於玻尿酸是一類大分子高聚物,是不可能透皮吸收的,洗一把臉就洗掉了,所以實在沒有使用的必要。而所謂的“小分子玻尿酸”其實本質還是大分子,是一樣不可能被吸收的。

2、在皮膚表面蓋上一層被子,也就是“成膜”,使皮膚自己阻止水分快速蒸發

成膜劑的種類很多,比如某某油(綿羊,山羊,橄欖,椰子),某某脂(可可,羊毛),以及某某酯或者某某矽氧烷、角鯊烷、神經酰胺等磷脂。從作用上說,它們都是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膜,以阻止水分蒸發。這些成膜的物質,商家調調濃度和比例可以讓使用感更好,但是絕對不會被皮膚吸收。對個人而言,挑選時無非試一下是不是油膩,以及是不是過敏。

以神經酰胺為例,廣告常常會說由於神經酰胺在角質層中大量存在,所以對角質層的修複有好處,這其實是誇張的宣傳。雖然角質層中的磷脂分子確實是以神經酰胺為骨架進行搭建的。硬要說角質層中含有大量神經酰胺,不能算完全錯。但塗到臉上只是提供了原料,不代表可以用於合成磷脂。為什麽?舉個簡單例子,房子塌了,往房頂堆磚頭,房子並不會變好。當然,塗神經酰胺並不是沒有好處。對於一些因為缺乏神經酰胺而導致的皮膚疾病,例如層狀魚鱗癬、先天角化不全、乾癬等,神經酰胺是比較好的局部使用藥物。作為一種即親水又親油的分子,神經酰胺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成膜劑。也就是說在角質層表面可以形成一層保濕的膜,隔離角質層與外界的刺激,所以並不是一無是處。

事實上,宣傳廣告裡用的各種詞語:滋潤/修護/柔化/提亮/撫平/喚醒/細膩/祛細紋等等,通過基本的保濕都能夠做到。

三、是否溶於水不能作為鑒別護膚品好壞的標準

對護膚品或者日用品來說,所謂的各種水乳霜膏精華啫喱身體乳等產品,其實主要成分都差不多,無非是稀和稠的區別,這種情況在同一品牌的一個系列的產品中格外明顯。以精細化工和日用化工的角度去看,這也是工業上非常常規的操作。比如一個既能補水又能成膜的產品,可以拆開成化妝水和保濕面霜,看上去“各司其職”,很高端。

網上有傳言稱用一杯清水就可以鑒別護膚品好壞:把護膚品滴到清水中,漂起來說明有“營養”,沉下去說明沒有;在水中輕輕攪拌就能溶解的護膚品質量好,攪不散的質量不好。且不說這裡的“有營養”的界定標準是什麽,護膚品在水中漂還是沉,容易溶於水還是不溶於水,都和他們是否有“營養”無關,只是其中成分究竟是親油更多(成膜劑等)還是親水更多(甘油等保濕劑)。至於護膚品好還是壞,不同膚質使用同一護膚品的效果不同,需要看個人膚質選擇合適的護膚品。

四、化妝水起不起泡與好壞無關

有人說可以通過搖晃化妝水後觀察泡沫判斷其好壞:化妝水用力搖,泡泡少的營養成分少;泡泡細、多、厚,經久不消,說明是好的化妝水,泡大而多說明含水楊酸;泡泡多而細且很快消失,說明含酒精;

首先,化妝水起泡的原因其實和洗發水,沐浴乳甚至洗潔精肥皂是完全相同的,其中的起泡劑叫做表面活性劑,一端親水,一端親油,這種結構讓表面活性劑在護膚品中有很大的作用:

1、化妝水中可能會有一些油溶性的物質,例如一些油溶性維生素等,為了讓這些成分和水均勻混合而不會像雞湯一樣分層,表面活性劑可以在分子水準上均勻分散這些物質,這種作用叫做乳化;

2、由於相似相溶的原理,表面活性劑很容易成膜,可以用作前文中提到的成膜劑,幫助保濕;

3、化妝水中的表面活性劑還可以起到一定的清潔作用。

其次,泡泡的大小、多少、細密程度、穩定程度(存在時間長短)與表面活性劑的含量、具體成分、濃度、所處氣壓等均有關係,並不能說明化妝水好壞以及營養成分多少,也不能說明其是否含水楊酸

最後,含有酒精的化妝水不容易起泡是真的,因為酒精可以破壞表面活性劑的膠團結構,稱為消泡劑。但是話說回來,成分裡是不是含有酒精和水楊酸應該看成分表,而不是用泡泡來判斷。

想了解更多內容?微信搜索“騰訊較真辟謠”小程序,點擊“問答”進行提問,較真妹等你哦~參考文獻詳見本文的微信版本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