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

2019年1月23日,今早,據媒體報導,知名作家林清玄過世,享年65歲。

林清玄

畢業於台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台灣《中國時報》記者、《工商時報》記者、《時報雜誌》主編等職。1973年開始散文創作,20歲出版第一本書《蓮花開落》。獲台灣吳三連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中華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有三百萬人次聽過林清玄的演講,林清玄成為許多人的“心靈導師”。

他的著作等身,超過一百部,內容大多論及佛家之事,要人學佛向善,守五戒,慈濟布施,了無罣礙。如:《菩薩寶偈》、《禪心大地》、《身心安頓》、《在蒼茫中點燈》、《茶味禪心》等。

無數網友留言:“震驚”,“不敢相信”,“這一定是誤傳”……來表達不捨之情。

還有網友發表林清玄的文字,作為悼念。

等待返青的草叢中慢慢流溢著陽光味,香香的,暖暖的,輕輕的,柔柔的,從我的發梢、肩膀、衣服,從我目光所觸的護堤楊樹上濃厚著、流逸著。我的心域泛起春天般明媚、柔和的氣息。溫潤、甜美。小時候,就是這樣靜靜地追隨著這片陽光,嗅著他們身上陽光的味道,溫暖著幸福著。

——林清玄《陽光的味道》

蔣雯麗朗讀《百合花開》

聽完這段朗讀

凹叔和凹叔的朋友

一時感慨萬千

凹叔的朋友們

@麾少

青年編劇,作家

最初接觸林清玄是因為古龍,在古龍傳裡看到一些軼事,傳說他為了能夠拿到稿約,只好硬著頭和古龍一起喝酒,大口同飲,頗具江湖風,一來二去,兩人成了朋友,不僅在深夜碰杯,還有了寫作上的交流,包括文字上的影響,以至於林清玄的散文和古龍的文字風格神似,傳說亦真亦假,如夢如幻,但愛屋及烏,會在置身圖書館時有意識地搜索林清玄這個人,把他的書找出,打開,放在眼前。

另外就是,關於林清玄的“三個願望”:成為一個成功作家、環遊世界、娶一個赫本那樣美麗優雅的妻子。這個傳說像雞湯一樣流傳在朋友圈,不排除是書商為了行銷而寫的軟文,卻讓很多人從這個角度了解了作家林清玄的經歷,也讓人接觸了他的文字和生活。

讀林清玄以散文居多,在他的《人間有味是清歡》中,寫道:

“浪漫,就是浪費時間慢慢吃飯,浪費時間慢慢喝茶,浪費時間慢慢走,浪費時間慢慢變老。”

在快節奏的時代,很多人拚了命去掠奪、爭取和銳進,卻不知停下來的風光才是最佳。雖有雞湯味道,但很高級。寫出這樣的東西,跟作者的修為有關。林清玄的文字有一種純粹和淡泊,仿佛陌上發花,可緩緩醉。

@古桑

書評人,現居北京

很多小鎮青年的記憶都有這幾樣:古龍、金庸、錄像廳、公審大會,愛好文藝的喜歡周國平,王小波是當小黃書看的,只有林清玄是男女皆宜的。是青澀的少年男女之間的溝通橋梁,是“談人生”屢試不爽的良藥。

女孩生日,送一本林清玄,絕對高效又保險。可謂當年的最佳生日禮物。

就我自己來說,有篇文章印象深刻無比,一篇是《武昌街的小調》,寫台灣詩人周夢蝶,擺著舊書攤,成了台灣街頭的文化地標,甚至接近於神跡。讓少年的我,對於文化的光芒與意志的堅韌有了別樣認知。

去年我在北京做新媒體,特意研究了作家的個人公號,發現林清玄的號做得非常專業,組織想當周密,讓我對他有了新的認知,生命力與適應力之強,可窺一斑。

@小引

詩人,著有《悲傷省》等,

代表作《西北偏北》等。

我還真沒讀過這個人。名字倒是很熟。偶爾在什麽雜誌報紙上看過一兩篇。覺得太纖細,禪修心靈,泡茶插花,不怎麽喜歡。

@煙羅依依

大學老師,現居武漢

中學時在新華書店瞎晃,偶然發現他的書。那時我是一個敏感焦慮的小孩,看他的書心情可以平緩下來。故事就是我曾經送了兩本林清玄的書給中學閨蜜,她放在宿舍上鋪的枕頭下,有一晚宿舍被盜,書被偷走了。當時我的第一個反應竟然是:好有眼光的的賊!

印象最深的是《月光下的喇叭手》,被裡面所描寫的孤獨深深打動:在冬夜寒冷的街心,我遇見一位喇叭手;春天來了,他還是站在那個寒冷的街心,孤冷冷地站著,沒有形狀,卻充塞了整條街。

最喜歡他早期的散文,比如《紅心番薯》《飛入芒花》《星落尼羅河》《溫一壺月光下酒》。

@May

上高中的時候經常讀。乃至於後來來了北京,發現有些商場裡賣一種叫“林清玄”的化妝品,很是接受不了!第一次見到這個牌子,反差特別大,心想怎麽一個男作家,還做化妝品品牌?

後來,才發現,這麽多年我都誤解了,不是林清玄的產業!可惜他才六十多就去世了。

@付立平

蜂蜜閱讀創始人

第一次讀林清玄的文章,是在我的高中時代。記憶已經不是那麽清晰,究竟是在學校圖書館看到的,還是在學校文學社指導老師提供的圖書中。但當時的感覺始終沒有忘記,那些清明的文字直擊了一顆少女心,那麽美的文筆,蘊含著思考的智慧,成為了我們宿舍文藝少女們的心靈啟蒙。那時候我們每天在書山題海中奮戰,林清玄的文字裡有著撫慰和滋養人心的力量。

因此,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執著地認為林清玄是一位溫柔智慧的女作家,那是我讀他文章的最初意像。

近年來林清玄先生致力於傳播公益,讓更多孩子和家庭在閱讀中受益。他的“清玄杯”公益朗讀大會、清玄讀書會,都在倡導閱讀,倡導讓孩子們在閱讀中遇見更好的自己,遇見更美的世界。這也是蜂蜜閱讀一直在做的,讓每個孩子愛上閱讀,讓他們用閱讀滋養心靈,構建認知,培養思維。

@李煜

香港中學老師,港漂12年

年輕時代初次接觸到林清玄,是高中語文考試卷的閱讀題,題目是哪篇文章,已然記不清了。隻記得文末的作者:林清玄。當時就對“別人家的爸爸”生發出一股羨慕之情,你看看別人家爸爸給起的名字:清玄,透著骨子裡的靜謐、雅致和清高,關鍵人家還姓林!如果換成趙錢孫李,想必那陽春白雪的氣度就得打折扣了。

後來畢業做了教師,開啟了給別人家的孩子出閱讀題的路線。林先生的文風,文如其名,清心淡然,對考生的摧殘度遠不及魯先生。

因此,當其散文《紅心蕃薯》被列為2016年香港中學文憑試(香港高考)中文科卷一的白話文閱讀篇章時,街頭巷尾的小報都在撒花:中文閱讀「死亡之卷」今年將不再致命,題目亦是歷年最淺!

《紅心番薯》雖然篇幅長,但內容較淺白易懂,難度適中,受到了廣大香港考生的熱愛和擁戴。

當然,先生在創作之時,應該始料不及自己的文章會變作考題。因為先生此生最為崇尚的教育理念就是:好的教育不是教孩子爭第一,而是喚醒其內心的種子。

他通常教小孩五個字“大家都是人”,沒有過不去的坎。在他大兒子上大學的時候,先生送了兒子一個錦囊,裡面四句話:大其願,堅其志,虛其心,柔其氣。意思是,人要有大的願望理想、堅強的意志、謙遜的態度和溫柔的氣質,做到這四點,就能過的如意。

身為人師,在今日聽聞先生噩耗之時,回想起林先生在教育上對世間的影響,未必轟轟烈烈,也是沁人心田,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凹叔長籲短歎時,

小助理忽然問:

“凹叔,你還記得

課本裡讀過的林清玄嗎?”

01

《百合花開》

《百合花開》選入冀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第12課,並且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過20次。

在一個偏僻遙遠的山谷裡,有一處數千尺高的斷崖。不知道什麽時候,斷崖邊上長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起初,百合長得和野草一模一樣。但是,它心裡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內心深處有這樣一個念頭:“我是一株百合,不是野草。唯一能證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開出美麗的花朵。”

有了這個念頭,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陽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著胸膛。

終於,在一個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頂部結出了第一個花苞。

百合的心裡很高興,附近的野草卻很不屑,它們在私底下嘲笑百合:“這家夥明明是一株草,卻偏偏說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頂上結的根本不是花苞,而是長了一個疙瘩……”

在公開場合,它們也嘲笑百合:“你不要做夢了!即使你真的會開花,在這荒郊野外,你的價值還不是跟我們一樣。”

偶爾有飛過的蜂蝶鳥雀,它們也會勸百合不用那麽努力地開花:“在這斷崖邊上,縱然開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會有人來欣賞啊!”

百合說:“我要開花,是因為我知道自己有美麗的花;我要開花,是為了完成作為一株花的莊嚴生命;我要開花,是由於自己喜歡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沒有人欣賞,不管你們怎麽看我,我都要開花!”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嘲笑下,百合努力地生長著。終於有一天,它開花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開著,花朵上每天都有晶瑩的水珠,野草們以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極深沉的歡喜所結出的淚滴。它那透著靈性的潔白和秀挺的風姿,成了斷崖上最美麗的一道景色。

這時候,野草和蜂蝶再也不嘲笑它了。

此後,年年春天,百合都努力地開花,結籽。它的種子隨著風落在山谷、草地和懸崖邊上,讓那些地方到處都開滿潔白的百合。

幾十年後,人們從城市,從鄉村,千里迢迢趕來欣賞百合開花。孩子們跪下來,快樂地嗅著百合花的芬芳;情侶們手拉著手,許下“百年好合”的誓言……無數的人看到這從未見過的美麗,感動得直落淚。

那裡,被人稱為“百合谷”。

不管別人怎麽欣賞,滿山的百合花都謹記著第一株百合的教導:“我們要全心全意默默地開花,用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