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艾灸抓住三伏的尾巴,錯過就要明年了!

夏季馬上要結束了,趕緊抓住夏季的尾巴,養護好我們的「君主之官」——心,不然最後的機會錯過了,還要再等一年。

中醫護心的根本原則在於維護心臟的陽氣,也就是它的動力。同時,人體陽氣如若不足,心血對臟腑的濡養就會不足,反而增加心臟的負擔,心血輸出增加同時迴流不足,容易出現乏力、嗜睡、無精打采、失眠,長期積累而導致心肌缺血。為什麼要在夏季養心護心呢,這要從心的生理特性說起,那麼又如何養心護心呢?下面小編帶大家一一道來!

1、心為陽臟而主陽氣

夏主火,心亦屬火,「心主於夏,氣合太陽,以太陽居夏火之中,故曰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也。」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為陽中之太陽,以陽氣為用。心的陽氣具有溫煦和推動作用,能維持 人體正常的血液循環,並使心神振奮,進而維持人的生命活動,使之生機不息,心的陽熱之氣,不僅維持了心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對全身又有溫養作用。凡脾胃的腐熟和運化水谷,腎陽之溫煦和蒸騰氣化,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謝、汗液排泄的調節等,均有賴於心的陽氣溫煦和推動作用。

2.心氣與夏氣相通應

心應夏氣,「通」即相互通應之意。自然界的四時陰陽消長變化,與人體五臟功能活動系統是通應聯繫著的。五臟之心與四時之夏同屬於火,心為陽臟而主陽氣,心為陽臟而主陽氣。天人相應,自然界中在夏季以火熱為主,在人體則與陽中之太陽的心相通應,心氣與夏氣相通應,是說心的陽氣在夏季較為旺盛。

艾灸養心護心

艾灸的作用能夠通過穴位特性升騰人體陽氣,打通經絡讓氣血暢行。它不僅調用人體自身的力量,還借用了艾草的藥性和灸火的熱性。用艾灸打通人體阻塞的經脈、用陽氣滋潤虛弱的臟腑。加強心臟「輸布」陽氣的自我平衡能力,通利「心氣」,「心氣」通利則能使人體陽氣得到「健康」的上浮,平衡地輸布到身體每一個角落,從而達到經絡通、氣血行,維護血脈通道,保持血流通暢,養護心臟的目的!

內關穴

此穴可緩解心絞疼痛,改善心肌缺氧缺血的癥狀。心臟病患者臨睡前可以經常按揉,能有效防止並發。

伏兔穴

伏兔穴有緩解心慌和心跳過速,補養心血的功效。

曲澤穴

此穴具有清心瀉火、除煩安神的作用。若出現心胸煩熱、頭暈腦漲,或有高血壓、冠心病等癥狀,都可通過艾灸曲澤穴來進行調節。

天泉穴

常感覺胸悶氣短,或出現胸口憋悶、咳嗽、咯痰的人,艾灸此穴隔日癥狀可有所緩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