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影視行業的各種潛規則,被這部黑色幽默電影說透了

最近,一部威尼斯電影節的入圍片引起了我的注意。

因為平常我就經常在微信上和大家一塊跳坑追劇,而這部新片,剛好講的就是主角們追劇追得雞飛狗跳的故事——《特拉維夫在燃燒》。

影片開場就是一副諜戰大片的即視感,故事背景是第三次中東戰爭前夕。

當時,一位名叫芮秋的巴勒斯坦女間諜,受命潛伏到以色列將軍亞宏達身邊去收集情報。

為此,她不得不暫時離開同為間諜的男友馬萬。

出發前,這對間諜情侶立志要打贏巴以戰爭、奪回耶路撒冷,並且相約在戰後舉行婚禮。

但突然之間,鏡頭被拉遠,我們才發現這段開場是影片的“戲中戲”——芮秋和馬萬,其實都是電視劇《特拉維夫在燃燒》中的角色。

這是一部邊拍邊播的巴勒斯坦肥皂劇,講的是這對情侶和以色列將軍之間的三角戀愛情故事。雖然劇情聽起來很狗血,但卻受到巴以兩國觀眾的狂熱追捧。

而影片真正的男主,是個名叫沙朗姆的以色列青年。

他的叔叔是《特拉維夫在燃燒》的製片人,最近一直在巴勒斯坦拍劇。

由於編劇和主演都不是以色列人,不太精通希伯來語,所以叔叔就把沙朗姆叫來當助理,負責糾正演員發音,或者給劇本台詞挑錯。

一開始,沙朗姆還得過且過混日子,每天晚來早走、上班摸魚。

直到有件事改變了這一切——

一天,沙朗姆駕車穿過邊檢站,準備照常去巴勒斯坦上班時,卻被以色列軍官攔住。對方還從他車上,拿走了最新一集的劇本。

原來,這個軍官全家都在追《特拉維夫在燃燒》。

尤其他老婆,是那對間諜情侶的CP粉,每晚守在電視前等他倆發糖。

但軍官站的卻是以色列將軍和女主的CP。因為在他看來,作為以色列人,支持巴勒斯坦間諜情侶有點“政治不正確”。

他一直苦於沒法掌控劇情走向,直到發現了沙朗姆是編劇之一。

於是,他當即產生了利用職權拆CP的想法,扣下最新一集的劇本不說,還親自動手改劇本——把以色列將軍寫成紳士,帶著女主好好浪漫了一番。

沒想到,這番改動不僅讓導演和製片人眼前一亮,還贏得了主演的認可,盛讚沙朗姆把角色改得豐滿立體。

唯有編劇本人強烈反對,並在憤怒之下向片方提出了辭職。

但編劇這一走,就更是神助攻了。

叔叔順理成章地提拔了男主,讓他專門負責寫以色列將軍的台詞。

可想而知,突然被趕鴨子上架的沙朗姆,半天也憋不出一行台詞。

他不得不找到那位邊檢站的軍官,請求他幫忙繼續改劇本。

結果,軍官聽完後“坐地起價”,不僅要求男主幫他代購阿拉伯鷹嘴豆泥,還要其發誓保證,最後必須讓女主嫁給以色列將軍。

沙朗姆為了保住工作,想都沒想就答應了這些條件。

於是在軍官的協助下,他每天都能交出滿意的劇本,而經過美化的將軍角色,也逐漸贏得了大量觀眾的喜愛。他與女主組成的“巴以CP”甚至實現逆襲,成為了劇集的主打官配……

但要知道,這畢竟是部巴勒斯坦電視劇。

這樣的劇情走向,很快就引來了當地媒體的口誅筆伐。讚助商擔心品牌形象受損,便強行要求劇組給馬萬加戲,拆掉巴以CP。

對此,沙朗姆也沒辦法,他只好安排女主患上癌症,在死亡邊緣呼喚男友,這才讓巴國間諜馬萬重新上線。

但不用說也知道,這番操作又激怒了那位以色列軍官——本來糖發得好好的,忽然CP就被人拆了,軍官真的很生氣。

他二話不說,派人直接把沙朗姆綁了,又是恐嚇又是搶走他護照本,威脅他必須按既定結局寫下去,否則就別想再回到以色列。

更搞笑的是,軍官還提出了一個幼稚無理的要求——在片尾植入他的照片,好讓他在老婆面前耀武揚威……

整體來看,這部影片其實是通過一個菜鳥編劇的視角、用狗血肥皂劇的打開方式,去解構巴以衝突背後的民族、宗教、文化等差異。

比如,以色列軍官大手一揮,給劇裡的將軍加了段吻戲,結果巴勒斯坦男演員受宗教信仰約束,臨到嘴邊卻親不下去;

比如軍官在追劇時,都要按照政治立場站CP,但在美食面前卻放下節操,強迫沙朗姆給他代購阿拉伯傳統菜。

這種表達方式,一方面消解了題材本身的嚴肅和沉重,通過戲謔荒誕的幽默橋段,傳遞出民眾心聲——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所謂的政治立場、民族矛盾、歷史恩怨等國家大事,其實都比不上現世安穩、生活富足來得重要。

另一方面,影片也通過沙朗姆的視角,對影視行業的各種亂象進行了嘲諷——

比如沙朗姆那位當製作人的叔叔,明明是影視圈裡的標杆人物,卻在寫劇本時光明正大地抄襲;

比如沙朗姆身為編劇,卻沒有創作自主權,不僅導演、製片人、演員、讚助商能干涉劇情走向,連造型師也不甘示弱插一腳。

片中還通過多個角色之口,諷刺某些編劇為了營造戲劇衝突,完全不顧現實,寫出各種懸浮系狗血劇情。

事實上,這種現象不僅出現在片中的劇組裡,懸浮劇我們可見過太多了。

比如,之前我在看國產劇《帶著爸爸去留學》的時候,就忍不住在微信裡給大家吐槽過各種匪夷所思的情節設置。

比如最近口碑炸裂的《小歡喜》,即便以關照現實為賣點,也仍然時不時會出現類似“高三考生家庭生二胎”這樣的反現實操作。

有些觀眾看完這塊,都表示要被國產劇氣出“二胎PTSD”了……

但回到今天聊的這部電影,其實我們可以看到,男主沙朗姆這個編劇之所以做得左右為難,確實是因為他要應付的人太多了——

邊檢站軍官以護照作威脅,要求安排植入照片+巴以CP婚禮;

製片人為告誡年輕人勿忘歷史,想讓女主角做人肉炸彈,玉石俱焚;

而他自己想要一個開放性結局,好讓讚助商續簽第二季……

結果你猜怎麽著?

男主靈機一動,寫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滿意的結局——

在最後一集中,女主角芮秋先是與將軍舉行了婚禮;

然後便準備啟動遙控炸彈,為國獻身;

就在這時,偽裝成猶太教智者的邊檢站軍官客串登場,力挽狂瀾地解除了炸彈危機……

如此一來,結局皆大歡喜不說,第二季也順利預定開拍。

沙朗姆繼續擔任編劇,軍官乾脆棄戎從藝、出演劇中男主,而整部影片也隨著戲中戲一塊圓滿地落下了帷幕。

由此,影片全程保持了輕鬆詼諧的基調。但在喜劇的外殼下,它也借由男主作為編劇所經歷的一系列令人焦頭爛額的遭遇,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

既要遵守審查規範,又要迎合市場需求,還得配合製片方訴求,這樣一來,編劇還能寫出堅持自我的好作品嗎?

對此,導演薩梅赫·祖比的回答是“能”。

就像沙朗姆在劇本上受到多方掣肘時,仍然發揮創造力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一樣,戴著鐐銬跳舞確實艱難,但它並不是一個創作者放棄努力的借口和自我安慰的理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