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母乳和奶粉寶寶一天大便幾次算正常?媽媽心裡要有數!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嬰幼兒時期的寶寶是不會說話的,也不知如何去表達自己到底難不難受?家長們可以從大便中分辨寶寶身體是否出了毛病。而且不同的餵養方式,寶寶拉出的大便也是不一樣的。

一、新出生的寶寶

我們懷著一顆期待的心情等到孩子的到來,摸著他小小的手,心裡特別溫暖。但同時他是那麼的脆弱,總是不停地向醫生詢問許多千奇百怪的問題。很多新手媽媽發現寶寶拉出的大便是墨綠色,內心很是擔心。這時醫生會告訴你這是一種正常現象。因為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吞咽了羊水、胎脂、胎毛、脫落的上皮細胞等物質,呈現了墨綠色,我們把它稱作胎便。

剛出生的寶寶一天大便的次數很多,一般是4—8次,胎便比較粘稠、發亮,沒有臭味。這種情況一般會持續2—4天,此後,寶寶的大便顏色會根據餵養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二、母乳寶寶

母乳餵養的寶寶一天拉大便的次數比較多,一般是五、六次,呈金黃色,偶爾有細小乳凝塊,但沒有明顯的臭味,會略帶酸味。如果寶寶一天的大便的次數增多,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一是母乳中的脂肪含量過多,糞便中會出現很多不消化的食物。

這時可減少每次餵奶的時間,讓孩子吃前一半的乳汁,因為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質含量較多,既營養豐富又容易消化。而後半部分脂肪含量較多,不易消化,從而對寶寶腸胃傷害比較大。二是生理性腹瀉,除了拉大便的次數增多外,寶寶的食慾良好,無嘔吐現狀,生長也沒有受到影響,添加輔食後,拉大便的次數會逐漸轉為正常。

三、奶粉寶寶

喝奶粉長大的寶寶大便通常會成形一些,含乳凝塊也會較多,呈黃色或者金黃色。如果大便中黃中帶綠,多是因為買的奶粉中的鐵元素含量較高。當寶寶對鐵吸收不完全時,大便就會帶綠色。也有可能是腹部受涼引起的消化不良或者是腸道感染引起的,這需要去醫院進行檢查,來確定原因,需不需要進行治療。

與母乳寶寶相比,奶粉寶寶一天排便的次數會相對少些,一般是1—3次。沒有明顯的臭味,但會略帶酸臭味。其實喂寶寶母乳是比較好的,因為它是最天然、最安全的營養食物。

四、混合餵養的寶寶

混合餵養的寶寶是指既喝母乳又喝奶粉,他的大便顏色一般呈淺黃色或者褐黃色,一天的次數是1—2次,如果大便次數增多,沒有腹脹和厭食,不影響生長髮育的話,一天2-3次或者多一些也是正常的。但如果大便次數增加比較多,多數是消化不良。

這時需配合醫生的治療來使寶寶快點恢復健康。對了,混合餵養的寶寶一定要先喝母乳,不夠時在喝奶粉。根據說明書上的調製,不能隨意更改水和奶粉的比例。媽媽們平常也要讓孩子多喝水,堅持每天幫寶寶按摩,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

「世上只有媽媽好」不管孩子處於那個時期,或者那種餵養方式,媽媽們都會小心翼翼地把他呵護長大。直到有一天,他自己從懸崖上掉落時,可以展開雙翅,迎接美好的未來。面對嬰幼兒時期的寶寶,不必過於擔心,但是還要時刻關注孩子,希望幫媽的這次文章對媽媽們可以有點幫助。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