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紅茶如何分類?

紅茶屬全發酵茶,是以適宜的茶樹新芽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撚(切)、發酵、乾燥等一系列工藝過程精製而成的茶。萎凋是紅茶初製的重要工藝,紅茶在初製時稱為「烏茶」。紅茶因其乾茶沖泡後的茶湯和葉底色呈紅色而得名。

紅茶的鼻祖在中國,世界上最早的紅茶是由中國明朝時期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發明的,名為「正山小種」。我國紅茶種類較多,產地較廣,有工夫紅茶和小種紅茶,也有與印度、斯裡蘭卡相類似的紅碎茶。

今天就系統的給大家講一下國內紅茶的分類方法。

一、按製作工藝分類

按照製作工藝分為小種紅茶和工夫紅茶。

小種紅茶以武夷山桐木村產製的正山小種的品質為最佳,除此之外的一般稱為外山小種、人工小種或煙小種。

工夫紅茶沿襲小種紅茶的工藝並做了一些改變,國內紅茶大部分為工夫紅茶,如滇紅工夫、祁紅工夫等。

祁紅是中國傳統工夫紅茶的珍品,為歷史名茶,出產於19世紀後期,是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有「茶中英豪」,「群芳最」,「王子茶」等美譽。多年來一直是中國的國事禮茶。

二、按茶葉完整度分類

紅茶按照葉片的完整程度分為紅條茶和紅碎茶。紅條茶的葉片完整呈條索狀,小種紅茶和工夫紅茶都屬於紅條茶。相對的,紅碎茶則經過了切碎工藝,不會呈現完整的條索狀。

紅碎茶因為浸出效率高,滋味濃烈,主要應用於調飲茶,如加入牛奶、果汁等製成不同風味的飲品。

三、按產地分類

儘管紅茶可以按照製作工藝和葉片完整度分類,但市面上習慣按照產地分類,以此給紅茶命名。

按產地分類其實是有原因的,包括國外的紅茶,很多也會以產地命名,比如大吉嶺紅茶、阿薩姆紅茶等。這是因為,不同產地適合生長的品種不同,不同的地域環境對茶的影響很大,足以讓人喝出區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