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極簡古埃及王朝,人類最古老的文明

在東非廣闊的土地上,尼羅河由南向北,傾瀉而下,注入地中海。古代埃及人活動的範圍,就是南起尼羅河第一瀑布,北至尼羅河三角洲的盡頭,全長約一千二百餘公里的狹長地帶。南部自尼羅河第一瀑布至開羅的狹長谷地,稱為上埃及;北部自開羅至地中海沿岸的三角洲地區,稱為下埃及。

金字塔

尼羅河每年定期泛濫,不僅使河流沿岸的土地得到灌溉,而且沉澱下來的淤泥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促進埃及地區農業的發展。古代埃及居民由東非和西亞的不同人種融合而成,語言屬塞姆·漢姆語系。

埃及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階級和國家的地區之一,並較早建立奴隸主階級的中央集權專製統治。法老掌握全國土地和水利灌溉工程,殘酷剝削壓迫奴隸以及廣大平民。人民群眾為反抗奴隸主專政,多次掀起偉大鬥爭的風暴,推動歷史前進。

根據古埃及史家馬涅托的記載,過去把美尼斯統一(公元前三千年左右)至希臘征服(公元前332年)為止的埃及歷史,劃分為三十一個王朝。後來資產階級學者又把古埃及史分為早期王國、古王國、中王國、新王國、後期埃及等幾個時期。

統一國家的形成大約在公元前四千年代初,尼羅河流域進入金石並用時代,原始公社解體、奴隸製國家逐漸產生。最初出現的小型國家,古埃及人稱之為“塞普”,是由若乾農村公社聯合而成的。當時在尼羅河流域約有“塞普”四十個左右。每一“塞普”有自己的圖騰、主神和軍隊。以前由選舉產生的軍事酋長,這時已經變為世襲的國王,擁有軍事、審判和宗教的最高權力,在少數奴隸主貴族協助之下進行統治。

古埃及軍隊

各“塞普”之間進行了長期混戰以後,大約於公元前四千年代中期,在北部形成了下埃及王國;在南部形成了上埃及王國(也許只是幾個“塞普”的聯盟)。上、下埃及之間經常發生戰爭,通過不斷的戰爭,上埃及最後征服下埃及,形成統一國家。過去認為這是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由國王美尼斯完成的,他被認為是第一王朝的第一個法老。現在看來,這個統一的過程拖的很長,它在美尼斯之前已經開始,最後鞏固已是第二王朝(約公元前2890——2686)末年。

統一了的埃及國家是奴隸製國家,歷代法老通過對下埃及的征伐和對外戰爭,獲得了許多戰俘奴隸。第一王朝有一個法老一次便獲得了六千名俘虜;而另一法老自稱在對下埃及的戰爭中擄獲了十二萬名俘虜。奴隸多用於王室農莊及其手工業作坊中,另外也發現有殉葬的奴隸。古王國時期的社會狀況第三至第六王朝,歷史上稱為古王國時期(約公元前2686——2181)。從第三王朝起,定都孟斐斯,生產力逐漸發展。這時已有了牛拉的原始木犁。新出現了用以擊碎土塊和平整田地的木耙以及金屬鐮刀。銅工具主要是手工業工匠使用。儘管已經知道了熔鑄的簡單方法,工具仍多為鍛打。在運輸方面,主要是牲畜拉的小橇,但已知牛拉的輪車,毛驢則用以馱運。尼羅河上也用船隻運輸。

農作物有大麥、小麥和亞麻等,並種植油橄欖,葡萄以及各種蔬菜。

奴隸製有所發展,奴隸的重要來源仍是戰俘。第四王朝有的法老一次曾擄獲七千名努比亞俘虜;而另一次則俘得一千多名利比亞人。第五、六王朝的對外戰爭中,也奪得了許多俘虜作為奴隸。王室和貴族的農莊都使用奴隸勞動,一些奴隸也用作家庭仆役。

農民是奴隸主階級剝削的重要對象。早從第一王朝開始,法老就經常派人清查全國的土地,人口,牲畜和一切財富,以確定租稅數額,徵收租稅。此外,還經常征發人民,修築宮殿,建造金字塔等。王室和貴族的農莊中,也征調農民勞動。農民如果繳不出稅,要遭受鞭打或監禁。由於租稅和徭役繁重,許多農民破產,失去土地,淪為依附人。以法老為頭子的剝削者和壓迫者——奴隸主階級,和受剝削壓迫的奴隸、貧苦農民和手工工匠,是古埃及社會對立的雙方,進行著不斷的你死我活的鬥爭。

古埃及戰車

奴隸主專製國家的強化,古埃及國家很早就把統一管理水利灌溉作為自己的重要職能,設專人觀測、記錄尼羅河水位,時常征調人力,開挖水渠,興修水利工程,以擴大耕地面積。這一切都是為了加強剝削,但客觀上有利於生產的發展。由於統一管理水利工程,促使埃及較早形成中央集權國家,古王國時它已相當完備。

法老是古埃及的最高統治者。法老之下設宰相,以統率整個行政官僚機構,並兼管司法、檔案稅收、工程建築。管理檔案是一項要職,因為它掌管全國土地的登記和土地執照的頒發,而土地稅則是國庫的主要收入。宰相一職多由太子擔任,以免大權旁落於王室之外。但宰相不管軍務,防止權勢過大,威逼法老。

軍隊是法老專製政權的主要支柱。軍隊和軍事機構的頭目都由王族成員(也往往是王子)擔任。步兵是主要的兵種,強迫征集農民組成,主要武器是弓箭。

各州的州長都由法老直接任命和調遣。州長掌管賦稅、水利和司法。當古王國極盛時期,法老專製政權的一個重要特徵,是王族成員往往擔任國家要職,大部分顯貴是法老的親屬。直到古王國的後期,才提拔地方貴族擔任重要職務。

古埃及戰爭

另一方面,王權神化的思想與制度也發展起來。古王國時代,尊奉太陽神為國神。法老被認為是“太陽神之子”,是太陽神的化身,死後成為天上諸神中的一個新神。王權神化的目的是為了使法老政權罩上一層神聖的光圈,愚弄和欺騙廣大勞動群眾,使他們俯首貼耳地接受奴隸主階級的剝削和奴役。

金字塔古王國時期又被稱為“金字塔時期”。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它的底座呈四方形,每面均以三角形的形狀向上砌築,建成後則成為一個角錐體式的石塔。因為它的四面都形似漢字的“金”字,所以漢語譯作“金字塔”。

古埃及的法老們不僅僅滿足於生前統治著人世,而且幻想死後復活成神,仍是陰間的統治者,並永遠庇護著他的子孫後代。據古埃及的宗教和神話,只有保存好屍體,靈魂才有寄托的地方,才能復活。因此,他們把屍體挖去內髒,浸以鹽水等防腐劑,填以香料,然後用麻布裹緊。這種可以保存很久的屍體叫作“木乃伊”。金字塔便是存放法老的木乃伊的地方,是他死而“復活”後的“永世的城堡”。這便是每個法老登位後就著手為自己建築陵墓的宗教方面的原因。

金字塔的建築群,散布在尼羅河下遊西岸的基薩和薩卡拉一帶,位於開羅以南十多公里。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七十多座。其中以第四王朝的第二代法老胡福的金字塔規模最大。全塔約用巨石二百三十萬塊砌成,平均每塊重約二點五噸。塔底佔地約五萬二千九百平方米。原來塔高一百四十六點五米,由於數千年來風化剝落,現僅高一百三十八米;原來四邊各長二百三十米,現僅各長二百二十米左右。繞大金字塔一周,約有一公里。這座大金字塔不僅外觀雄偉,而且內有結構複雜的“地下宮殿”,整個建築設計嚴密,工程牢固,因此歷時約五千年還安然屹立於尼羅河畔。這是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是古代埃及勞動人民卓越智慧和辛勤勞動的不朽的紀念碑。

金字塔建造過程

胡福的兒子哈佛拉的金字塔,比胡福的大金字塔約低八米。哈佛拉的金字塔旁,有一座巨大的獅身人面像(“司芬克斯”),高二十二米,長五十七米,一隻耳朵就有兩米長。它是用一整塊天然巨石雕成的,面部是哈佛拉的臉型。胡福以後直到第六王朝的諸法老,雖都建有金字塔,但規模卻越來越小。這表明法老的專製王權逐步削弱了。建築雄偉壯觀的金字塔和威風凜凜的獅身人面像,其目的也在於使人們相信,法老凌駕一切的威權是永世不可動搖的,妄圖以此鎮懾人民的心靈,維護奴隸主專政。

建築這些金字塔,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建築胡福的大金字塔為例,據說有十萬人頭頂烈日在監工的皮鞭之下勞動,用了十年時間修築運石路線和地下墓室,又用了二十年時間才砌成塔身,整個工程歷時三十年。金字塔是無數勞動人民血汗的結晶,給人民帶來了無窮的苦難。

在古王國時期的末年爆發了人民起義。據古希臘史家說:“雖然這兩個國王(指胡福和哈佛拉)建築了金字塔作為他們的陵墓,但是他們誰也沒有埋在裡面。由於人民在建築金字塔時受盡千辛萬苦,由於這些國王做了許多殘忍凶暴的事,人們滿懷怒火地起來反對那些使自己受苦的人,並且要公開地撕碎他們的屍體,狠狠地把它們拋出陵墓之外。”古王國時期法老們的屍體都在人民起義的烈火裡變成了灰燼,這是他們罪有應得的下場。

帝王谷

古王國終於崩潰了,埃及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