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劉生發/《煙舟,訪今探古》寫作前後

編者按:

這是平台第一次推出一位作者的創作筆記。這位作者,一是壽高,已經七十六了,仍筆耕不輟,二是嚴謹,為文為人極其認真,文章幾易其稿,三是深入,在作文前都沉下心來構架結構。因此,推出此文,供大家欣賞、學習,期望在瀟湘原創之家平台上,推出更多更美的佳作,讓文學愛好者們都能夠提升,越來越好!

《煙舟,訪今探古》寫作前後

作者:劉生發

經過半年的努力,我的《煙舟,訪今探古》終於刊登在《平江風情》上了。欣喜之餘,感慨良多!

回顧這篇文章寫作的過程,它有如當年通往煙舟的青石板古道,七彎八翹的。

去年十月,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有幸在網上認識了著名作家張步真先生,他題贈我《江湖之遠》一書。這是一部關於洞庭湖的系列文化散文集。其中,《“末班車”進士》寫的是清末民初一位名叫蘇輿的歷史人物,我縣煙舟人。讀罷張老的大作,我產生了去煙舟轉一轉的念頭,更何況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我到過那裡,對它有點印象。

恰好,我校蘇老師煙舟人,他知道了,熱情邀我和老伴去他家做客,我正要個向導,欣然接受了他的邀請。還冇動身,我就給自己擬了個題目:《煙舟,探古訪今》。一位文友聽說,很欣賞這個題目,並且對“探古”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三月九日,是個好日子。由蘇老師租車,我們去了煙舟,受到熱情接待,並一同到了蘇與故居處。回到家,靜靜地想,所獲素材不少,就是無法組織。我發微信給文友稱“砍了不少柴,就是沒有辦法捆縛”。

我苦苦地想了兩天,經老伴提醒,改題為《煙舟行》,以一天活動為線索來組織材料,寫出了初稿,在微信上發出,征求修改意見。

第一個提意見的是我校一位年輕的女老師。她說:“我之愚見是,開篇就引用張步真的文字,其它可略。若主題為改革開放後鄉村巨變,貌似有點平常,不如寫抗戰中煙舟對教育的貢獻吧?”她的第一條意見很中肯,我於是將所引《煙舟賦》(一位年輕的煙舟人所寫)中的美文佳句割愛般地刪去了。至於她的第二條意見,屬於我沒有突出文章中心的問題。我一邊回答她,主題應是“‘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一自然段所暗示的意思,不僅僅是改革開放。可能我將它突出不夠”,一邊在初稿的相關部位加重了筆墨。寫成:

縱觀煙舟一百多年以來各個時期(自然包括蘇輿所處的科舉時代)不同色彩的臉譜,我默默地探究著: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在不同的時間段,同一個地方竟能給人展現出千差萬別的容貌來,這大概是我們觀察時代變遷的一面鏡子吧?

這樣,形成了第二次稿,再發出。

這次站出來發言的是一位煙舟籍的長者,今年八十六歲了。他一方面說文章內容稍見空洞,另一方面似乎生氣地指責我不該將他的家鄉稱為“不太知名的小山村”,甚至不平地在微信上質問:“這是什麽話?”好在,我並不惱。就我所知盡量充實內容外,靈機一動,將開頭一句作了修改:

原文:煙舟,一個離縣城三十華裡的不太知名的小山村,而且以其獨特的地形、地勢吸引著人們。

修改後:煙舟,一個離縣城三十華裡的小山村,因一位歷史人物曾經一度聞名遐邇,而且以其獨特的地形、地勢吸引著人們。

這樣就將“訪今”與“探古”的內容緊緊地捆綁在一起,形成了第三稿。並且想到以《煙舟,訪今探古》為題。

再次發出後,又有人提出,要充實蘇輿學術成就的內容,特別是曾經憤憤不平的老者又提供了三份很有份量的資料(峰山尖的地勢、迎蘇輿的史實、建水電站之往事),我覺得他們說的或提供的東西都有助於更加突出地表達文章的主題,一一地加入了文稿的相應部位。

我又在QQ上請教於張步真同志。沒有料到,張老這次卻冇提不同意見,而且誇獎道:“《煙舟》一文,極好。我寫煙舟的過去,尊作寫了過去,也寫了現實,因而有縱深感。文筆也很凝煉。”

臨付梓時,又在文友提醒下增加了如下一段,使得原文“探古”的分量有所加重:“有幸,我們接著在老友帶領下驅車來到了大石板屋場。這裡現在已經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建築,是一所承載著煙舟文明底蘊的地方。”

值此拙文刊出之際,我將其寫作的前前後後寫出來,無非想向大家說一句話:“ 七彎八竅地走過來了,感慨良多!即使是練習寫作,要寫好一篇文章,也要有靈感,要大量地搜集素材,要精心地選擇並組織材料,以巧奪人,要廣泛征求修改意見,變“眾智”為“己智”,文字上亦需精雕細刻。”

說到這裡,我還想起兩句話:

“寫作過程能夠幫助你把零亂的思想條理化,使你的想法經過提煉而清晰起來,並且進一步發展你的思想。”(〔美〕威廉·W·韋斯特)

“集思廣益。”(中國成語)

作者簡介

劉生發,76歲,中共黨員,早年畢業於湖南省第一師范,從事中學語文教學40年,具有中學語文一級教師職稱。退休後,練習寫作,有作品在市、縣級文藝刋物或網絡平台上多次發表。

圖片:作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