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孕媽必看:孕期彩超檢查不可忽視!選三維還是四維,兩者的區別!

每個準媽媽都知道,懷孕後做超音波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檢查,因為超音波可以了解到胎兒宮內發育情況,可以根據超音波檢查數據看胎兒發育是否正常,胎盤、羊水等是否正常,不同的孕周,做超音波要了解的內容也不同。

一般來講全孕期至少應進行5次超音波,一般第一次是在6-8周左右的時候,做超音波主要是確定是否為宮內孕,有無胎芽和胎心,是否為多胎,排除宮外孕、葡萄胎等;第二次:10-14周,檢查NT和胎兒頭臀徑,進一步確定孕周;

第三次18-24周,系統篩查,排除胎兒形態、器官上異常;第四次:28-30周,主要確定胎位,如果胎位不正的話指導糾正胎位;第五次為臨產前,看胎兒、臍帶、羊水、胎盤及胎位,綜合評估,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

其中18-24周左右做的系統篩查是很重要的一個,此時做系統彩超主要是進行大排畸檢查,主要是檢查胎兒有無唇裂、齶裂、骨骼發育異常、腎積水、消化道畸形、心血管畸形等,系統彩超可以用三維做也可以用四維做,不過一般大多數是用三維做,那三維和四維有什麼區別?

三維和四維其實都可以很詳細的檢查胎兒是否畸形,在排畸效果沒有太大的差別,隻不過三維彩是某個時間的一個靜態的圖片,而四維彩超是錄像,可以讓媽媽看到胎兒一連串的動作,這樣四維看起來會更清晰明了,四維相對來說也可以多角度,多方位的觀察胎兒發育情況,所以相對更精準一些,所以在進行排畸檢查的時候,選擇做三維或者四維都是可以的。

但如果一定要對比,家屬可能更傾向於四維,更簡單直觀一些,價格也更高,所以條件較好可以選擇四維,但如果就診醫院沒有,也不用強求,非必須。

大排畸檢查的醫生建議是:20-24周左右,太早胎兒發育不全,後期變數較大,影響準確率,太晚,胎兒過大,活動太空減少,存在受胎位等影響看不到的情況。

大多數城市排畸還是比較火爆的,需要提前預約,檢查不要求空腹,孕婦可以正常飲食,也可以隨身帶一塊巧克力,檢查時胎兒「不配合」,醫生會建議出去走走,爬樓,或者吃塊巧克力,刺激寶寶胎動,轉換體位,讓醫生看的更清楚全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