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並非運動,飲食!千位百歲老人長壽秘訣大揭秘

如今,人們的保健意識越來越強,都在談論養生,都想要長壽。網上也有很多的長壽「秘籍」,其實有一點經常被人忽略。

山東省第四屆壽星榜單不久前發布,壽星們的飲食、習慣、養生方法等不盡相同,但是,通過對百歲壽星進行梳理後,你知道他們唯一的共性是什麼嗎?

四川成都市老齡委曾對全市720名百歲老人進行調查,美國研究人員也曾對700名百歲老人進行了3年跟蹤研究,巧的是,中外兩國研究者都發現:壽星們只有一個共性!


千名長壽老人唯一的共同點

長壽老人共同特點是什麼呢?是飲食?運動?還是生活的地區?或是其他的什麼秘訣?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好心態!

科學家調查了1400多名百歲老人,尋找長壽的「秘籍」,發現這些老人唯一的共性就是他們都有非常好的心態。

山東的張存合老人已經115歲了,說起來他長壽的秘訣,他的兒孫們說,張存合的心態很好,從不沮喪生氣,並且待人很寬容

再看張存合老人,雖然已經是百歲老人了,但是豁達的心態使他看起來相當年輕,少有老年斑,頭腦仍然很靈活,不知道他年齡的,都覺得他只有六七十歲。


濟南的陳同壽老人生於1916年,平時愛看書並寫大量讀書筆記,家庭和睦,堅持鍛煉曬太陽、晚上九點睡覺,什麼都嘗嘗但是不多吃、不生氣。

陳同壽精通英語,熟悉俄語、日語,經常讓兒孫推薦暢銷書,在陳老身上,讓人不禁想到「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老話。

說起長壽,百歲高齡的陳同壽有許多心得。「不要生氣,要寬容。我每天睡前洗澡,把身心放鬆一下,心無旁騖地進入夢鄉。」他說自己平時晚上九點就上床,一覺睡到大天亮。大魚大肉不拒絕,但攝入量較少。吃完早飯,老人會出去溜達一會,打打太極拳,要是氣象暖和,就曬著太陽讀書看報。

心態好的人最容易長壽

據中國老年學會調查,在百歲老人的長壽原因中,遺傳基因佔15%、社會因素佔10%、醫療條件改善佔8%、氣候條件佔7%,其餘60%則取決於老人自己。其中排在第一位的秘訣就是心態。

很多成功人士都比較長壽,而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提到「心態」這個關鍵詞。


貝聿銘1917年生,是享譽全球的著名華裔建築師,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曾有媒體問其健康長壽「秘笈」,他笑答:「不發愁,快樂。」


方成1918年生,是我國新聞漫畫的泰鬥,與丁聰、華君武並稱「漫畫三老」,創作了大量漫畫和雜文,出版了數部漫畫藝術理論著作,《武大郎開店》《下海》《老把式》等作品廣為人知。

雖已是期頤之年,方老仍在堅持創作。對於養生,方老給出了一個建議——「會玩」。「喜歡種花就種花,喜歡養鳥就養鳥。」


著名歷史學家周谷城先生享壽近百歲。他90壽辰那年,講述了他的長壽秘訣,他隻說了「順其自然,不背包袱」八個字。凡遇不如意事,任其來去,自己不背苦惱憂慮「包袱」,否則勞心傷神,有害健康。


張學良(1901年-2001年)的一生可以說是「出沒風波裡」,波折不斷的他能活到101歲,不能不說是個長壽奇蹟。他的長壽跟他能在逆境中保持好心態不無關係,他還摸索出了一套「大笑養生法」。具體做法是:吐出全身濁氣後,再吸入新鮮空氣,對群山發出笑聲、吼聲,把體內的氣全部吐出去。笑3次之後,放鬆一會兒,讓整個身心完全恢復寧靜。


為什麼你就不能保持好心態?

不能保持好心態的原因恐怕就是每天有過多的擔憂。很多老人最怕得病,稍有頭疼腦熱就擔心得了大病,聽說老鄰居去世就心有戚戚。一提到高膽固醇就「封殺」雞蛋,一說到高血糖就拒絕所有甜食水果。

老年人一般容易有負性情感,往往憂慮重重。他們的消極情緒往往來自想像,而不是實際存在的。

心態良好是瑰寶。老年人應熱愛生活,嚮往未來,樂觀地面對現實,坦然、冷靜地處理各種問題,善於控制不良情緒,忘掉不愉快的往事,保持良好的心態。這樣可以給生活帶來無限歡樂,而安樂度日才能頤享天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