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天貓會員店來襲,阿里也要在會員製電商分一杯羹?

繼阿里推出88會員之後,阿里最近又有了新動作——入局會員製電商。

現今,阿里正在內測自營的會員製店鋪:“天貓會員店”。用戶在繳納88元/年後成為店鋪會員,可享受以穩定實惠價格購買店內由天貓官方買手在全球範圍內精挑細選的高品質、高性價比商品。

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6.10億,較2017年底增長14.4%,佔網民整體比例達73.6%。手機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5.92億,較2017年底增長17.1%,使用比例達72.5%。長遠來看,手機網購用戶已趨於飽和,而這飽和的市場也被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瓜分完畢。

(數據來源:CNNI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風靡海外的Costco依靠低價產品吸引客戶,並通過收取會員費的方式盈利,成為了僅次於沃爾瑪的全球零售商。值得注意的是,會員費佔據了Costco利潤來源的85%--95% 左右。這種模式不得不說有極強的借鑒意義。

目前,國內大部分企業的會員製仍然採用電話號碼免費注冊會員的方式,對會員的分級也只是依據消費金額的高低,且會員享受的權益大都是折扣或積分兌換,這種會員製如今索然無味。

隨著中國零售業的付費會員的發展,各家零售企業爭相布局,除了山姆會員店,近年來線上線下均有多家企業入局。

從線上電商來看,2015年10月,京東推出PLUS會員;2016年12月,唯品會推出超級VIP;2017年11月,網易考拉推出黑卡會員,每日優鮮推出優享會員;2017年12月,蘇寧易購推出SUPER會員;2018年初,網易嚴選推出超級會員;2018年7月,小紅書推出小紅卡會員;2018年8月,淘寶推出88超級會員。

但總體上,國內的大多電商還是概念大於模式。

第一類以新上市的雲集為代表。

它曾聲稱要做線上版的 Costco。兩者在盈利點上略有相像,去年雲集會員費收入高達 15.5 億元,且 7 成 GMV 由會員消費提供,粗略來看還真有點會員製電商的意味。

但是,雲集與Costco 最大的區別是,其會員本身也承擔了分銷商的角色。會員通過拉新可以獲得提成,且自己發展的會員購買商品可以獲得返利。拉人頭的運營模式,不免讓人覺得它是傳銷。

第二類,則是模式上複製了 Costco 的新興電商平台,以產品優惠作基礎吸引用戶的海豚家,以及前天貓、當當高管黃若兩年前創辦的特購社。主要盈利方式來自於會員費,稱得上是真正的會員製電商。

但問題在於,當有企業真正將 Costco 的模式搬到線上,是否意味著一定會成功?

有業內人士指出,會員製電商成功的關鍵是用戶信任,用戶在平台購買商品能獲得質量與價格優惠的雙重保障,但一般的電商平台不具備這個優勢,會員製電商想要好而快的發展,需要企業強大的規模資源與品牌效應,阿里無疑具有優勢。

那麽這種模式究竟能為阿里帶來什麽呢?或者說能為這個行業帶來什麽?

現代人消費方式已經從有沒有轉變為如何從浩如煙海的商品選擇中,找出適合的那一個。後電商時代的趨勢是為人們極力避免或降低選擇的成本,而會員製能提供高質量、高性價比的商品,這一點完美契合消費者的消費心理。

一旦能形成穩定的客戶粘性,形成品牌壁壘,有良好的會員複購率,會員費用營收空間大,或成電商降價爭奪用戶手段,除此之外還能打通電商集團生態系統,助力擴展新業務。

會員製電商發展符合業態模式創新趨勢,天貓會員店的內測也印證傳統電商從野蠻生長到精耕細作的轉變,只為了更深更牢固的摸透消費者習慣。

一旦這種會員製“精選”的模式獲得認同,它便在運營層面為企業提供了巨大的競爭優勢。只要是打開了流量入口,會員店上銷售的商品,他們的進貨數量都是遠遠超過競爭對手的。這為他們在採購端形成了壓倒性的議價能力。更優的價格,更好的質量,更快的服務,更加適宜的包裝,用戶就是為了高性價比商品去交會員費、買東西。低價商品帶來的極致滿足的快感,反覆刺激著用戶用更多的消費彌補會員費的支出,生產極高的複購率,形成一個良性的閉環。

隨著消費升級的不斷深入,物質文化生活水準的提高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中產階級對更好的產品,更佳的性價比,更貼心的服務無疑會有越來越多的需求。

未來中國中產階級規模將達到五億,平台只有通過用戶的消費數據,分析用戶畫像,根據用戶畫像對會員進行精準行銷以及個性化推薦,才會獲得忠誠的會員。而怎樣培養用戶粘性也是各方需要深鑿的問題。

此外,消費群體因地域、地區發展水準不一,形成的消費分級,平台怎樣大力挖掘會員權益層次的豐富度,如何進行會員權益升級進化?這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但不得不說會員製電商的發展確是不可逆的趨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