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博士生發中文文章才能畢業:母語寫作不如外語?

“從今年入學的博士生開始,必須發一篇中文文章或論文才能畢業,哪怕在媒體或雜誌上發一篇科普文章,甚至科技新聞報導都可以,但你不能沒有。”最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學工程博士點立下的這一新規,引發網絡關注。

在外界看來,這一要求並不算高。博士研究生發表研究論文、科研成果,可謂天經地義。而對於在國內高校接受科研訓練的博士生,用中文寫作更是順理成章。更何況,中科大光學工程博士點對博士生僅僅要求發表一篇中文文章,不限制文章發表的媒體和形式,就連科技新聞報導都可以,對於學富五車的博士生來說應當是駕輕就熟。

然而,對於身處局內的博士生來說,要達到要求恐怕並不輕鬆。否則,中科大方面也沒必要專門提出這一要求了。正如中科大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教授韓正甫所言:現在的大學生,尤其是理工科學生的中文寫作能力實在太差,有些學生可能英文比較好,但中文文章累贅,錯別字太多,有的連寫個借條都面露難色。”

英文比中文更好,恐怕只是教授一時的憂慮。但是,許多學生的中文表達能力不盡如人意,是客觀事實。

對於博士生,尤其是其中的理工科學生來說,習慣用外文發表研究成果,是學術交流國際化的必然。在國內學術期刊良莠不齊的現實背景下,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能夠獲得更高程度的學術認可。很多院校也對此提出了硬性要求。掌握並熟練運用一種外語,早已成為對科研工作者的基本能力要求。

加強外語訓練,並不意味著可以放寬中文表達能力的要求。畢竟,中國學者只要在國內從事科研,日常交流還是要通過漢語,在國內機構申報項目、匯報科研成果,一樣要使用中文表達。退一萬步來說,作為知識分子,掌握用母語熟練表達的能力,本來就是其安身立命的基本素養。

那麽,對於攻讀最高學位的博士生而言,為什麽會出現中文寫作能力差的問題?

長期脫離中文寫作的環境,可能是問題形成的直接原因。很多理工科學生升入大學以後,逐步遠離了中文寫作訓練。事實上,高校辦學水準越高,對學生的外語要求也往往越高,很多核心專業課程甚至使用外文教材,教師也是使用外語授課。學生缺乏中文寫作的機會,其中文表達能力自然逐步退化。

照理來說,母語寫作的能力,應當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任務。然而,中學語文教學的現狀,與社會實際需求依然存在明顯隔閡。中學語文教學對學生的寫作能力考察,主要體現在作文寫作方面。雖然作文題在賦分中佔有很高權重,但其對考生能力的指向性並不明確。比如,很多語文教師希望中學生寫作有“文采”,以文學寫作的標準來要求作文寫作。然而,文學寫作終究是少數人的活動,在大多數學生依樣畫葫蘆完成中學學業以後,對於應用寫作並不熟悉,缺乏使用中文表達觀點和思想的能力。

近年來,很多高校紛紛開設漢語寫作課,中科大光學工程博士點要求學生發表中文文章,也是加強漢語寫作能力的實際舉措之一。這或許是對大學教育過度外文化的糾偏,但何嘗不是對基礎語文教育的補課?

網上經常流傳其他國家升學考試的作文題。母語寫作考察什麽,怎麽考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個國家的文化。比如,法國“高考”作文題中濃濃的哲學味道,就體現出法國作為西方哲學大國對學生哲理思辨能力的強調。中國同樣是文化大國,中文寫作不僅有悠久的文學傳統,也有豐富的論證基因——很多流傳至今的歷史名篇都是當時的說理文和政論文。培養學生中文表達能力,還是應當從說理做起,讓學生有邏輯、有思想地用母語寫作。

撰文/王鍾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