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是一首寫給科比的悲歌

在沉沉的夢中驚醒,得知科比去世的噩耗,一時竟分不清夢境與現實。多想那一刻還是停留在夢中。翻開手機的時候,我的手還在顫抖,而朋友圈已經被哀悼和淚水填滿,無可言說的悲傷情緒在虛擬世界裡流動,多到足以溢出手機螢幕。

百爪撓心之際,我茫然無措地翻起床頭一本歐陽江河的詩集。冥冥中似有天定,翻開的第一頁就看到了這樣的詩句:“人要走到多高的地方才能墜落? 如空氣的目擊者俯身向下, 尋找自身曾經消逝的古老痕跡。” 詩人在這篇題為《彗星》的詩作中,還自問“一個我們稱之為天才的人能活多久? ”

1996年,科比18歲,請記住這個笑臉。

於我而言,這是一首寫給科比的悲歌。

這個我們稱之為天才的人從空中墜落,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1歲。他會永遠以鮮活的面容存活於我們的記憶中。他永遠年輕。

在NBA歷史上,科比未必是最偉大的,但卻是最獨一無二的。

如今的聯盟,巨星們都變成了社交達人,抱團成風,再也沒有了“上古時期”必須拚個你死我活的鬥士精神。科比則不然,他永遠活得像一個鬥士,甚至可以被看成最後一位秉承鬥士精神的巨星。

他生活在不在乎其他球星是否喜歡他們的時代。他渴望得到尊重,但這種尊重並不來自謙謙君子作風或者溫文爾雅的性格。他靠勝利、冠軍贏得尊重,用拳頭、牙齒、鮮血和傷痕累累讓競爭對手折服。

他進入這個聯盟,並不是為了交朋友,而是為了贏得總冠軍。甚至在2003年喬丹最後一屆全明星賽上,科比也沒有成人之美。對於贏,這個處女座是偏執狂。

他對自己足夠苛刻,“凌晨四點的洛杉磯”早已成為了勵志故事。從高中開始,科比就為籃球付出了更多。經年累月之後,他已經將身邊那些所謂的天才少年遠遠甩在了身後。

對於隊友,他甚至是刻薄的。拜納姆剛剛進入聯盟時,是一個18歲的天才少年,模板是奧尼爾。科比曾經怒罵過這個後輩。可惜拜納姆並不爭氣,成了方仲永,早早泯於眾人矣。要知道,他現在尚未滿33歲,卻已經離開了我們視野很久了。科比也罵過霍華德。多年過後,“魔獸”幡然悔悟,浪子回頭,重新成為了湖人內線支柱。

科比的血液裡一直湧動著勝利的基因。北京奧運會的時候,他“夢之隊”的隊友們打完比賽就會返回酒店,聚在一起打牌,消磨時光。科比則不然,他穿梭於各大賽場,為美國選手加油助威。他願意見證同胞們一次又一次的勝利。

2016年,在自己的告別賽上,科比的笑容與20年前別無二致。

退役之後,他的成功仍在延續,拍電影動畫、寫書、投資公司,無不風生水起。“勤奮+永不服輸”,早已成為他成功的解碼,貫穿他人生始終。

這一切濃縮成了四個字——“曼巴精神”。科比的偉大並不僅僅限於他在籃球場上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擁有永不服輸的鬥志。“曼巴精神”真正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很多年輕人在“曼巴精神”的指引下,勇敢面對生活中一道又一道坎。

私生活方面,科比也經歷過至暗時刻以及個人的失敗。他與父母的關係也曾經成為媒體的焦點。但,作為一個父親,他不僅是合格的,而且是偉大的。退役之後,他熱衷於指導女孩們從事體育運動。他甚至成為了鼓勵女孩們從事體育運動的一股推動力。

我們這些在遠方哀悼他的人們,並不是他的家人,也不是他的朋友。這一刻之所以悲傷成河,因為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受過“曼巴精神”的引領。“曼巴精神”像茫茫黑夜中那座燈塔,指引我們在孤寂中努力向前,勇於追求夢想。

“太短促的光芒可以任意照耀”——《彗星》是以此開篇的,像極了科比人生的寫照。他的人生太短促了,但曼巴精神永存,可以任意照耀。只不過,最後的光芒來得太猝不及防,幾乎使我瞎掉。現在,沒有人知道該往哪裡走。

□張賓(獨立評論人)

編輯 徐曉帆 校對 李立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