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6家消費金融公司去年業績大解析 中郵淨利同比大增199%

在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下,去年多家消費金融公司發力金融科技,提升風控和運營效率,鏖戰兆元級別的消費金融市場。

本報記者 李 冰

隨著上市公司2018年年報的陸續出爐,截至3月29日,已有6家消費金融公司業績相繼浮出水面。

數據顯示,2018年,捷信消費金融、招聯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長銀五八消費金融、中郵消費金融實現盈利。其中,捷信以14億元淨利潤成為最賺錢的消費金融公司,而幸福消費金融則虧損。

值得注意的是,在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下,去年多家消費金融公司發力金融科技,提升風控和運營效率,鏖戰兆元級別的消費金融市場。

中郵消費 淨利潤同比增長199%

對比幾家消費金融公司2018年的淨利潤,捷信以14億元淨利潤成為最賺錢的消費金融公司,但中郵消費金融的淨利潤同比增速最高。

3月14日,中國聯通披露2018年年報,其持股50%的招聯金融在去年的營收情況也隨之揭曉:截至2018年年末,招聯金融總資產達747.5億元,同比增長59.11%;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69.56億元,同比增長67.09%;實現淨利潤12.53億元,同比增長5.4%。

重慶百貨2018年年報顯示:重慶百貨持股馬上金融31.060%的股份,截至2018年末,馬上消費金融總資產為402.62億元,同比增長26.61%;實現營業收入82.39億元,同比增長76.51%(馬上消費金融2017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速為2854%,可見去年其營收增速明顯放緩);淨利潤為8.01億元,同比增長38.62%(馬上消費金融在2016年實現盈利,並在2017年淨利潤猛增87倍,成為消費金融公司中的“黑馬”,但2018年,馬上消費金融的淨利潤增速也大幅回落)。

中郵消費金融截至2018年年末的資產總額為236.71億元,同比增長75%;淨資產為30.86億元,同比增長209%;實現淨利潤2.03億元,同比增長199%。

捷信則是在去年實現營收185億元實現,淨利潤13.96億元。

此外,長銀五八去年實現扭虧為盈,2018年實現淨利潤1106萬元,而其2017年是淨虧損8096.4萬元。

六家機構中,僅幸福消費金融一家處於虧損狀態,但虧損幅度有所收窄。2018年,幸福消費金融實現營業收入1.41億元,相比2017年2848.17萬元的營業收入有大幅提升;但其去年淨虧損1327.54萬元,幸福消費金融2017年淨虧損3630.43萬元。

總體來看,捷信和招聯消費金融的盈利能力更勝一籌,但淨利潤增速已經放緩。資料顯示,招聯消費金融於2015年成立,是招商銀行聯手中國聯通創辦的消費金融機構,其中,中國聯通子公司持股50%,招商銀行與子公司永隆銀行聯合持股50%。

有業內人士認為,消費金融行業的紅利期已過,線上獲客成本不斷增加,消費金融難以繼續實現低成本高利潤。2017年雖然消費金融公司業績出現大幅增長,但由於監管層加強對互聯網消費金融領域的監管,勢必將導致消費金融業務受到限制,從而使行業利潤空間縮水。

借助金融科技發力消費金融下半場

在金融科技浪潮下,消費金融公司也開始發力,採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降低成本、提升風控和運營效率。而場景化的業務也能提升獲客水準、降低風險。

中郵消費金融表示,2018年,中郵消費金融穩健經營,通過培育戰略型產品,推進O2O行銷運營平台建設,展開大數據實驗室項目等驅動企業不斷發展。與此同時,在創新金融科技發展,強化風險管控能力、提升客戶體驗等方面持續深耕,中郵消費金融不斷打造“強科技+重風控+優服務”的發展特色,發力消費金融下半場。並以“科技引領業務創新”的思路,不斷推動產品與服務升級,促進金融和科技的深度融合。

未來,消費金融市場依然是一片藍海,而風控是消費金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中郵消費金融將以數據驅動和技術創新“雙輪驅動”,持續打造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進一步提高風險管控能力。

據了解,招聯消費金融與馬上消費金融也均以金融科技見長,並已經具備輸出給金融同業覆蓋授信、風控和交易等綜合性解決方案的能力。而招聯消費金融還是消費金融公司中少見的自建商城的消費金融公司,力圖拓展用戶消費場景,以構建互聯網消費金融生態閉環。而馬上消費金融在科技領域布局是圍繞零售主業融合“金融+科技”,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手段,持續推動個人消費貸款服務智能化。據悉,馬上消費金融自成立以來就持續加碼研發投入,目前已組建約700人的科技團隊。

此外,馬上消費金融線上智能客服,NLP及聲紋識別等技術成熟度較高。據悉,目前馬上消費金融線上客服整體解決率超過80%。2017年上半年,馬上消費金融已經上線使用其自主研發的客服機器人。

“隨著監管體系的不斷完善及行業的持續發展,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將在提升消費金融服務普惠性方面發揮出更加積極的作用”,中郵消費金融總經理余紅永認為,在新技術已成消費金融最核心驅動力的當下,持牌消費金融機構需在科技賽道持續發力,通過在智能行銷、智能客服、智能風控等領域的革新,助推消費金融業務的智能化發展。

3月26日,在博鼇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期間,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球表示,從理論和法律層面都找不到征房地產稅的理由。 他表示“實際上房價高是因為土地值錢,那麽土地不是我的,即使上面的建築是我的,但為什麽要對我征稅呢?”而3月27日,賈康在談到房地產稅時表示,國際上並不是所有的土地最終產權都是私有的,從實踐和理論上來說,徵收房地產稅沒有硬障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