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A股震蕩待援軍:MSCI如期擴容,逾千億資金正向市場挺進

A股市場震蕩之際,隨著A股納入MSCI權重翻倍,逾千億元人民幣的馳援資金正向A股市場挺進。

台灣時間5月14日5時,MSCI在官網公布了2019年5月的半年度指數審議結果,以及A股擴容第一階段新納入和剔除的A股個股名單。

MSCI方面宣布,MSCI中國指數將增加26隻中國A股(其中18只是創業板股票),238隻現有成分股的納入系數將從5%提高至10%。中國A股在MSCI中國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分別為5.25%和1.76%。

5月14日,上證綜指收跌0.69%,報2883.61點;深證成指收跌0.71%,報9038.36點;創業板指收跌0.56%,報1494.6點。

上述18隻創業板股票包括,同花順(300033)、泰格醫藥(300347)、溫氏股份(300498)、康泰生物(300601)、愛爾眼科(300015)、邁瑞醫療(300760)、網宿科技(300017)、東方財富(300059)、沃森生物(300142)、樂普醫療(300003)、匯川科技(300124)、三環集團(300408)、芒果超媒(300413)、藍思科技(300433)、智飛生物(300122)、先導智能(300450)、宋城演藝(300144)、寧德時代(300750)。

MSCI中國A股中盤股指數將新增29隻個股並剔除5隻,包含總股數升至173隻。

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新增109隻個股並剔除3隻,其中三個市值最大的新增個股分別是:溫氏股份、寧德時代和邁瑞醫療。

MSCI中國A股在岸小盤股指數新增503隻個股並剔除49隻,大部分新增個股來自符合條件的中國創業板指數。

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MSCI China All Shares Index)將新增66隻個股並剔除10隻,其中三個市值最大的新增個股分別是:溫氏股份、寧德時代和邁瑞醫療。

MSCI中國全股票小盤股指數將新增522隻個股並剔除46隻,大部分新增個股來自符合條件的中國創業板指數。

MSCI亞太研究部主管謝征儐(Chin Ping Chia)此前曾表示,根據MSCI的測算,“三步走”完成後,A股將迎來800億美元增量資金,大約人民幣5400億元。

那麽本次擴容能給A股帶來多少增量資金呢?多家券商給出了測算。

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現,按照當前方案,MSCI本次擴大納入將帶來增量資金172.7億美元(大約人民幣1156億元),8月也會有同量的增量資金流入,在11月將帶來增量資金308.8億美元(大約人民幣2067億元),合計帶來增量資金654.2億美元(大約人民幣4379.3億元)。

東興證券的研報顯示,此次A股納入因子擴大涉及到的指數有MSCI全球指數、MSCI新興市場指數、MSCI亞洲市場(除日本)指數、MSCI 中國指數,結合MSCI公布的追蹤相應指數的資金量,測算出5月、8月及11月MSCI擴容將分別為A股帶來177.7億、171.73億、288.32億美元的增量資金,合計人民幣4279億元(以匯率中間價6.71計算),較原計劃多增766億元。

華泰證券測算,納入因子提升至10%,有望為銀行股帶來294億元的增量資金。其中,招商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的增量資金最高,分別達49億元、30億元、28億元。若納入因子升至20%,則銀行股增量資金有望達882億元。

國金證券稱,根據測算,第一步帶來的增量資金約1524億元人民幣;其中,被動增量約305億元人民幣,主動增量資金約1219億元人民幣;被動資金一般在正式生效前後進行配置,主動資金則相對靈活。

東興證券分析稱,具體來說,MSCI納入因子的變化會從量、節奏及結構上對外資流入產生影響。第一,中盤股的提前納入會為A股帶來更多的增量資金。相較於原計劃,新計劃預計將帶來合計人民幣4279億元的追蹤資金,較原計劃多增加766億元。第二,創業板標的納入節奏的明確及中盤股納入節奏的加快,反映了MSCI納入A股總體進程的加速,或將刺激外資提前布局,加速流入A股市場。第三,納入節奏的邊際變化體現了MSCI對於優質成長股的關注,這也將影響外資的配置偏好,外資流入結構將進一步改善,推動外資對A股進行更加多元的配置。

中長期視角看,MSCI納入對本土市場將產生何種影響?

國盛證券認為,雖然國際資金與股市漲跌並無必然聯繫,但隨著MSCI納入以及國內市場的開放,投資者結構與交易風格的改善確是趨勢性方向,其中最顯著的影響在於外資持股比例上升、平均換手率的下降以及估值中樞的下移。具體到中國台灣市場和韓國市場經驗來看:1.境外資本湧入,會帶來本地股市與外圍(歐美)市場的相關性的增強;2.隨著外資成交佔比中樞的上移,市場估值波動率趨勢下行;3.將帶來權重藍籌板塊以及優勢企業相對估值的重估。

東興證券分析,根據MSCI擴容權重和結構的變化,投資可分為兩條主線:

一是納入因子從5%逐級上調至20%,權重基數大的板塊在總增量方面受益明顯。預計銀行、非銀、食品飲料中的優質資產將持續獲得穩健的外資流入。

二是股票池的結構性擴容:新增的創業板,中盤股使得新股票池市值分布邊際上向中小盤傾斜。另外,無論是從市值還是股票個數指標來看,行業結構也出現明顯變化,重點推薦生物醫藥、電子、通信、國防軍工、有色金屬。

國金證券建議,外資是今年相對確定的增量資金,5月份起A股納入國際指數相關事件密集,外資流入有助於支撐市場底部區間;從持股風格上看,外資偏好“食飲、家電、非銀、銀行、醫藥”等行業,MSCI事件對“消費、金融”優質藍籌板塊有一定提振作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