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治療過敏性紫癜,哪些中藥效果好?

過敏性紫癜治療過程中,中醫中藥的辯證應用,為患者的遠期預後提供了保障,然而,中醫辯證施治,不同體質的患者,病情不同,用藥也是不同的,但無論如何,卻是有幾種中草藥經常出現在過敏性紫癜藥方裡。

紫草:性苦,寒

功能主治: 涼血,活血,清熱,解毒。治溫熱斑疹,濕熱黃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濁,熱結便秘,燒傷,濕疹,丹毒,癰瘍。

紫草是過敏性紫癜常用藥,且不少藥方以紫草為主葯,效果良好!

例:紫草50克,敗醬草30克,生地30克,茜草20克,仙鶴草20克,赤芍20克,丹參20克,牡丹皮15克,生甘草15克(不宜自行使用,需辯證用藥調整劑量)。

功效:涼血活血,清熱解毒。

茜草:性寒入血分,涼血止血,化瘀

主治:凡血熱妄行之出血證均可選用。涼血活血,祛瘀,通經。用於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傷出血、經閉瘀阻、關節痹痛、跌撲腫痛。

茜草之所能止血,是因為茜草含茜草素等,有止血的功效。茜草根炒後,止血的效果更顯著。

藕節:性味甘,澀,平,歸肝,胃經。

具有收斂止血,化瘀的功效。吐血,咳血,衄血,尿血,崩漏 本品味澀質粘而性收斂,既能收斂止血,又能化瘀,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點,適用於各種出血證。

側柏:葉和枝入葯

可收斂止血、利尿健胃、解毒散瘀;種子有安神、滋補強壯之效。

蒲黃:甘,平。

功能主治:止血,化瘀,通淋。用於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傷出血,經閉通經,胸腹刺痛,跌撲腫痛,血淋澀痛。

注意:

蒲黃生用性滑,長於行血,炒用味澀,善能止血,故腫瘤患者症屬瘀血停滯為主,宜生用;若以失血之症為主,則宜炒用。

用於過敏性紫癜治療:

皮疹遷延日久,色紫暗,則加血餘炭、蒲黃炭、丹參、川芎活血化瘀以止血。

血尿日久不消、反覆不愈者可加血餘炭、蒲黃炭、生牡蠣、生地黃、熟地黃等溫澀經脈,堅固下焦而止血。

仙鶴草:性味苦澀而平

功能主治:有收斂止血,補虛,消積,止痢,殺蟲,解毒消腫等功效,多用來治療咯血、吐血等多種出血症,止血作用突出,無論何部位出血,無論病情是寒是熱,是虛是實,均可應用。

關於本文還有疑問或其他建議,關注微信公眾號了解詳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