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孩怎麽教?國學導師傅佩榮說就教這三點

“教了一輩子書,我感覺在基礎教育階段中小學老師的責任要比大學教師責任大多了,因為你們教出的學生我們沒有辦法改變。”8月19日,國學導師傅佩榮教授來到廣州黃埔中黃外國語小學開講,從國學傳承的角度感歎道,如果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沒有學會自我覺醒,沒能學會真誠地對自我的生命負責,不懂得珍惜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來讓自己變得更好,那麽他們上了大學之後,再改變就比較困難。

當天,講座吸引了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約200名中小學教師參與,這是傅佩榮參加南國書香節專門安排時間與基礎教育階段的老師們面對面交流。

8月19日,傅佩榮作客廣州黃埔中黃外國語小學“中黃大講堂”。

教小孩子教什麽?“敬意”最難教

教育是個大話題,尤其是基礎教育,牽涉面廣,家長們投入大,暑假裡的各種教育課程和培訓機構有亂花漸欲迷人眼之勢。教小孩子究竟應該教什麽?傅佩榮表示,從國學的視角來看,就教三點:自信、負責和敬意。

“第一教他有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數學不好,我語文好,語文不好,我美術好。如果什麽都不好,我德行好。第二要能負責,想盡辦法讓小孩子學會負責。什麽叫負責?我自己做的事,後果我承擔。第三叫敬意,即尊敬的意念,這個是最難。” 傅佩榮表示,敬意是最難教的,至少要教他尊敬祖先,尊敬我們歷代的聖賢,尊敬社會上的領導人物,讓社會變得更好,我自己也可以安頓自己。”

學生學習貴在 “匹夫不可奪志也”

現在信息爆炸,各種物質誘惑環繞,對孩子干擾很大,怎樣搞好教育?傅佩榮回應說,其實孔子對這一問題有很好的解答,那就是要調動孩子的自我內驅力。《論語》眾多金句中,有一句話特別適合應用於來引導當下孩子如何對待學習,那就是“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三軍統帥被人抓走,我立刻想到《天龍八部》裡面的蕭峰是武林高手,兩軍對陣,他一個人衝入敵陣,把對方統帥抓住了。我說天啊,這什麽武功!這幾年才注意到,孔子講比喻,是要強調後面的那句話——‘匹夫不可奪志也’。什麽叫‘匹夫’呢?就是一般的老百姓。什麽叫‘志’?內心裡面打定的主意叫‘志’。一個老百姓腦袋裡打定的主意,你拿不走。孔子說這話什麽意思?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不能找借口,不能說父母叫我做,因為別人都叫我做,你不要找借口,你這一生很可貴,你要對自己負責,要想清楚,你要往哪裡走。”

中小學教師就當下中國學生出國留學之後丟掉了自己的文化基因與文化自信等痛點與傅佩榮探討。

真正的國際化教育更需保有中國心和民族魂

在問答交流中,一位小學教師提出,當下一些中國學生去西方留學,學習了西方文化之後,就失去了中國人自己的文化自信,而且還會出現被國外同學孤立的情況。傅佩榮表示,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因為我們大多數學生在中國沒有真的學會中國文化,不了解儒家道家的基本觀念,不清楚中國文化相較於西方文化的特色在哪裡,更不用說來向外國人來介紹和傳播中國的文化。

傅佩榮對在場的老師說,要教好學生,教師自己先花點時間把什麽是儒家學好,會有想不到效果。

“我們要學習傅佩榮的兩個打通。一是打通歷史、哲學、藝術、宗教、教育等各個精神領域,把人生問題置於文化的大視野中來考察。二是打通中西哲學,博采眾長,對一切思想資源保持開放心態。”當天講座的主辦方中黃國際教育集團董事長黃海峰說,培養出懂中國、懂世界、能面向未來的全球化格局的學生,是國際化教育工作者的時代命題也是歷史使命,用世界通用的語言和規則來講述中國的文化與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采寫/攝影:南都記者 梁豔燕 通訊員 黎夥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