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令美軍敬畏的“謎一樣的東方精神”

【俠客島按】

前些日子,CCTV6的一次臨時改播,收獲了網友一致好評,讓《上甘嶺》這部經典重上熱搜。

上甘嶺,一塊不足四平方公里的地方,1952年10月14日,美軍在這裡以每天2.4萬發炮彈的頻率,不分晝夜狂轟亂炸。

兩個營、5天、傷亡200人……這是美軍的計劃;6萬人、激戰43晝夜、傷亡和被俘2.5萬餘人……這是美軍付出的代價。

被整整削低了2米山頭的上甘嶺,成了美軍的“傷心嶺”,也是整個世界重新認識中國軍隊、重新認識中國的“分水嶺”。

抗美援朝,這場被稱為立國之戰的戰爭背後,有數不完的英雄名字:邱少雲、26歲,黃繼光、21歲,孫佔元、27歲……他們都犧牲在了最美的年華。

那時,4.5萬人的第15軍打出了各級戰鬥英雄12383人,上甘嶺戰役中,同黃繼光一樣,和敵人同歸於盡犧牲的戰鬥英雄就有38位之多,不知有多少指揮員打成了“光杆司令”。

第15軍《抗美援朝戰爭史》這樣描述:“上甘嶺戰役中,危急時刻拉響手雷、手榴彈、爆破筒、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舍身炸敵地堡、堵敵槍眼等,成為普遍現象。”

布滿381個彈孔的戰旗和滿是彈片的一捧土

發生在上甘嶺的故事很多,381個彈孔的戰旗、一塊嵌進上百顆彈片的樹皮、一個傳了8個人還完整如初的蘋果……

上甘嶺戰役中,還有一個特殊的群體——衛生員。

相信電影《上甘嶺》中女衛生員王蘭的形象你不會陌生,但你知道嗎,王蘭的原型,在參加上甘嶺戰役時還未滿17歲。她的青春沒有陽光明媚,卻用幼小的身軀挺起了新中國的脊梁。

她的名字,叫王清珍。

原國防部長秦基偉曾在回憶錄中寫道,有一位女戰士使我印象至深,她叫王清珍,只有17歲,她在五聖山後面的坑道護理20多個重傷員。這個姑娘為了解除戰友的痛苦,幫助傷員排尿。情操之高尚,令人肅然起敬。

上個月,島叔和隔壁的學習小組去了趟湖北孝感,採訪到了這位女英雄。今天,讓我們跟隨視頻,傾聽王清珍老人的故事,感受打出了國威軍威的上甘嶺精神。

策劃/獨孤九段

採訪/鶴鳴

製作/百裡雲鶴

特別鳴謝/湖北省軍區孝感離職乾休所

來源:俠客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