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下金廠:老山石斛的故事與老山戰區第一戰

田躍

下金廠鄉位於麻栗坡縣東南部,林地面積達13萬8千余畝,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全年僅有150天的光照。而這些正好形成了名貴中草藥石斛的生長、種植條件。近年來,下金廠鄉立足這種溫度、濕度、海拔、霧氣、森林等生態資源優勢,採用“林下、立體、純野生、保護性培育栽種”的方式,在保護森林生態資源的同時,通過林下經濟多品種、全方位開發,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取得了長足發展。形成了下金廠鄉一個重要的經濟支柱產業。

采風活動的重要一站,就是位於下金廠鄉雲嶺的一個仿野生石斛培育基地。我們在這裡看到,石斛不僅可以在石頭上和木樁上生長,還可以捆綁方式,在樹上捆綁栽種各類石斛品種。據基地負責人介紹:“石斛生長必須要讓根部裸露,這裡的石斛不打藥不施肥,已實現純生態培育、純野生進行林下種植”。

石斛是蘭科植物,石斛花也被人們稱之為蘭花,

“我愛你呀老山蘭,頑強的生命倍受了摧殘,墨綠的葉片熏滿了硝煙,芬芳的花朵開得更鮮豔。我愛你呀老山蘭,你頂住了風暴,抗住了乾旱,陣陣的清香沁入我心田……你如翠如玉如鋼似劍,我願伴你扎根在老山,我愛你呀老山蘭……”

這是在上世紀80年代對越自衛反擊和老山地區防禦作戰中,一首從前線將士口中唱響全國的歌曲——《老山蘭》。從那以後,人們就把老山上生長的蘭科植物統稱為“老山蘭”。

這首歌的歌詞,是由原11軍94團宣傳股長鄒榮祿在老山貓耳洞裡專門為浴血奮戰的戰士而寫的,後由著名作曲家鐵源作曲。後經前線將士和多名著名歌唱家演唱後唱響全國。

除了這首全國聞名的歌曲外,在炮火硝煙中的老山,還有許許多多前線將士與“蘭”的故事。

那時,前線將士們有時兩三天吃不上一頓熱飯熱菜是常有的事,因敵人炮火封鎖,炊事班戰士在送飯菜到陣地途中傷亡慘重,一旦飯菜送不上陣地,戰士們便只能以吃冰冷油膩的紅燒肉、牛肉罐頭充饑,因此大部分戰士都患上不同程度的腸胃疾病,特別是便秘特別嚴重,使戰士們個個整天無精打采,還得防止敵人偷襲或炮擊。

老山原本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石斛等野生蘭科植物非常豐富,戰士們每每看到這些開著美麗花朵的小草,就會將他們移植進戰壕裡栽種在彈藥箱裡。

雖然這些原始森林裡的大樹被敵人不斷的炮火轟炸,一棵棵大樹不是被炸倒下就是被削光枝頭,但附生在大樹上或石縫裡的這些開著美麗鮮花的植物,不久又會頑強地生長起來。

當時戰士還常常喝不上水,戰士們口渴難忍時就用山上的野生芭蕉樹杆擠水解渴。一天,一名戰士坐在戰壕裡,順手撥了一棵肢肝肥大的石斛放進嘴裡嚼了起來,感覺不僅味道甘甜還有很多汁液,看著外表乾硬但輕輕一嚼就碎。

後來他突發奇想,見炊事班因敵人炮火封鎖沒有送上飯菜,他就將幾株石斛用手榴彈敲碎放進牛肉罐頭裡,在貓耳洞裡用小酒精爐熬了一下才吃,結果味道十分的鮮美,於是,石斛煮牛肉灌頭、紅燒石斛罐頭、石斛熬稀飯的佳肴在前沿陣地上誕生了。此後,其他戰士便紛紛效仿,經常這樣熬湯和稀飯吃,結果體力大增。

據石斛研究專家介紹,石斛的藥用及食用歷史悠久,藥用成分既豐富又均衡,能治療多種疾患,因性能味甘,性微寒,能養陰清熱,益胃生津。且含有石斛鹼等生物鹼,粘液質、澱粉等。具有解熱鎮痛作用;能促進胃液分泌,助消化;有增強新陳代謝、對熱傷津液,低熱煩渴,舌紅少苔;胃陰不足,口渴咽乾,嘔逆少食,胃脘隱痛,舌光少苔;腎陰不足,視物昏花等都有很好的藥用功效。所以食用石斛使戰士們體力增強、防病棄病的功效不言而喻。

下金廠鄉有一個叫乾壩子的高山草場野營基地,距越南僅一公里,一年四季天高雲淡,山青水秀,牛羊悠閑。被稱為天然的杜鵑花園,杜鵑花種類繁多,花色各異。每年三四月間,各種顏色的杜鵑花競相開放,紅的嬌豔,白的如雪,黃的燦爛,紫的冷傲。花間彩蝶飛舞,鳥鳴清脆。置身其間,如入仙境,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是春季踏青,夏天消署消署的勝地,被稱為麻栗坡的“香格裡拉”。這裡環境秀麗,空氣清晰,氣候濕潤,素有“天然氧吧”之稱。這裡是采風團在下金廠鄉活動的重要一站。

從乾壩子草場沿著一條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繼續前行一兩公里,就是一個叫楠木坪的小村子,茫茫密布參天古樹的原始森林中還有3戶人家,前方300來米遠的一個山頭上就是286號界碑,1979年“9.21楠木坪之戰”就發生在村子前面不遠處的一片玉米地裡!這場戰鬥是原邊防15團(成都軍區守備第一師二團)移防老山戰區後的第一戰!也是老山戰區繼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後的第一戰!

這支部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唯一一支參加了老山地區全部作戰時段的部隊。在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後為加強中越邊境防守力量,德巨集軍分區邊防7團於4月9日調歸文山軍分區改稱邊防15團,從滇西端麗江畔移駐麻栗坡縣城郊磨山。該團進駐後即在老山地區180多公里的邊防線上展開設防。防線東起者陰山腳下的八布,西至海撥2000多米的母雞坡。

下金廠鄉中寨村楠木坪一帶屬該團2營4連防區,1979年9月21早晨,連隊接到中寨大隊緊急報告,社員冉才珍大早起身到山上去打豬草,當她來到一個山坳時,聽到附近的山坡上有人在說越南話,並且還聽到槍枝碰撞石頭髮出的聲音。她估計是越軍摸到這一帶活動,便悄悄跑到到大隊報告。

10分鐘後,2連1支由11人武裝小分隊,在副連長張乃峰的帶領下,沿國境線向楠木坪奔去,小分隊來到現場後立即呈半月形撒開,向山坡搜索。11時50分,走在最前面的偵察班班長王永德看到離自己不到5米遠的地方有幾名頭戴太陽帽的越軍。王永德向旁邊一閃,舉槍大喝一聲:“不準動”。雙方迅速利用地形地物隱藏,頓時槍聲一片。兩分鐘不到,越軍退至一隱蔽曲折的山洞內。副連長張乃峰命令戰士們搶佔洞口左右兩側的小高地,用火力壓製敵人,自己帶領楊盼獻等幾名戰士從正面直撲洞口。就在要逼近洞口時,楊盼獻中彈犧牲,小分隊立即向上級報告。駐落水洞10連全連輕裝立即向楠木坪增援,封鎖國境線,防敵逃跑。2連在做好防區警戒的同時,派出一路人馬急速增援,小分隊待增援部隊趕到,一舉殲滅躲藏在洞內之敵,戰鬥結束後,敵亡1人,傷3人,我方亡1人,傷1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