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雷軍的AI觀:天馬行空與終極關懷

在BATJ一眾巨頭中,百度一直被視為押注AI最多的公司;隨著小米告別“創業公司”變成“大公司”,以及雷軍關於AI話題多番闡述的漸次面世,小米及雷軍的“AI觀”正在越來越立體地呈現出來。

e公司記者梳理發現,各大掌舵者的AI理念及其平台的落地路徑正在日趨差異化。整體來看,馬雲的AI觀相對傾向於“新零售”與“新製造”、馬化騰相對強調“AI通向大社交”,李彥宏更為關注人工智能對社會、行業和企業帶來的多層次改變,而小米及雷軍的“AI觀”除了依托智能手機構建的AI賦能平台之外,更似有一種終極探索的意味,以及更多天馬行空的想象性拓展。

這與雷軍的個性有很大關係。人說馬雲以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著稱,其擁躉無數的背後是其突破性和創造性,但是雷軍似乎更有一種天馬行空肆意馳騁的特質。一個突出表現是,絕大多數創業者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邊乾邊想,但雷軍的小米不同,更像是飛在天上,遠處有什麽,是山還是水,怎麽走整個路線都是設計好的。

印證這一論斷的,還有一個細節——雷軍一直非常喜歡卡梅隆的科幻電影,並將卡梅隆稱為“這個世界上最具想象力的頭腦之一”,這也使雷軍對於AI的探索並沒有囿於小米現有業務結構的苑囿。

在今年元宵節當口,雷軍便與卡梅隆圍繞AI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話,核心話題就是:越來越強大的人工智能,對人類而言是危機還是福音。在雷軍看來,科技發展的本質,就是為了更好地發展人類自身。賈伯斯曾將電腦對智力效率的提升,比作人腦的自行車;但電腦對人更多的是運算的輔助執行,而人工智能則甚至超越人腦的思維決策能力。雷軍舉例說,“比如Alpha GO就打破了圍棋的很多定勢,開闊了人類棋手的視野。人工智能是在全新的維度提升人類的能力。”

從歷史經驗來看,每一輪科技進步基本都是在物理層面延展人類的能力:汽車讓人走得更快更遠,GPS、各類傳感器讓人類的感知能力空前拓展、電燈讓人在夜間也能活動。但人工智能則是學會了“思考”,分析、判斷、決策等思維能力不再是人類的專利。因此,雖然人工智能取得了劃時代的成就,但也帶來了更多的憂慮。卡梅隆就認為,AI未來或許就像我們曾經面對核技術那樣,如果處理得好,能夠帶來清潔的能源,而另一面則像核武器,甚至比核武器對人類的未來威脅更大。

對於這一具有終極關懷意味的話題,雷軍算是積極堅定的樂觀派。他給出的“AI坐標”是,AI既不是敵人,也不是仆人,而應該是夥伴——“人類-AI”將是智慧生命的最佳拍檔,會比地球上任何已知的生命還要親密。充分發展的人工智能將有助於提升人類的生產力和生產效率,為人類帶來更好的生存條件,賦予人類更為強大的認知和探索世界的能力,甚至讓人類更透徹地了解自身。

關於未來的想象,遠非止於AI本身。2月19日元宵節這天,雷軍還公布了自己對探索外太空的深度趣味。

關於熱衷於外太空探索的企業家,在e公司記者掌握的範圍內,非埃隆?馬斯克莫屬。他的創新業務是將太空工業私有化,太空X龍飛船是有史以來第一個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私人航天器。業內的判斷是,如果馬斯克能夠成功地將太空飛行貨幣化,我們可能正處在太空探索和發現的新時代開端。

而對於擁有天馬行空特質的雷軍來說,對外太空的欲望或許並不遜於馬斯克。2月19日,雷軍就在自媒體上首次明確自己也想去太空。“這不是開玩笑,隨著國內民營航天業的開放,我的幾位朋友分別開設了衛星、火箭公司,我也想參與其中向著太空進發。”

AI正在快速走來,太空探索也在遙遙招手,未來的小米系會通往何方,會否超出我們的想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