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光明時評:“洋學歷”求職難,是貶值還是價值回歸?

作者:王丹

又到一年畢業季,就業問題關注度高漲。近日,一份關於留學生回國求職現狀的調查報告就像扔進輿論場的一粒石子,激起不小的討論。

有媒體援引相關調研報告的數據稱,2019年海外人才期待薪資水準集中在6000~8000元人民幣每月,佔比超過35%;期待月薪8000~12000元人民幣的人群佔比為28%。但現實是,記者在採訪調研中發現,海歸的光環並沒能帶來預期的收入,一些留學生的薪資水準甚至不及國內同學歷學生。求職簡歷回復率低、收入的落差感、超預期的競爭壓力,成為留學生“求職大軍”普遍訴及的問題。

與上世紀80年代的那股“出國潮”相比,眼下的這股留學熱潮,有著完全不同的時代背景和結構特點。除了部分人仍然是通過公派留學的途徑走出國門外,更多的人屬自費。而且特定時代下的振興中華的理想色彩稍有弱化,對教育和生活方式的自由選擇成為眼下學生出國的主要考量因素。家庭經濟能力的普遍提升和這一代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重視,成為支撐這股留學熱的主要力量。留學人數呈持續上升曲線、留學低齡化趨勢顯著,留學正從“精英化”走向“大眾化”。

在這群湧向海外學校的留學生中,確有部分人是為了追求卓越、獲取知識而去,但也不用諱言,有相當部分的人是為了逃避國內的高考、“鍍層金”去的。可以兩相印照的是,2018年教育部一舉公布了88所國外野雞大學名單,涉及16個國家。

留學生水準的良莠不齊,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留學生群體競爭力的總體水位。如果留學生原本所應具備開闊視野、語言交流能力等優勢不凸顯,在對國內環境和具體業務等情況的掌握上又不及本土畢業生,企業自然沒有動力和意願支付高薪酬。再加之,時差加劇了求職信息的不對稱、信息差則又增加了求職的經濟成本等,讓留學生的歸國就業之路更加不平坦。

在殘酷冰冷的現實面前,不少留學生給自己算了一筆账,以回國後的15萬年薪算,自己要不吃不喝10多年才能賺回當時的金錢投入。在此基礎上,不少人得出了“海歸貶值”的結論。但,出國留學值不值,真的是算盤一打就能算清的嗎?且不說收入水準不能作為唯一哪怕是主要的評價標準,精神世界的豐盈就無法量化和外化,而且這世上原本也就不存在那麽多“一……就……”的美事。那種將出國留學作為獲取高薪美差幸福生活的捷徑的想法,不過是一些人的一廂情願。

與其說“洋學歷”貶值,不如說“洋學歷”價值在回歸。在剝離了與此相關的光環和聯想之後,求職者的品性和能力成為人才需求方最為關注的內容。這種明快和純粹,其實是一件好事。不過對於那些盲目跟風、花錢買捷徑的人來說,估計不太能高興得起來。這也算是對後來者的啟示,時刻對生活保持清醒,不走捷徑,就是捷徑。

話說回來,隨著中國的持續發展,人才加速回流的態勢業已形成。相關數據顯示,從2006年至2016年的10年間,出國與回國人數比例已經從3.15:1降至1.26:1。媒體記者調研中打撈上來的留學生求職季的呼聲值得給予更多關注,無論是搭建專門平台,還是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讓更多“海歸”可以更順暢、更愉悅地回國就業,成就自我也助力社會建設,需要有關部門未雨綢繆,用更加精細化的服務來支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