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網易嚴選如何應對淘寶、京東、小米的夾擊?

iFeng科技

新鮮科技資訊、深入市場分析、直擊科技真相

文 | 虎嗅網

網易嚴選、小米有品、淘寶心選、京東京造,將“新零售”大戰推向新高潮。

當下,它們之間的火藥味愈濃,一邊爭奪著線下流量,一邊比拚著供應鏈資源。

4月11日,網易嚴選開了兩周歲生日party,發布了“二次方計劃”,2018年從供應鏈整合、商品體系化更新以及生活美學三部分進行產品迭代,進軍線下的“嚴選HOME”(2018年目標100家),以住宅、長租公寓等為載體,進行線下消費場景的嚴選IP融入。

似乎是為了做出應對之策,差不多在同時,小米旗下精品電商平台“有品”向媒體爆料了其在上海的線下店“有品demo店”,宣稱SKU將將擴展至8000~10000個。

緊接著,4月23日,在第二屆世界工業設計大會上,網易嚴選又正式發布“網易嚴選創新開放平台”,該平台將廣泛整合全球設計、製造、教育資源,主打生活類原創商品的挖掘和孵化。

看來,網易嚴選是發了狠了。

其實,以網易嚴選為首的這幾大家,都是在中國製造業產能過剩,外貿出口過剩的大背景下橫空出世的產物——中國工廠集體謀求內銷轉型,而網易嚴選們被它們視為觸碰互聯網的好途徑。

近期,虎嗅精選已把網易嚴選作為研究對象,專訪了網易副總裁、網易嚴選負責人柳曉剛,調研了網易嚴選在杭州的某家供應商以及相關業內人士,寫成了專供虎嗅精選黑卡會員閱讀的深案例,原文近1.2萬字,本文為節選縮減版。

在深案例原文中,我們將網易嚴選與相關競品進行了分析,複盤了“過去的嚴選”,同時對“未來的嚴選”進行了預判。我們想回答的問題是:從中國製造商的視角來看,嚴選這條“大腿” 抱不抱得住、未來還能長得多壯實?我們同時也分析了網易嚴選及其競品(淘寶、京東、小米有品、名創優品等)的勝算。

網易嚴選1.0

2016年4月6日,網易嚴選正式上線。

柳曉剛對虎嗅精選說,"我們的東西可以沒有京東、天貓那麽全,但上面的每一件貨都應該做到是‘可信任的’ 。"由此,網易抓住了這個由線上管道端發起、在產業鏈上逆向整合製造與設計資源的好機會。在這之前,阿里與京東,中國兩大電商平台,都沒意識到這個機會,或者沒有做這個事的基因。

簡單總結下網易嚴選的商業模式:這是一個在線零售自有品牌,有自己的細分品類規劃,其商品製造采取ODM(原始設計製造商)方式,委託國內垂直領域優質代工廠進行生產加工,並進行“買斷製“。可以說,供應商的甄選、商品品質的控制、後期的行銷包裝,是網易嚴選的核心競爭力。

拆解開來,整個流程涉及:

選定品類—工廠篩選—模具設計—小樣生產—質檢—成品生產—隨機質檢—包裝進倉—上架售賣—物流—售後服務的退換貨。

2017年初,丁磊在財報分析會上給嚴選定了全年實現GMV 70億、2018年200億的“小目標”。採訪中,柳曉剛雖然沒有正面回答目標完成情況,但根據2017年第四季度網易財報中披露電商收入(嚴選+考拉+味央)淨收入是46.5億元 。

過去一年,網易嚴選SKU從上線時的幾百個,擴張到1萬個,團隊從最初的30人,擴張到當前的700多人(不含倉儲人員)。柳曉剛回顧,“2016年我們是探索階段,在發展速度上做了壓製,模式得到成功驗證後,2017年才開始爆發。”

既然聲稱“嚴選”,網易嚴選勢必不能無止境擴充SKU、走全品類綜合電商平台路線。網易嚴選認同這一點。柳曉剛指出,“當前的嚴選模式尚未出現增長瓶頸,且天花板足夠高,我們的品控能力有限,因此SPU(標準產品單元)對我們更有意義,我們未來的重心會更多放在怎麽樣把每個研發的產品都能夠賣得好、賣得多。結合網易自己的資源,也會加大外部投入。”柳曉剛給虎嗅精選說,目前他們的理想SKU數量值是1.5萬—2萬個。

供應商為什麽要跟嚴選合作

經過近兩年的發展,已經跟網易嚴選接觸的工廠有1500多家,已經達成合作的有500家。他們分布在全國的24個省和130個地區,其中浙江、廣東工廠的佔比最高,兩地加起來超過50%。2017年,網易嚴選開始在海外篩選製造商,商品在其平台上以“特色區—地方館”的形式呈現。

網易嚴選官方表示,它們比較傾向兩類供應商:一類是內外知名品牌的生產製造商,它們有ISO管理體系、CE等國際認證,能提供優質專業的OEM、ODM等服務;另一類是手工藝人,始終堅持古法手工藝製作,致力非遺手工藝傳承。

貨品的驗收、品控,網易嚴選會讓第三機構參與。關於貨款,網易嚴選采取361(預訂款30%、驗收付60%、10%尾款)或者月結方式。柳曉剛甚至說,“我們可以跟供應商簽三年的戰略合作協定,一次性可以付70%的款。”

在虎嗅精選採訪嚴選供應商、浙江某襪業公司董事長張先生時,他說,“網易有錢,貨款方面一直不擔心。之所以願意和他們合作,是因為我們這個行業被低端製造的價格戰壓得太死,過去我們代工國外大牌,對方除了對品質要求高,採購價格也非常敏感,特別2015年後他們日子不好過了,緊接著就把壓力傳導到國內,轉嫁到我們身上。去年,我們就放棄了2.5億元的訂單,價格戰不是我們這家公司追求的。”

2016年底,網易嚴選聯繫接觸到張先生公司尋求合作。起初,張對網易嚴選的第一印象是“量不會太大,作為互聯網轉型的一個嘗試”。於是,2017年初就開始上了第一款襪子,過去一年雙方合作了10余款爆款。

然而採用ODM模式的嚴選對供應商是“買斷製”,但作為採購方並未進行排他合作,拿襪子這個品類舉例,網易嚴選除了向張某所經營襪業企業進行定製採購外,還會挑選另外3、5家供應商進行同步合作。柳曉剛對此解釋說,“如果隻選擇一家供應商,那我們的風險太大,產品交付的準時性得不到保障。”但這樣的合作關係,從代工廠(供應商)角度來看,自己就是弱勢。

嚴選的下一步

“丁磊對網易嚴選的預期是非常大,我們未來的模式應該是一個凝聚力極強的生態鏈,我們自己不會開一家工廠,隻專注自己擅長的事情——生態圈運營。”柳曉剛對虎嗅精選說。

輸出嚴選標準

柳曉剛構思的網易嚴選藍圖,會從商品的設計、生產、製造、銷售、配送形成一整套可協調的接解決方案,從而形成一個“嚴選標準”,輸出給合作夥伴同時,自己又能在每個環節進行可控(包含圖示、包裝、條碼),在製造環節要求都是環保的。

走向線下,開店

網易嚴選未來一定會走向線下。柳曉剛告訴虎嗅精選,“品質電商想做好的話,沒有線下,將來一定是有瓶頸的。”他還強調,網易嚴選線下店將會采取一部分直營,一部分加盟的模式去做。除此之外,嚴選已經上線了2B業務(如公司禮品定製、員工福利),但柳曉剛表示,“(2B業務)是很小的一部分,佔比不會太高。”

運作“嚴選”IP

網易嚴選IP化運作的廣度、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大。2017年,首家網易嚴選酒店在杭州濱江開業,柳曉剛對二者的合作效果評價很高,但未透露具體的轉化率。據柳曉剛透露,後續網易嚴選IP甚至會考慮與網易遊戲IP相互融入、深度合作。

嚴選小鎮?金融?

柳曉剛指出,未來可能的情況下,嚴選願意牽頭與有實力的供應商建立產業投資基金,在產業鏈的上下遊相互參投。他還向虎嗅精選透露了更激進的方式,“甚至我們可以把嚴選的整個股權向自己的供應商開放,實體店也向他們開放。”

當虎嗅詢問網易嚴選是否有開設供應鏈金融的計劃時,柳曉剛給出的答案:會做,但不是自己做,而是搭建平台,接入專業的金融機構來操作,協作供應商放款中的資質審核、征信評估。

競品分析——工廠爭奪戰

在本案例最後,虎嗅精選對市面上主流的供應鏈直供零售(電商)平台進行了一番梳理與總結,將它們放在下表之中。

同時,我們重點分析米家有品、淘寶心選、京東京造這三家,來看看是否網易嚴選就是不可複製的。

有品(米家優品)

有品2017年4月正式上線,原名小米有品,是從小米智能家庭事業部孵化出來的項目,由小米生態鏈副總裁高自光負責操盤,模式與嚴選相似,不同之處在於其開設了第三方平台,通過招商審核的第三方製造商,可以在有品上售賣自己產品,上線時有500 SPU(Standard Product Unit,標準產品部門,是一個商品集合, 該集合描述了一個產品的特性, 通俗的講, 屬性值、特性相同的商品可以稱為一個SPU),目前月1000 SPU,其第一年目標是30億—40億GMV。

有品與小米商城、米家商城組成小米電商的“鐵三角”,後二者是小米手機、智能終端設備及小米生態鏈上的產品線上銷售管道,有品正好形成互補,為第三方商家,特別是3C數位、家電、家居等之外品類商戶提供在線甄選購物管道,流量主要來自小米粉絲。

於有品而言,小米爆款策略會作為選品及行銷的側重點,智能產品銷售佔比高。有品采取自營+第三方策略,雖然第三方“生活雜活”類產品有可觀的毛利,但購物體驗、品質穩定性難以把控,如果出現消費者負面影響,會直接影響到整個有品平台,所以在第三方商家開放程度上,有品對速度、尺度有所節製。

淘寶心選、京東京造

這兩大電商平台的內部孵化項目可以歸為一類,且都是以平台上的“旗艦店”形態存在,300 SPU左右,都處於試水階段,僅是一個項目組的實驗,重視度、資源投入(人力、財力),都比不過嚴選、有品等。事實上,此前他們也嘗試過自有品牌之路,當時以“單品自有品牌”的方式,而非現在“子集自有品牌”的打法。當當優品,也是綜合電商平台嘗試自有品牌的探索,但沒做起來。

綜合電商平台做不起優選品牌的原因:

第一,消費者對電商消費的管道標簽認知蓋過商品認知,這是無法扭轉的,線下便利店711是有過成功的自有品牌案例,但多是基於線下及時性需求的產品空白。

第二,對京東而言,自營+第三方的混合供應鏈難度已經不小,再規模化增加自有品牌,在設計、品控、精準行銷等方面工作的投入產出比都不是最高的。

對淘寶而言,如今已經處於消費降級的困境,淘寶正在向“個性化”消費轉型,但流量收費的模式並沒變,畢竟阿里一直是不碰貨的基因。

第三,品牌商不待見平台商這樣的做法。平台要繞道品牌商,推動與製造商合作,多少會讓現有品牌商客戶(賣家)產生抵觸。然後選貨品牌還要去同平台上的萬店競爭,想成氣候的話,需要集團高度重視與超強資源投入,但如果這樣的話,平台顯然就是左手砍右手。

當然,阿里並非完全不適合做這件事,只是中間需要一個“緩衝區”。他們最明顯的優勢應該體現在消費者大數據分析,可以把這個研發參考提供給品牌商、再轉予製造商,去年天貓成立的“新品創新中心”在做類似的事情。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製造業直供電商(或線下管道終端),是當下中國消費品製造業的一個有意思的現象與趨勢,網易嚴選也只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它能否成為這股潮流中的No.1,還要看它能否與製造商進行更深度的聯動,並打通線下。

責編 | 劉考坤

更多一手新聞,歡迎下載鳳凰新聞客戶端訂閱鳳凰網科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