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部分鐵路企業開始試行工資市場化

記者 | 唐俊

據《人民鐵道》報導,中國鐵路總公司(下稱中鐵總)將以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鐵科院)、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鐵路設計集團)等市場型非運輸企業為試點,實行市場化工資決定機制。這是2013年鐵道部公司化改製後,其下屬企業第一次提出要市場化定價員工工資。

去年5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的意見》,其中提出,國有企業工資應與企業經濟效益聯動,企業經濟效益下降的,當年工資總額原則上相應下降;未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工資總額不得增長,或者適度下降。

中鐵總為此制定了《部分鐵路企業試行市場化工資決定機制管理辦法》,明確鐵路企業的工資總額受企業經濟效益和工效聯動指標的雙重影響,其中,利潤總額決定企業經濟效益,利潤總額、淨資產收益率和人工成本投入產出率共同構成工效聯動指標。

實行市場化工資決定機制的鐵路企業,其經濟效益增長(下降)幅度決定工資總額增長(下降)上(下)限,工效聯動指標變動確定工資總額增長(下降)幅度。

鐵科院是中鐵總全資控股的科研機構,負責鐵路領域的技術服務、成果轉化、谘詢監理、檢測認證等業務,也是12306網站及APP的開發和運營主體。鐵路設計集團是中鐵總持股70%和中國中鐵持股30%的合資公司,業務以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公路等工程總承包、勘察、設計、谘詢、監理、項目管理為主。

中鐵總表示,企業要根據工資決定機制,綜合考慮企業發展戰略、經濟效益指標預算、人工成本承受能力等情況,自主編制年度工資總額預算方案。工資總額決定因素倒逼企業做好規劃投資,完善用人機制,有利於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準,進一步增強企業活力和市場競爭力。

不過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堅對界面新聞表示,鐵科院和鐵路設計集團不屬於鐵路的核心企業——各地鐵路局,還沒有觸碰到鐵路改革的實質。趙堅認為,深化鐵路改革要打破高度壟斷的鐵路運輸管理體制,讓鐵路運輸企業具備活力成為市場主體,改變18個鐵路局吃“大鍋飯”的情況。

中鐵總稱,將密切關注市場化工資決定機制試點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總結試點部門經驗,不斷完善試行方案,為鐵路企業全面實行市場化工資決定機制奠定基礎。

趙堅認為,中鐵總及各地路局必須先要完成深化改革,市場化的工資機制才能推廣到鐵路所有企業。

改革中的中鐵總也正積極擁抱資本市場。京滬高鐵上市工作正在推進,中鐵總控股的中鐵特貨今年2月將15%的股權轉讓給了東風、北汽、京東物流、普洛斯等企業,也明確了將要上市。

此外,中鐵總總經理陸東福今年兩會期間曾表示,正加快研究推進鐵路科技型企業科創板股改上市方案。在鐵路系統內,科技背景最強的企業就是此次工資改革的鐵科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