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6天票房破11億!寒冬裡的影視公司能否踩上哪吒的風火輪

今年暑期檔,又有各類電影、電視扎堆上線,爭奇鬥豔。但銀幕的熱鬧背後,影視公司卻顯得愁雲慘淡。

爆款下暗藏隱憂的光線傳媒,和被行政處罰的歡瑞世紀,都是面臨挑戰的行業縮影。

7月30日,歡瑞世紀(000892)公告顯示,公司收到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重慶監管局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指出,歡瑞世紀從2013年起至2016年,公司連續通過提前確認收入虛增營收近億元、虛構收回應收款項、少計提壞账準備等手段虛增利潤,導致歡瑞世紀重組方案和歡瑞影視年報存在虛假記載和重大遺漏。

今年暑期檔最大的爆款《哪吒之魔童降世》,在上映第6天零點破11億。但此前其發行方光線傳媒(300251)公布了2019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半年度淨利潤為8500萬元至1.05億元,同比下滑95.02%-95.97%,公司上年同期淨利潤為21.07億元。

從業績上看,盈利普降;從股價上看,不是“過山車”,就是低位徘徊。

影視公司的寒冬仍未遠離,單一的爆款能拯救上市公司財報嗎?

《哪吒》能否挽救光線傳媒的財報?

《哪吒》無疑是今年暑期檔最大的爆款,7月26日上映首日票房為1.39億元,在上映第6天零點破11億,遠超《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創下的9.56億國產動畫電影最高票房紀錄,成為國產動畫電影新晉票房冠軍。

7月30日,光線傳媒發布公告稱,截至2019年7月29日,光線傳媒來源於《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營收約為2.3億元至2.4億元;來源於《銀河補習班》的營業收入約為人民幣700萬元至人民幣880萬元。

貓眼專業版對該片的預測票房為34.84億元,按此趨勢,《哪吒》將成為中國市場票房最高的動畫電影。目前這一紀錄的保持者為迪士尼動畫《瘋狂動物城》,票房15.30億元。如果真的能達到這一數字,光線傳媒從《哪吒》中獲得的營收大概在7到9億元左右。

但不能忽視的是,此前《哪吒》點映期間,光線傳媒公布了2019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半年度淨利潤為8500萬元至1.05億元,同比下滑95.02%-95.97%,公司上年同期淨利潤為21.07億元。

然而在報告期內,公司上映了《瘋狂的外星人》、《四個春天》、《夏目友人帳》、《陽台上》、《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雪暴》、《千與千尋》七部影片,總票房為28.16億元。

票房不俗,淨利卻暴跌9成,光線傳媒給出的解釋是:本報告期的電影成本較上年同期有所上升。報告期內,公司確認了《八分鐘的溫暖》、《逆流而上的你》、《聽雪樓》的電視劇投資發行收入,電視劇業務利潤較上年同期小幅下降。另外,公司預計2019年上半年度非經常性損益為3000-4000萬元,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主要是上年同期,公司確認了出售所持有的新麗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股權產生的投資收益較高所致。

而此前2019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淨利為9160萬,可見第二季度盈利無幾,甚至可能為負。

事實上,從一年前開始,光線傳媒的日子就變得不好過起來。

2018年4月28日,《後來的我們》上映首日,出現大量集中退票現象。有觀點認為,集中退票是因為片方為搶佔影院排片而製造虛假預售。一時間作為出品方、發行方及售票方的天津貓眼遭受了廣泛質疑和批評,背後的大股東光線傳媒也成為輿論中心。

5月2日,電影《英雄本色2018》導演丁晟又在微博上公開質問發行方光線傳媒:2700多萬元宣發費用和1000萬元票補款到底怎麽花的?並要求光線傳媒提供款項明細。

磕磕絆絆的走到年底,2018年年報顯示,光線傳媒2018年營業收入同比下滑19.09%,在淨利潤大幅上漲68.47%的情況下,扣非淨利下滑161.73%,虧損2.85億,這也是光線傳媒自2011年上市以來首次虧損。

2019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再度大幅上漲128.56%,但淨利潤與扣非淨利卻分別下滑95.4%及31%。

同時,公司“內容為王”的戰略又加大了成本的投入。2018年,光線傳媒電影及衍生品的營業收入為10.77億元,同比下降12.99%;而營業成本為7.31億元,同比增加了5.4%。

《哪吒》是否能夠挽救光線傳媒的財報呢?恐怕有難度。

一方面爆款之所以被稱為爆款,就在於其稀缺性,單憑一部爆款,很難補上今年已有的20億盈利差距。例如華誼兄弟,雖然在2018年手握《芳華》和《前任3》,但淨利潤卻出現首虧。另一方面光線傳媒對外投資收益所佔比重較大,投資收益並非電影票房所能左右。

而從二級市場來看,爆款對股價的提振作用也在逐漸減弱,以北京文化為例,2017年上映的《戰狼2》成為現象級電影,參與保底發行的北京文化股價漲幅高達73.6%;2018年的《我不是藥神》,也為北京文化帶來了90%的漲幅,。但2019年春節檔的《流浪地球》,卻沒有激起過大的震動,僅收獲了一個漲停板。

而光線傳媒的股價,雖受電影檔期影響較大,在春節檔和暑期檔出現提升,但打回原形的速度也很快,出現了過山車式的漲跌,截至今日收盤,光線傳媒報收8.43元,下跌2.66%。

歡瑞世紀4年財務造假,流量明星出走

7月30日,歡瑞世紀最新公告稱,7月29日,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重慶監管局下發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重慶監管局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告知書》顯示,歡瑞世紀從2013年起至2016年,公司連續通過提前確認收入虛增營收、虛構收回應收款項少計提壞账準備、推遲計提應收款項壞账準備等手段虛增利潤,導致重組方案和借殼後的年報存在虛假記載和重大遺漏。業績造假的目的直指做高重組標的估值。

這意味著從歡瑞世紀借殼上市至今,每一年的業績都在“注水”。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1月,歡瑞世紀(原上市公司星美聯合)董事會通過了重大資產重組案,擬收購歡瑞世紀(東陽)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簡稱“歡瑞影視”)100%股權,作價30億元,構成歡瑞影視借殼上市,該方案在當年11月獲得證監會批準,11月完成股權過戶。歡瑞影視成為歡瑞世紀並表的全資子公司。

不過,隨後根據監管部門調查顯示,借殼標的歡瑞影視並沒有真實提供財務數據,導致歡瑞世紀公開披露的重大資產重組文件存在虛假記載及重大遺漏。

據《告知書》顯示,歡瑞影視因提前確認收入虛增營業收入,2013年、2014年連續兩年虛增營業收入分別為6939.62萬元和2789.43萬元。

具體來看,2013年12月確認了《古劍奇譚》的版權轉讓收入,但其首輪播映轉讓協議生效時間為2014年2月17日,整整晚於營收產生時間兩個多月。且2014年6月歡瑞影視和湖南廣播電視台才完成《古劍奇譚》母帶交接工作。這也意味著,提前確認收入並不不符合會計政策的規定。

同樣的,2013年12月歡瑞影視確認了《微時代之戀》版權轉讓收入,但歡瑞影視與騰訊簽訂的《影視節目獨佔授權合約書》以及相關協議生效時間為2014年2月10日,也是晚於營收產生時間兩個月。此外,歡瑞世紀2014年年底確認的《少年四大名捕》版權轉讓收入均在提前確認收入、虛增當年利潤的情況。

此外,歡瑞世紀還屢次通過虛構應收账款的手段來進行財務數據造假,通過虛構應收账款後,公司所計提的壞账準備也大大減少,虛增大筆利潤,這樣的招式屢試不爽。

據《告知書》顯示,2015年歡瑞影視虛構收回上海軒敘文化應收账款850萬元,造成當年年報少計提壞账準備425萬元。2016年,歡瑞影視再度虛構收回應收账款1700萬元,並造成當年年報少計提壞账準備850萬元。2016年當年,歡瑞影視還虛構了一筆接近2600萬元的其他應收款收回,造成當年少計提1560萬元。

僅在2016年,歡瑞世紀年報就少計提壞账準備2835萬元,虛增利潤總額也高達2835萬元。

此外,借殼上市之前,歡瑞影視也並沒有實際披露其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通過利用項目等方式違規佔用歡瑞影視資金的情況。其中2013年至2015年年報及2016年半年報分別未披露關聯方佔用資金700萬元、700萬元、3000萬元、3000萬元,2016年借殼上市當年未披露關聯方佔用資金800萬元和佔用資金餘額3800萬元的關聯交易。

重慶證監局決定擬責令歡瑞世紀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對公司實際控制人鍾君豔給予警告,並處以30萬元罰款;對歡瑞世紀相關董事及時任高管趙枳程、張欣怡、陳宋生、莊煒、張俊平、江新光、陳亞蘭、李文武、徐虹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5萬元罰款。

從這些涉及虛增盈利的項目來看,歡瑞世紀曾經擁有的多位流量明星均牽涉其中,然而這些明星卻早已離開歡瑞世紀。

曾經,流量明星和大IP為歡瑞世紀帶來不菲收益;如今,歡瑞世紀手中的籌碼越來越少。

2015年,歡瑞世紀打造的當紅小生楊洋,在拍完電視劇《盜墓筆記》後,宣布與歡瑞世紀解約;

2016年歡瑞世紀上市前夕,“楊冪宣布其工作室不再掛靠在歡瑞世紀旗下,隨後,劉愷威工作室也與其解約;

2019年3月,歡瑞世紀的明星股東李易峰,也選擇了離開。

2019年6月,曾經怒讚“只有歡瑞尊重盜墓筆記”的南派三叔,通過微博宣布《盜墓筆記》的版權已從歡瑞世紀回到自己手中。

此舉不僅意味著歡瑞世紀失去了一個頂級流量IP,還招來了深交所的問詢函。

近期由歡瑞小花楊紫出演的熱播劇《親愛的熱愛的》,出品方也不再是歡瑞,而是華策。

歡瑞世紀面對的難關,從股價上也得以體現,較2015年的高點,公司市值從400億跌到了40億,股價走勢持續低迷。

影視行業寒冬仍未遠去

光線傳媒和歡瑞世紀,其實只是我國影視公司的縮影,體現出的是影視行業面臨的挑戰。

據數據寶統計,已發布了中報業績預告的12隻影視股中10股業績預悲,去年年報因商譽等因素引發的業績暴雷的陰影仍未消除。

而四大電影上市公司萬達電影、光線傳媒、北京文化、華誼兄弟公布的《2019年半年度業績預告》,淨利均下滑

萬達電影預計上半年淨利潤為4.8億元至6.2億元,同比下降55%至65%;

北京文化預計上半年淨利潤虧損4800萬元至6800萬元,同比下降208.51%至253.72%。

華誼兄弟預計上半年淨利潤虧損3.3億元至3.25億元,而上一年同期則為盈利2.77億元,同比下降約217.1%至218.9%。

業績預告中,很多公司都給出了和光線傳媒同樣的原因:“影視項目成本上升,全國電影票房下降,單銀幕產出下滑”。

而事實上,影視業的寒冬持續已久。

據21世紀經濟報導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表示,大概在2016年,行業就由非常亢奮的增長狀態進入了一個發展的平台期。

“首先是相關主管部門對電影行業的監管變得更嚴格。第二個方面,我覺得資本和市場有些把內容創作甩在了身後,這必然導致一個增長乏力的問題。第三,消費者的品味也在提升,變得更成熟更理性更挑剔了。第四,互聯網的因素削弱。比如說互聯網平台的票補、導流作用等等,都在2016年減緩,甚至消失了。”

也有從業者認為,目前影視行業正處於一個“擠泡沫”的過程中。一些靠資金壘起來的項目推動不下去了,導致表面上來看行業處於一個蕭條期。之前幾年資本市場炒概念,比如說‘影遊聯動’,影視行業一下子變得很熱,有很多熱錢進去。但是內容行業並不是一個資本回報率特別明顯的行業,是需要一個長周期的。

來源:深藍財經綜合自數據寶、中國基金報、IPO早知道、21世紀經濟報導、債市觀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