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泡茶會遇到的誤區及各類泡茶技巧

茶有保健功能,茶葉沖泡,方法要科學,才能沖泡出茶葉的原滋原味,同時達到保健的功效。錯誤的泡茶方法有時不僅會破環茶本身的味道,還會破壞茶的功效。下面幾種泡茶的誤區,看看你佔了幾條……

誤區一:用手抓取茶葉

這雖然是個小細節,但也是泡茶過程中最常見的錯誤。直接用手抓取茶葉不僅會使茶葉沾上手中的細菌或是微生物,影響健康,並且若是將多取的茶葉放回,改變茶葉存儲環境,將不利於茶葉保存。因此,取茶時最好備上茶則,避免用手直接接觸茶葉。

誤區二:所有茶葉皆用沸水沖泡

茶葉的種類繁多、茶性也不相同,泡茶的水溫自然因茶而異,而且同一種類不同級別的茶泡茶的水溫標準也不一致。一般來說,越粗老的茶葉,水溫應越高。例如,烏龍茶、普洱茶的茶葉較為粗老,須用100度的沸水沖泡,而綠茶的芽葉較嫩,80度左右沸水沖泡最佳。

誤區三:茶葉長時間浸泡

一般而言,茶葉浸泡4至6分鐘左右,茶中的八成有益物質已析出。另外,若長時間浸泡茶葉,茶水會增加苦澀味。

誤區四:直接將茶放入保溫杯沖泡

冬天氣象寒冷,為使茶水較長時間保持高溫,很多人會用保溫杯泡茶。然而,這不僅會損失茶葉的營養成分、茶香減少,且增加苦澀味。

誤區五:習慣於泡濃茶

泡一杯濃度適中的茶水,一般需要10克左右的茶葉。有的人喜歡泡濃茶,茶水太濃,浸出過多的咖啡因和鞣酸,對胃腸刺激性太大。泡一杯茶以後可續水再泡3~4杯。

泡茶的基本原則很簡單,無非就是「茶水比、水溫、時間」這三要素。但現實往往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從新手到高手,差別就在於新手還在死記硬背攻略,而高手早已瞭然於心到運用自如。

—綠茶—

保持鮮嫩是根本

綠茶很嫩,尤其是早春的綠茶,幾乎都是芽頭,十分嬌嫩。

綠茶的香氣屬於清香、花香、嫩香型,同時滋味上是鮮爽的口感。但如果沒有掌握好沖泡要領,便會破壞鮮香鮮味,取而代之的是悶熟氣、苦澀味。

綠茶的茶量一般比其他茶類要少,常規的蓋碗沖泡3g左右即可。水微沸後,耐心等2-3分鐘,水溫降至90℃以下即可沖泡,約10s左右出湯,口感鮮爽醇和。在綠茶中,因為具有鮮甜味氨基酸進出速度快,先浸出了,泡到後面只剩下具有苦澀味的茶多酚類,因此綠茶的最佳飲用泡數是前三泡。

—紅茶—

注意時長和水溫

紅茶,沖泡時茶量一般控制在3-5克。首泡的浸泡時間約為3-5秒,然後快速出湯,將剩餘在蓋碗中的茶瀝乾,避免影響下一泡的口感。第二泡浸出速度也很快,也可以同首泡一樣快速出湯。從第三泡起,浸泡的時間可根據泡數而定,後面的每一泡可根據前一泡的坐杯時間適當地延長3-5秒。

普通的紅茶,使用80-90℃沖泡為宜,如太高水溫容易發酸。品優的紅茶,要用100度的沸水沖泡,才能把內含的豐厚物質給沖泡出來,但注意出湯手速一定要快一些。如果客人較多,可以把2泡量的茶湯一起倒入公道杯中,再依次給客人斟茶,避免前後兩泡讓客人喝到的茶湯不一樣。

—烏龍茶—

烏龍茶以高香著稱,重在泡出其高揚的香氣。因此沖泡烏龍茶的水一定要是沸水,使用蓋碗或者紫砂壺,用滾燙的熱水懸壺高沖,激發茶香。

條形的單叢茶、武夷岩茶等容易浸出,所以出湯一定要快,而顆粒形的鐵觀音等沖泡時間可以稍微延長一點點,等茶葉完全舒展再加快時間。品烏龍茶用薄胎的白瓷杯效果最好,不僅能品嚐其甜爽的滋味,喝完之後可以聞聞杯底,緻密的瓷杯底部最容易凝聚香氣。

—黑茶—

重點在醒茶

「越陳越香」被公認為是黑茶區別其他茶類的最大特點。黑茶獨特的渥堆工藝,讓黑茶在後發酵的過程中產生了與其他茶類大不相同的內含物質。但又正是由於長期的後發酵,也讓黑茶聞起來有一股像老房子一般的陳舊氣息,如果不經醒茶直接沖泡不會好喝。

沖泡黑茶最重要的步驟是醒茶,即先把茶葉放入杯中,倒入開水,過一會把水倒掉,再倒入開水,蓋上杯蓋。這樣,一些異雜的氣味便散去,緊壓的茶緩緩舒展,第二泡開始更容易將黑茶的醇香泡出來。如果是比較緊的磚茶,也可以依據實際情況醒兩次茶,即棄去頭兩道茶湯不飲。注意醒茶浸泡時間不可太久,3秒左右即可出湯,避免喪失太多茶味。

—老茶—

是否乾燥,安全第一

不管是自己存放的還是購買的老茶,都不應該盲目追求,應以安全為第一。如果發現茶有霉斑或是有霉味,那是一定不能喝的了。如果是僅有一絲絲潮氣或陳氣,可將茶取出置於通風處透幾氣象,也屬於醒茶,名曰「乾醒」。

通常老茶需要高溫,一定要將水煮至沸騰。頭一泡茶也是醒茶,名曰「濕醒」,方法同黑茶。沖泡七八泡以後,如果茶味淡下來,可以用茶壺煮茶。至於煮的時間,需要依據茶湯的濃淡自行把握。不同的茶泡法不同,但要能找得出這些不同中的關鍵,恐怕還真是得有經驗。希望朋友們也能在泡茶的過程中,總結出自己的經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