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當經典OST“撞上”爆款劇,如何互相“成全”?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作者|爽子

隨著影視作品《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電視劇的持續熱播,不僅該劇劇情走向頻登熱搜榜,“劇紅是非多”,日前有網友質疑其主題曲為“辭藻堆砌”更是引起了網絡討論。隨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電視劇原聲帶》值此熱議時機,全網燃情上線。

有數據顯示,《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電視劇原聲帶》上線以來,可謂實力霸榜。不僅影視作品《知否知否》在劇集中更換了此前胡夏與鬱可唯演唱版本,改為趙麗穎馮紹峰合唱版後當晚登頂微博熱搜榜榜首。據不完全統計,由胡夏鬱可唯演唱的原版本更是包攬了QQ音樂新歌榜首位12次,酷我音樂影視金曲榜首位14次,酷狗華語新歌榜首位6次,成為由你音樂榜首個影視主題曲的周冠軍,並一舉拿下了2019開年雙冠王,同期還登上了iTunes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榜單,成為華語地區炙手可熱的影視金曲。

據悉,該劇OST原聲大碟由正午陽光影業、世紀中騰音樂聯合出品,全劇配樂由知名作曲家孟可、呂亮擔綱創作製作。可以說,從追劇到追OST,從影視作品的口碑沉澱到影視金曲的傳播效應,OST與爆款劇可謂相輔相成,互相成全。

前有《知否知否》,後有《皓鑭傳》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主題歌曲《知否知否》由宋代詞人李清照、張靖怡作詞,劉炫豆作曲,劉靖擔綱製作人,劉靖、楊宇監製,唯美配以柔和淡雅悠揚的旋律,一經推出便廣受好評。不僅頻登個大音樂平台TOP榜單,上線以來累計評論、彈幕數量也已經達到數十萬條。此外,本次《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電視劇原聲帶》還邀請到了葉炫清、許藝娜、金玟岐等實力派歌手,四首概念曲《當歌》、《如夢令》、《換》、《隻問你肯不肯》也著實引起了不小的關注,觀眾與聽眾圍繞歌曲內容和旋紛紛律對劇情、人物展開了熱議。

據悉,該劇歌曲《知否知否》、《當歌》、《換》、《如夢令》由青春繁花音樂團隊製作。作為新晉的影視作品音樂廠牌,此前還曾先後製作《國土無雙黃飛鴻》、《雙世寵妃2》等熱門影視音樂的配樂、主題歌曲等。《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電視劇原聲帶》將全劇44首配樂均收錄其中,同時,OST專輯還收錄了分別《知否知否》男聲、女聲獨唱版,兩首歌曲作為該劇OST的“彩蛋”,兩位歌者在對唱版的不同演繹處理,也收獲了粉絲們的諸多熱評。

當然,不僅《知否知否》大受歡迎,另一部正在熱播的《皓鑭傳》的主題曲《月出》也伴隨著劇集的持續更新受到了追捧。這首由《延禧攻略》的爆款片頭曲《雪落下的聲音》原班製作團隊創作的《月出》,由於正作詞,音樂人陸虎與黃雅莉二人合唱,與《知否知否》的風格相似,引用了《詩經》裡的古詩詞,配以古曲風韻,道盡了劇中戰亂年代的愛恨情仇和時代大背景下的悲歡離合。引得劇迷和聽眾紛紛在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打卡留言,“每天都在為呂不韋和李皓鑭流淚。”“配樂太好聽了,有意境。”“看了電視劇來找歌。”可見,OST的走紅已成大勢。

“影+音”模式,如何相互成就?

從專業角度來說,所謂OST,就是Original Sound Track,通常翻譯成“影視原聲”,包括影視歌曲、背景音樂等。而談及影視音樂和影視作品,或者說是影視作品的關係,一直以來其實都是密不可分的,有畫面有音樂才能夠成為一部完整的作品。當然,伴隨著影視行業競爭的日益激烈,不只是劇集的內容,製片方在影視音樂方面的精益求精也是一個必然風潮。

同時,眾所周知,影視作品推出之前往往需要很長時間的行銷部署,而在這個過程中,諸多物料的陸續發布中,OST作為大眾文化消費品,無疑具備著高頻度的重複使用性,而從利用率和可持續性角度來看,OST可謂當下影視作品行銷的必殺技。

那麽,“影音+”模式是如何相互成就的?

聚焦OST在影視作品中發揮的功用,OST與影視作品的關係可謂緊密。首先,OST創作切合劇情更容易激發共鳴感和代入感。音樂人在創作OST之前,普遍都會先熟悉影視作品劇情,以保證創作出來的作品能夠完美融入劇集之中,達到烘托氣氛,增加觀眾情感共鳴的目的。其次,不僅是作為氣氛的營造,OST還承擔著點明主題內涵的作用,以歌詞唱出劇集主旨或者主角的心聲獨白。最後,結合劇中的人物來看,很多時候,每個角色都有著自己的專屬的“bgm”,以增加人物立體感。顯然,目前影視作品的表達,已經越來越離不開OST了。

不過,不僅是OST對於影視作品而言有著莫大的功能性擔當作用。伴隨著市場對於影視作品的關注和討論,OST常常可以憑借影視作品的熱度一躍成為國民度超高的作品。以“OST專業戶”王菲的歌曲舉例,當年她為電影《匆匆那年》演唱的同名主題曲一經上線,就不斷刷高數據,57小時,播放量突破1000萬次,創下絕無僅有的新紀錄,成為至今傳唱程度仍然極高的影視金曲。而2018年爆款劇《延禧攻略》中的OST《雪落下的聲音》,更在酷我音樂官方電台播放量逼近240萬+,引發了一波歡唱潮流。

影視作品音樂產業發展任重道遠

2018年12月19日中國國際音樂產業大會暨2018第五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上重磅推出了《2018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據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影視作品、遊戲、動漫音樂的總產值達 6.65 億元,同比略有增長。其中影視作品音樂產業總值約為3.48億元,同比下降11.7%。總體來看,恰逢影視寒冬,影視業投資熱潮減弱,影視作品音樂市場受到部分波及,不過從影視作品音樂產業近幾年來的發展來看,其運營得到廣泛重視並形成一定規模也是事實。

不過,雖然目前來看影視作品音樂產業得到了一定發展,但是在發展過程中暴露的問題也相當顯著。簡單來說,資金預算不足,專業水準不達標是兩個大短板。

在電影工業高度發達的好萊塢,OST的製作預算一般要佔到大片總投入的8%左右,其原聲大碟的行銷周期也可以長達1—2年。相比之下,國內還尚未形成OST整體的“企、製、宣、發”運作鏈條,OST製作投入極低。據某位知名音樂製作人透露,目前國產劇對音樂的投入,“很多都沒到1%呢。把OST單拎出來賺取額外收益更是天方夜譚。”以前業內並不是沒有嘗試過把一些歌曲做付費項目,但成功的不多、利潤也比較微薄。

同時,一首影視OST的誕生,需要經歷寫詞、編曲、錄音、混音、母帶幾個環節,沒有充足和規範的製作流程,很難產生精品。不過,國內許多影視公司對於此顯然並不在意,更談不上專業。曾為《涼涼》作曲的譚旋就曾表達,“有時候劇組會告訴你,下周就要用這首歌,馬上得做出來。這時候,音樂人沒有時間、經歷去找靈感,也顧不上去看劇情、畫面,就先給自己的作品定個感情基調和拍子。”不僅如此,目前國內很多導演對於音樂創作的表達需求也不明確,音樂鑒賞能力同樣有著明顯不足,這都導致了OST成色差,難以反哺劇集等問題。

當然,有突破就有難題,影視作品音樂產業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以此前騰訊音樂聯合影視製作公司、音樂人打造了“影音+”聯盟為例,這便是對整合影視和音樂方面的資源,創造優質內容是一次極大的推動。無疑,影視作品音樂產業市場未來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而影視OST商業價值突飛猛進的背後,很明顯也與平台方的運營分不開。OST已經不再是影視作品的行銷工具,而是影視作品衍生出來的文化產品,正向行業多元業務方向發展。伴隨著近幾年OST音樂商業價值的突飛猛進,日後成為影視產業鏈中一個重要盈利環節也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