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的“毒友誼”,比早戀更可怕

開學季過去之後,身邊的爸媽們從暑假hard模式轉成了開學hell模式。從孩子鬧情緒、不適應,到學著做計劃、穩下心來上學,孩子沒少鬧騰,家長沒少操心。

情緒、作業讓人操心也就罷了,朋友前兩天被兒子Alex的老師叫到學校,本來以為是孩子捅了大簍子,談完才發現是友誼問題。原來,Alex跟新校的一個學生變成好友,形影不離,於是這個孩子原來的朋友就與Alex變成了“敵人”,還發生了一些爭執。

沒想到小屁孩之間的友誼也這般“塑料”,說好的形影不離、結果友誼的小船一言不合就翻船了。

在大人眼中,孩子之間的友誼看似過家家、心思單純、喜新厭舊,一會兒翻臉一會兒又和好,似乎不打緊,但這些“小兒科”的友誼恰恰是幫助孩子心智走向成熟的關鍵。

目前,兒童心理學、行為學、教育學各領域對友誼在孩子成長方面的積極影響所達成的共識有三方面:為其他兒童提供學習社會技能的機會、減輕社會競爭帶來的壓力、以及形成團體歸屬感。因此,培養孩子並非隻重視他們的學業和品行,幫孩子培養健康的友誼觀也是人生重要的功課之一。

那麽,孩子之間的友誼都是“塑料花”麽?什麽是健康正確的友誼觀?友誼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麽影響?在培養孩子健康的友誼上觀家長能做些什麽?

兒童友誼也分級?越長大越“認真”!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兒童行為學專家Robert Selman根據對不同年齡兒童的系統訪談,對兒童友誼的發展趨勢提供了五層框架:

0級友誼—3-6歲:

6歲以前的孩子們把朋友視為一時的玩伴,他們的友誼都在玩耍中建立起來的。這個階段的孩子還沒有“他人”意識,只有“自我”,日常行為容易瞬間變化,不擅長成為可靠的朋友,經常說:“你今天不是我的朋友!”這樣的話。

一級友誼—5-9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很關心朋友,但把朋友定義僅僅是對他們有好處的人,比如分享禮物,對方讓他玩自己的玩具,但是他們沒有真正想到自己為友誼做出了什麽貢獻。

不過他們會試圖用友誼作為討價還價的籌碼,比如“如果你這樣做,我會成為你的朋友”,或者“如果你這樣做,我就不會成為你的朋友!”

二級友誼—7-12歲:

6歲以上的孩子們非常關心公平和互惠,但是他們以一種非常僵硬的方式來思考這些問題,如果他們為一個朋友做了一件好事,他們希望那個朋友在下一個機會為他們做點好事。 如果沒有發生,友誼的小船就會翻掉。

他們開始在意同輩間的“規則”和評價,比如會介意自己因為沒有和同輩們相似的髮型而遭受嘲笑。小時候孩子之間的“小團體”、“秘密俱樂部”就是這個時期開始形成的,這些群體包括精心制定的規則和大量關於誰或不被列入成員的討論,但往往很難維持長久。

三級友誼—8-15歲:

在這個階段,朋友們互相幫助解決問題,且願意分享自己私密的想法和感受。他們知道如何妥協,開始真正關心對方的感受;不過,如果一個好朋友選擇與另一個孩子在一起,他們會深深地覺得被背叛。

四級友誼—16歲以後:

在這個階段,孩子們高度重視與朋友的情感親密關係。 他們可以接受甚至欣賞自己和朋友之間的差異。相較於前一階段,他們的佔有欲會少很多,他們可以接受朋友有其他的朋友。如果分離,成熟的友誼會基於信任和支持來維持一段時間。

知曉了Robert Selman教授的分析,我們也就那更好理解Alex碰到的“友誼難題”,這種孩子之間的“塑料友誼”是友誼趨向成熟發展的必經之路。

孩子的友誼=播種+關愛+修剪

友誼對孩子是至關重要的一種情感,能否有一個健康的萌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長是不是會播種、關愛和修剪。

在美國伊利諾伊香檳大學分校發表的Children’s Friendship Development: A Comparative Study 的論文中,科研人員通過實驗得出:家長的年齡、教育水準、家庭收入均會影響兒童的同伴關係。

在實驗的40 位母親中,母親年齡在 20-30 歲之間兒童擁有玩伴的數量要遠多於母親年齡在30 歲之上的兒童的玩伴數量;

家庭收入在$25,000 以下的母親要比家庭收入在$25,000以上的母親更多地關注兒童的遊戲;

母親最高學歷水準達到大學的兒童比母親最高學歷水準為修過一些研究生課程的兒童有更多的玩伴。

如何幫孩子打造堅實的友誼小船?

對於7歲以前只有自我、沒有他人概念的孩子,父母要做的事情主要有兩件:

第一,為孩子提供與其他孩子一起玩的機會。公園、遊樂場、或者在家舉辦活動邀請同齡的孩子一起玩耍,總之,要為創造孩子一個與同齡人相處“預熱”的環境。

第二,讓孩子在與他人接觸的過程中學會表達感受。

兩個或多個孩子共同玩耍時矛盾經常出現,比如都想要玩同一件玩具、都想扮演某一個角色,如果孩子不懂得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很容易演變成鬧劇、甚至“武力”。

“你願意和xx一起玩這個遊戲麽?”

“如果不願意,你能告訴xx你什麽時候玩完這個玩具能把它給xx?”

“xx對你不太友好,你覺得受到傷害了嗎?可以告訴他你的感受麽?”

學習認知自己的感受是引導孩子認識別人感受的第一步。在高品質的友誼中一定是心中有對方,學習識別對方的感受也是培養高品質友誼的基礎。

7歲以後的孩子,心裡漸漸有他人這個概念,這時,父母要做的是教孩子學習規則。

在友誼的規則中,分享和輪流(share and take turn)是美國家庭、學校教育最為看重的課程。

有一天我去公園散步,公園新置辦了一個蹦床屋,孩子們都很喜歡,只是太空不大,一次只能容納兩個孩子進去玩。神奇的是,沒有規定、沒有家長強製要求,五六個十歲左右的孩子自覺地排成一條長隊,等待著輪流玩這個玩具,而正在玩的小朋友也很自覺,大概跳個三五分鐘就會出來讓別人玩,自己再去後面重新排隊。

分享和輪流不僅能讓孩子明白什麽是秩序和規則,更能讓大家在這個過程中學會等待和耐心,收獲共享的樂趣。

Dr.Jed Baker是紐約州立大學阿爾巴尼分校臨床心理學畢業的博士,也是Social Skills Training Project的創始人和培訓者。

在他的《The Social Skills Picture Book》一書中,對孩子間交往中(比如遊戲、交談)所產生的分享和輪流進行了正解:

“分享”的關鍵點是讓孩子真正明白為什麽要分享?即:分享會讓別人開心、讓他人知道我的誠意、朋友之間應該分享。

“輪流”的關鍵點是讓孩子明白:輪流不僅會讓他人開心,自己也才有機會再次玩耍。

“分享”和“輪流”的道理不僅靠家長“耳提面命”講道理,更重要的是在平時就要和孩子在娛樂中進行學習。

在孩子年紀較小的時候,很多美國父母都會用Egg timer(煮蛋計時器)設定好時間,比如“兩分鐘之後才到你”,讓孩子更直觀的體驗輪流和分享的含義。

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家長們則喜歡和他們一起玩多人桌遊、牌類遊戲,讓孩子掌握分享和輪流的一手經驗。

當孩子友誼出現危機,我們能做些什麽幫Ta?

除了上述“功課”外,家長還需要做得一件重要事是教孩子學會處理友誼中的危機應對。每一種感情都會遭遇危機時刻,孩子間“脆弱”的友誼更是如此,教孩子學會處理情感中的危機是授之以漁一輩子的益事。

應對危機的第一步是首先教孩子識別“毒友誼”。

在7月份的Psychology Today上發表了Erin Leonard博士的一篇文章IsYour Child in a Toxic Friendship?文中總結了毒友誼的一些典型特徵,比如:孩子經常不開心甚至哭泣;自信心萎靡;對以前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為了讓朋友開心一味討好對方被嘲笑、輕視;提出的想法總是得不到重視;在一段友誼中一直沒有進步;產生了厭惡自己的想法。

面對“毒友誼”,家長的正確做法不是簡單粗暴的讓孩子斷交、隔離,這樣並不能避免他們以後再陷入“毒友誼”中。家長要做的重點有3個:

①謹慎監督孩子與之接觸的社交媒體或各種管道,確定對方對孩子造成了傷害;

②(重點)問孩子“你會對任何人這樣做嗎?”,讓孩子明白毒友誼帶來的痛苦,同時也讓孩子明白自己永遠不要這樣做避免給他人帶來傷害;

③幫孩子創造環境擴大“人脈”,在不同的社交圈中建立友誼,從而不依賴產生毒友誼的孩子。

還有一種常見的危機是孩子自己給對方造成了傷害。這時我們要教會孩做的就是慎重又誠摯的向對方道歉。

曾經看過一句話:沒有友誼的人生不過是一片荒蕪。不乏誇張,但也足以說明友誼在一生中的重要性。只顧著孩子“硬實力”的家長們千萬別忘了孩子內心的柔軟處,那裡需要開出友誼的小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