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孫悟空為何必須偷七次爛桃山的桃子,菩提祖師才教他本領?

(蝸牛看西遊第2386期)

文/牽著蝸牛散步

很多人以為,孫悟空進了菩提祖師學院,就學到牛逼本領,出來就大鬧天宮不得了。

其實,原著中根本不是這樣,孫悟空學藝之路十分坎坷。首先,他進洞七年,一點本事沒學,天天乾的啥事呢?原著中是這樣描述的:閑時即掃地鋤園,養花修樹,尋柴燃火,挑水運漿……在洞中不覺倏六七年。

這哪是學藝,分明是當長工。想當初,孫悟空在花果山時稱王稱霸,做任何事都有人侍候,日子過得十分瀟灑。現在,在這裡掃地鋤園,還要挑水運漿,可見,他心中有多苦悶。

那麽,不乾活時,他做啥呢?到靈台方寸山背後偷桃吃!

原著是這樣寫的:有一次他聽課終於忍耐不住了,在凳子上抓耳撓腮,非常不耐煩,菩提祖師終於問他,你來這裡多久了?

孫悟空回答:隻記得灶下無火,常去山後打柴,見一山好桃樹,我在那裡吃了七次飽桃矣。

菩提祖師說:那山喚名爛桃山,你既吃了七次,想是七年了。你想從我處學到什麽?

蝸牛曾告訴過大家,西遊裡的山名、數字、人物名字都有一定的寓意,特別是前兩個。比如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靈台是指心,方寸也是指心;斜月三星,更是心的寫法。

那麽,這方寸山後突然有一座爛桃山,是何寓意呢?很多人不解其意,以為作者興之所致,就隨便取個名字。

其實,它也是有寓意的。

有專家指出:桃爛者,剝爛之象,其中有仁。《參同契》曰:剝爛肢體,消滅其形,道窮則返,歸於坤元。蓋剝下起複之時也。七次者,乃七日來複之義。

大家是不是看得有點發暈?通俗講,就是桃子爛了,但留下了堅硬的核。

孫悟空進菩提學院後,天天乾的是粗活累活,同時還學做人的禮儀,這其實是修心的一種方式。菩提祖師非常清楚,如果一個人的品行沒有端正,教他本事其實是害他!

孫悟空修心整整七年,終於從一個石猴成了一個懂禮儀的人,菩提祖師才覺得,他可以學法術了。

即使這樣,還是拿了四門功課考他,設了一個盤中之謎測試他,他通過了全部考試後,才真正把長生不老術傳授給他。

像這樣的隱喻,西遊中還有很多。比如,孫悟空誕生的地方為何叫花果山?是因為花是起因,果是結果。萬事萬物,有因就有果,這暗示唐僧以及孫悟空取經,都是因果必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