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遊供應鏈裁員、業績縮水 5G黎明手機供應鏈陷寒冬

12月12日,研究機構IDC發布了最新一期的行業報告,全球手機市場降溫依舊,2018年智能機出貨量預計將下滑3%,其中中國區下滑幅度將達到8.8%。

在此背景下,被手機行業視為“救命稻草”的5G“將到未到”,上遊供應鏈企業也陷入了4G時代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寒冬”,與之相應的裁員、利潤下滑、股價跳水、行業洗牌等話題更是貫穿全年。

有供應鏈企業向《中國經營報》記者坦言:“5G尚未真正商用之前,終端廠和上遊對未來的走勢都不明確,這導致大部分終端廠下半年只能圍繞現有的產品做微創新,而上遊企業能做的只有等待。”

風口難“飛”

由於5G手機對信號傳輸的特殊要求,自2017年起,手機外觀去金屬化興起,這一趨勢在2018年全面爆發。國內主流廠商如華為、OPPO、vivo、小米等均在今年推出了採用前後蓋雙面玻璃、3D曲面玻璃設計的機型,這也使得上遊廠商藍思科技(300433.SZ)成為了今年供應鏈的“紅人”。

記者從藍思科技相關人士處了解到,由於該公司今年訂單較多,加之上半年存在一定的用工缺口,主要客戶駐廠代表在產能爭搶方面十分激烈。

近日,記者在藍思科技長沙廠區採訪獲悉,該公司新入職普工轉正後月薪能達到4500元左右,與東南沿海地區基本相當。有藍思科技員工向記者提到,今年上半年工廠缺人時,湖南各地方政府均在幫藍思招工,這才使公司的用工荒在下半年得到緩解。

手機外觀革命帶來的新商機、滿負荷運轉的產線、遠高於本地區社平工資的招人待遇……在雙面玻璃大行其道的2018年,藍思科技本應交出一份更為亮眼的業績報表,但現實卻並非如此。今年前三季度,藍思科技營收近190億元,歸母淨利潤突破10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了25.64%、19.23%。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藍思科技收到的各項補助鋼彈12.9億元,這意味著扣除相應補助之後,藍思科技前三季度扣非淨利潤呈現出虧損的狀態。

坐在“風口”上本應起飛的藍思科技卻“趴窩”了,這與今年終端廠推新節奏加快及生產成本高企有關。此前有媒體報導稱,由於下半年終端廠青睞漸變炫彩方案,這直接加大了3D玻璃蓋板的生產成本,當時報導顯示,每生產一片3D玻璃蓋板,廠商的虧損就超過10元以上。

這一市場大勢也得到藍思科技相關人士的證實。該人士提到,今年終端廠在面臨硬體同質化這一行業困局時,對外觀差異化提出了高度的定製需求,同時各終端廠推新節奏加快,直接影響到了相關產線的盈利情況。

通常3D玻璃蓋板的生產需要經過試製、打樣、量產三個階段,其中試製、打樣兩個階段就需耗時5個月左右,一款產品一般要達到5個月的量產期才能初步實現盈利;然而今年手機市場競爭加劇,眾多國產廠商的推新周期大大加快,除少量產線可以持續下單外,相當一部分產線生產不足半年就需要進行調整,從而導致盈利困難。“3D玻璃是今年外觀件的風口,而終端廠商又日漸集中,出於市場考慮,這些訂單也只能吃下去。”該人士分析稱。

過冬靠“等”

長盈精密(300115.SZ)是深受手機外觀變革影響的另一家行業龍頭。與藍思科技不同,此前長盈精密主要為手機生產金屬外觀件及內構件,而金屬後蓋的退市也直接對長盈精密的現有業務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衝擊。

不過,早先手機金屬後蓋為一體成型,在雙面玻璃大幅鋪開後,外觀件中額外增添了金屬中框這一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對長盈精密業績形成了補充。今年前三季度,長盈精密營收60.1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淨利潤1.77億元,同比減少67.21%。

早在2017年初,長盈精密一度曾謀求與三環集團(300408.SZ)合作,雙方擬共同出資87億元成立合資公司,意圖在智能終端和智能穿戴產品的陶瓷外觀件、模組領域有所布局。然而,由於陶瓷後蓋成本單價突破200元,加之生產工藝複雜,部分終端廠除在少量機型上有所採用外,並不存在大規模應用的基礎。2017年末,雙方的合作中止,長盈精密意圖擴充陶瓷外觀件的計劃也隨之暫停,但在金屬外觀件領域,長盈精密開始將目光瞄準了手機以外的產品。

2018年11月,長盈精密在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中提到,公司計劃在三年內將非手機的業務佔比提高到50%左右,重點發展筆電電腦、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車相關零組件及工業智能裝備業務。

長盈精密方面也告訴記者,早先公司手機業務佔比達85%以上,2017年底,公司開始向北美市場進軍,並成功進入了包括蘋果在內的多家頂級硬體廠商的供應鏈;今年下半年海外新客戶開始下單,公司業績也呈現出回暖的跡象。長盈精密還強調,對於現有的手機業務,公司仍將持續與終端廠商展開合作,就相應的金屬結構件開展系列研發工作。

長盈精密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2018年國內手機廠商做出了一些試探性的改變,從年中的升降模組到年末的滑蓋結構,再到明年的折疊屏,各廠商均采取了一個逐步試探的過程。消費者究竟會接受哪一種形式,什麽是下一個潮流,這些因素從終端到供應鏈都無法正式敲定,導致這類探索型產品出貨量均比較保守。對於上遊供應鏈而言,與此類產品相對應的產線無法保持長期生產,一些中小企業亦無力承接訂單,間接導致行業洗牌加速。

該人士還分析稱:“5G時代對手機內部結構件提出了整合度更高、更精密、更複雜等要求,從長遠來看金屬結構件的利潤率及單價均會有所上漲,但未來手機將呈現出一個怎樣的形式現在還暫未確定,等待便成為了行業應對市場寒冬的首選之策。”

光學獨秀

與外觀件、結構件的寒冬相比,光學模組行業在此輪市場低潮中並未受到過多的衝擊,行業龍頭如歐菲科技(002456.SZ)、舜宇光學(02382.HK)等業績均呈現出向好的態勢。

歐菲科技內部人士向記者明言:“手機光學元件的創新沒有天花板,行業的潛力是無限的;在此輪市場寒潮中,光學模組行業在整個供應鏈體系中的表現將會是一枝獨秀。”

歐菲科技在手機供應鏈體系中主要生產鏡頭模組、指紋模組。繼雙攝普及之後,2018年三攝成為手機行業的新潮流,而從目前的行業趨勢來看,終端廠增加攝影頭的計劃在短期內也並不會暫停。

記者從歐菲科技了解到,傳統的單攝模組單價僅30元左右、雙攝模組為80元,然而當手機鏡頭增添到三攝、甚至四攝時,模組的整體價格便開始大幅上漲。

以時下熱度較高的華為Mate20系列為例,其三攝模組的價格基本接近300元;各廠商的三攝模組雖然採用了不同的鏡頭方案,但模組的整體單價也在250元以上;如若進入到四攝時代,攝影頭模組的單價將突破400元大關。

近日互聯網上已經曝出華為P30系列後置攝影頭模組將採用四攝方案,而記者也從供應鏈處了解到,蘋果在2019年計劃推出的三款機型中,至少有一款也會採用三攝方案。

另外,近日LG方面有一項多攝影頭專利悄然出爐,其手機背面攝影頭竟然達到16個,LG 在專利中解釋稱多攝影頭系統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包括提升成像的最終品質、用於 3D 物體掃描等;而此前坊間傳言的諾基亞六攝手機,記者也通過供應鏈人士證明該結構的確為某型號的實驗室產品。

顯然,2019年各終端廠之間將展開一場手機攝影頭數量大戰,而上遊鏡頭模組廠的一個關鍵作用便是通過算法來使多個攝影頭得以協同工作。以此來看,行業龍頭歐菲科技的確有“一枝獨秀”的自信。

歐菲科技三季報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公司營收311.46億元,淨利潤13.7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了27.35%、34.69%,若以扣非淨利潤12.36億元來算,同比增長幅度達56.38%。

歐菲科技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單攝模組出貨量逾4億個,僅此一項便已經超過2017年全年;同時雙攝模組前三季度出貨量亦超過1億個,三攝模組更是今年的新品。從三攝市場滲透情況來看,2019年僅華為一個品牌便會有約5000萬部三攝手機出貨,安卓手機整體的三攝滲透率將超過10%,市場可拓展空間十分廣闊。

協同創新將成新玩法

2018年,國內手機市場份額進一步向頭部企業集中,供應鏈層面也呈現出這一趨勢。對於終端廠而言,這意味著可以選擇的供應商將越來越少,頂尖供應鏈企業的產能爭奪也將直接影響到自身的產品節奏。

部分終端廠商在2018年與供應鏈企業采取了深度合作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終端廠直接介入上遊企業的研發周期,通過資金、人力、市場等各個層面對上遊企業進行支持,從而在新技術正式商用後獲得一定時間的獨佔期,進而提高自己產品的競爭力。

屏下指紋供應商匯頂科技(603160.SH)與OPPO的糾葛便是今年最為顯著的一個案例。在屏下指紋技術還處於實驗室階段時,vivo便已經通過資金、人力等方式與匯頂科技采取了深度合作,並於第一時間得到了匯頂科技的供貨支持。

在此背景下,匯頂科技在今年6月因無法按時向OPPO供貨遭對方拉黑,最終匯頂科技與OPPO握手言和,但OPPO卻在產品力層面上遭遇了一定的損失。

前文提到的藍思科技亦是如此。今年上半年手機行業新增雙面玻璃需求,然而藍思科技相關產線的產能及良率卻必須要經過一個爬坡期,部分終端廠商為了第一時間獲得充足的供貨,在研發層面對藍思科技給予了極大的支持。

藍思科技半年報顯示,終端廠商直接向公司提供了8.31億元的研發補助。這一高額的非經常性損益甚至直接填平了藍思科技的虧損缺口。藍思科技當時曾向媒體回應稱:“各個主要客戶以價格補償及研發補貼的形式支持公司對新產品、新工藝、新設備等研製、打樣、開發支出。這種研發模式會慢慢被其他各個品牌客戶接受。後續隨著一些研發項目的推進,如果客戶還保持此類的計價模式,藍思科技還將獲得類似的客戶補助。”

近日vivo執行副總裁胡柏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提到,手機終端廠與供應鏈企業的聯合創新是目前行業內一種普遍的創新體系,終端廠在這種模式下可以不斷發掘消費者的產品需求,從而不斷地跟供應鏈提前溝通,讓上遊企業實驗室裡的技術能夠實現量產,促進行業的前行。

另一家終端廠商OPPO似乎也有這樣的計劃。今年11月,OPPO中國大陸事業部總裁沈義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2019年OPPO將在研發領域投入40億元,並且對於好的項目將不會設定上限;但短短幾天后,OPPO掌門人陳明永也公開表態,將2019年的研發投入直接提高到100億元,並在未來逐年加大投入。OPPO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研發投入從40億元擴大到100億元,這意味著相應的研發事宜將不再局限在OPPO內部,在上遊供應鏈研發層面,OPPO很可能會采取進一步的動作。

行業觀察人士也認為,上下遊聯合創新模式的普及將會使傳統的貨架式採購慢慢淡出舞台,同時各廠商的訂製化需求也將進一步加深;未來終端廠商間的競爭將不再局限於消費市場,而上遊供應鏈之間的爭奪也將更加激烈。

記者觀察

2018年,手機市場持續下滑的冷風刮到了上遊供應鏈,諸多明星企業如富士康、伯恩光學等均宣布了裁員計劃;尤其是在5G將到未到之際,行業的寒冬尤為冰冷。

但儘管如此,國內一線手機廠商之間並沒有因行情變差打起“默契球”,相反,2018年各主流廠商紛紛拿出了一批又一批令消費者驚豔的產品,個別廠商已經開始在手機領域獨樹一幟,而其他友商也開始在嘗試“擺脫”蘋果,意圖有所作為。從去年年底的18︰9全面屏到今年年底的滑蓋方案,手機外觀在短短一年內出現了6種以上的形態,2018年可以說是國內手機廠商最具創新力的一年。

終端廠商爭奇鬥豔的背後,歷經充分市場競爭的供應鏈企業亦開始逐步從幕後走向台前。記者了解到,歐菲科技全球市場佔有率兩年間便翻了一番;匯頂科技則在螢幕指紋時代獨領風騷,老牌巨頭瑞典FPC在指紋識別市場上更是被匯頂科技步步緊逼;藍思科技、長盈精密等製造型企業亦進一步打入了國際巨頭的供應鏈體系;ODM廠商聞泰科技則斥巨資拿下安世半導體,意圖在5G時代有更大的作為;京東方OLED螢幕在華為Mate20Pro系列上正式商用,其口碑更是遠遠蓋過了韓國的LG電子。

不過,在這場寒流中,上遊供應鏈企業亦經歷了一輪洗牌。由於手機出貨總量減少,導致上遊訂單量出現下滑,中小型企業在中低端領域上大打價格戰;而行業龍頭出於對市場份額的顧忌,也開始加入了這場價格戰棋局;大廠利潤下滑、小廠關門回家成為了今年供應鏈的常態。

5G成為了寒冬中終端廠與供應鏈翹首以盼的曙光,然而從初步試行到正式商用,5G的成熟還需數年時間。這也意味著2018年的行業寒冬才僅僅是一個開始,未來兩三年,終端廠與供應鏈所承受的市場壓力還將進一步加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