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探索耳機的內部世界,這次我們來聊一聊“圈鐵”

耳機自1924年誕生以來,已經陪伴我們走過了將近百年的時光。可惜我們仍對它一知半解,就比如近些年被炒得特別火熱的圈鐵耳機。當無數廠商紛紛推出自家的圈鐵耳機產品時,一下子讓不少對耳機不了解的小白用戶產生了好奇和疑問,圈鐵耳機究竟是個什麽東西?它有什麽特別之處嗎?

所謂的“圈鐵”,其實指的是耳機內部採用了“動圈+動鐵”的發聲單元結構。如果看到這裡依然很懵逼的話,那麽需要先補一補有關耳機發聲單元的知識了。眾所周知,聲音是通過振動的方式從而達到聲音的產生,而我們之所以能聽到耳機內所發出優美的音樂,正是通過內部的發聲單元振動而獲得。

拋開市面上一些較為冷門的發聲單元(例如平板、靜電),目前市面上主流便攜式耳塞主要採用“動鐵”和“動圈”這兩種不同類型的發聲單元。為了能更好地理解“圈鐵”,我們先簡單了解下這兩種發聲單元的區別。

首先是動圈單元,它是通過單元內的永磁場中的線圈與振膜連接,線圈在電流的驅動下帶動振膜運動從而產生聲音。動圈單元是耳機發展歷史當中被廣泛運用的發聲單元,因此可以說它擁有跟耳機同樣悠久的歷史。動圈式耳機的聲音特點非常鮮明,例如澎湃有力的低頻質量,溫潤細膩的人聲,寬鬆自然的聲音底蘊等等,所以至今仍然有許多發燒友是動圈式耳機的忠實擁護者。

從街邊地攤的十元耳塞再到售價萬元不等的高端旗艦,動圈式耳機上下限之間的差距可以說是非常巨大,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買得起價格昂貴的旗艦耳塞。中低端的動圈式耳塞的普遍存在的弱勢在於解析力水準一般,高頻部分的表現不夠亮眼等。

緊接著是動鐵單元,早期的動鐵單元主要是用於製作助聽器,但後來人們發現動鐵單元擁有體積小、失真低、易驅動等諸多特性。這使得動鐵的製作廠商們發現了商機,相繼推出專門用於耳機的動鐵單元型號。

動鐵單元的工作原理與動圈單元不同,音圈是繞在一個位於永磁場的中央被稱為“平衡銜鐵”的精密鐵片上,這塊鐵片在磁力的作用下帶動振膜發聲。而動鐵單元相對於動圈單元在高頻的表現上更加出色,解析力方面的優勢更是不在話下,以至於經常被用來製作監聽耳機,或者是演唱會上歌手佩戴的耳返設備。

不過,動鐵耳機所擁有的缺點也是非常明顯的,例如低頻經常被人詬病“敲鐵皮”,乾冷的人聲聽起來感情不夠,頻響範圍不如動圈等等。雖然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堆單元數量”的方式來解決,但這樣使得本身普遍比動圈式耳機昂貴的價格,變得讓普通消費者更加難以接受。

從上述動圈和動鐵的講解中,你會發現動鐵和動圈的優點與缺點可以說是互補的,因此就有人想到如果將動圈的中低頻去搭配動鐵的高頻,那豈不是就可以得到一個近乎完美的耳塞了嗎?這也正是“圈鐵”誕生的初衷,只可惜現實並沒有想象中這麽簡單。

由於動鐵與動圈的工作原理不同,導致兩者在聲音風格上有非常大的差異。早期的圈鐵式耳塞就被人評價聲音聽起來不自然(例如UE曾經推出的SuperFi 5 EB),其實就是兩種發聲單元沒有很好地銜接起來,聽感上有種被分割的感覺。

不少廠商鼓起勇氣去挑戰圈鐵式耳機,但市場的反應結果都始終不理想,直到AKG K3003的出現打破了市場久違的沉寂。當時旗艦耳塞的售價頂多只有3,4000左右,但AKG決定給當時的這款旗艦耳塞定價達到誇張的萬元以上,可即便如此也依然不影響它在市場熱銷的情況。

AKG K3003採用了“一圈兩鐵”的配置,相比之前其他廠商所推出的圈鐵式耳機在銜接問題的處理上要好上不少,並且聲音風格非常有特點,即便是現在也依然有人想要將這款經典之作收入囊中。更為重要的是,AKG K3003的成功為後來國內的圈鐵式耳塞產品奠定了基礎,也可以說它開啟了圈鐵式耳塞的新時代。

在AKG K3003的成功之後,國產的圈鐵式耳塞出現了井噴式的爆發,其中不乏許多優秀的作品,例如山靈近期推出的“圈鐵旗艦”——山靈ME500。

山靈ME500採用跟AKG K3003同樣的“一圈兩鐵”配置,動圈部分是能提供磁感應強度超過1T的雙磁路雙腔體動圈單元,動鐵部分則是著名的動鐵大廠“樓氏”推出的雙單元動鐵TWFK-30017。除此以外,腔體選用高密度黃銅以獲得更好的質感以及出色穩定的音頻表現,再結合其1598元的售價可以說性價比是非常高的。

面對圈鐵式耳塞常見的銜接問題,山靈ME500在三頻的銜接上已經做到非常優秀的水準,幾乎感受不到任何聲音上的“分割”。另外,其鏗鏘有力的低頻,溫潤耐聽的中頻人聲以及延展順滑的高頻表現,使得你非常容易地沉浸在它所發出的美妙旋律中。對於沒有體驗過圈鐵式耳塞聲音的用戶,山靈ME500絕對是值得一試的好選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