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早搏」是什麼病?需要使用藥物嗎?別緊張,不要過度治療

最近各大醫院進入到體檢季節,每天門診接待著不同部門的體檢大軍,好多人都拿著體檢心電圖來顧問 喵醫生,「早搏是什麼樣的心臟病?應該如何治療?」

一、首先為您講兩個故事。

1、喵醫生就是個「早搏病人」,每當值夜班後,心臟就像踹了隻兔子一樣,感覺撲通撲通地就要從嗓子眼跳出來,不過喵醫生沒有服用任何藥物,只是抓緊回家睡覺。

2、一名35歲的女士,經常出現心慌、胸悶,進行了各種心臟相關檢查,沒有發現心臟疾病,只是24小時動態心電監測中發現3000個早搏,此後不舒服的感覺越來越重,服用了多種治療早搏的藥物,效果不明顯,此次來門診要求使用「先進的射頻消融技術」一定要把早搏去掉。

二、簡要介紹心臟的工作原理。

1、心臟就像汽車的發動機一樣,通過心臟規律的收縮,輸送血液到全身各個器官和組織,維持身體正常活動。

2、同時心臟本身也是精密的機器,心臟的右上方位置,有一個稱做「司令部」,發出指令後,其它的心肌細胞會統一收縮,目的是確保心臟收縮時發揮最大作用,做功最多。

3、這個司令部醫學上稱為「竇房結」,它是由一些特殊的心肌細胞組成,以電信號的形式發出指令。

4、表現在心電圖上稱為「竇性心律」,所以健康人的心電圖描述「竇性心律,正常範圍」。通常竇性心律是規律和勻齊的。

三、早搏是什麼?如何產生的?

早搏又稱為過早搏動,是由心臟司令部(竇房結)之外的其它心肌細胞,發出額外的電信號,此時其它心肌細胞無法區分電信號的來源,接受電信號指令後,發出一次額外的心肌收縮。

四、早搏是如何診斷出來的?

心電圖或者24小時動態心電(Hoter)檢查,是發現和診斷早搏的最常見方法。

五、早搏有什麼癥狀嗎?

1、 早搏可以沒有任何癥狀,或者感到心跳、或者類似於電梯快速升降感覺,或者胸悶等心臟不適。

2、 成年人有癥狀者很多,癥狀可能與早搏有關,也可能與焦慮、緊張情緒有關。

六、關於「早搏」您需要知道的知識有哪些?如何選擇藥物,請對號入座!

1、 正常心臟可以出現早搏,心臟病的患者也可出現早搏。早搏不是獨立的疾病。

2、 年紀越大,出現早搏的幾率越大。

3、 如果沒有癥狀,只是體檢時發現、沒有心臟病的早搏,不需要藥物治療。

4、 如果心臟不適癥狀明顯,可以使用B受體阻滯劑類藥物和減輕緊張和焦慮情緒的藥物治療。

3、有心臟病的早搏,應該病因治療,也就是首先治療心臟基礎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心衰等。

4、科學研究表明,已經發生心梗的病人,使用治療早搏藥物(抗心律失常藥物)越多、越複雜,發生猝死風險越大。

5、早搏需要具有嚴格適應症時,才可以考慮進行「射頻消融」治療。

七、日常生活中如何減少早搏的發生?

1、 少熬夜,保證夜間睡眠時間和品質。

2、 少喝興奮性飲料,如濃茶、濃咖啡。

3、 少飲酒。

4、 心態平和、與人為善,不焦慮、不抑鬱。

歡迎關注「心內科喵醫生」,分享健康知識,如有感興趣問題,請評論區留言探討。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