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牙結石,原來這麼恐怖啊!

前些天啊,朋友小C和大家吐槽了他的一次糟心經歷:早上吃完早餐後,正準備喝水,突然就發現了自己牙根的地方卡著一小塊硬硬的東西,挺難受的。好不容易想辦法把它搞出來後,一看,顏色灰灰的,脆脆的,輕輕戳一下就斷了。當時可是被嚇壞了,還以為是蛀牙,但結果拿起鏡子左看右看,也沒發現那顆牙齒有什麼不對勁。不過用舌頭去輕舔牙根的時候,總感覺刺刺的、空空的。

聽完小C的講述,簡單確認過一些小細節後,就能知道小C這情況肯定是牙結石在作祟。但隨之,小C立馬就問出了很多人都有的疑惑:為什麼我會長牙結石啊?我每天都有認真刷牙的!

針對牙結石的相關問題,我們要先來了解一下牙結石的具體形成過程:

一、由於唾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降低,促使無機鹽沉澱於牙齒表面上。

二、由於退化細胞的磷酸鹽酵素使有機磷水解產生磷沉澱於牙齒表面而形成。

三、由於細菌使唾液的酸鹼值升高而呈鹼性,造成唾液中的蛋白質分解,放出鈣鹽,沉澱於牙齒表面上而成。

綜合來說,牙結石的形成主要取決於兩個條件:

一是口腔的酸濃度;二是賴以存在的寄生體。一旦具備了這兩個條件,則不論怎樣刷牙都阻止不了牙結石的產生。即使今天把結石洗掉了,不到30天就又可以重新集結出新的牙石。

牙結石一旦鈣化,就等於在口腔中落地生了根。隨著時間的推移,牙結石對人體便會產生不小的危害。而具體的表現情況則取決於機體對牙石刺激反應性和修復能力。

因此,有的牙病患者表現為牙結石的壓迫,侵蝕致牙齦萎縮;而另一些牙病患者則表現為牙結石侵入到牙齦下,導致牙周組織遭到破壞而發生牙周炎,會出現牙齦出血、口臭、牙周溢膿、牙齒鬆動等癥狀。

對於牙結石,微信朋友圈曾瘋傳過一些自行在家就可以輕鬆去除的小偏方,比如用手摳牙結石。

這個方法可以說是非常的簡答粗暴了。具體操作就是:張開嘴,用手指甲摳牙結石,弄不了的,再用個小尖頭的工具輕輕放在牙齦裡面,然後使勁往上一撬,牙結石就摳下來了。

但是,這個方法其實是不科學的。因為軟垢狀態的牙結石用手指或許能摳下來,但是形成硬垢之後,不容易摳下來。而利用器具去摳,一不小心可能刺傷牙肉,亦或者摳的不規則,反讓剩下的牙結石外形變得更鋒利,帶來口腔二次損傷。

如果,想要徹底清除牙結石,最好的方法當然是洗牙。

刷牙並不能徹底清除牙結石,收效甚微。其實,它更多是預防牙結石形成,主要對牙軟垢(牙結石初期)起效,可以清除掉大部分。但前提條件是:刷牙方法必須正確(巴氏刷牙法),不然也是白搭。

對那些長的堅硬結實的牙結石,就必須靠機械外力——潔牙,才能清除。畢竟洗牙是通過高頻率震蕩傳導至特製工作尖,將能量集中在工作尖並釋放,對頑固堅硬的牙結石產生較大的衝擊力,並將其震碎,使其從附著的牙面脫落。同時,超聲震蕩產生的水霧將環繞在工作尖的周圍,將牙結石的碎屑沖洗殆盡。

一般來說,洗牙的頻率保持在一年一次即可。當然,容易長牙結石的則可半年洗牙一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