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女子被診斷為肺癌 和監獄裡服刑男友結婚

6月2日,四川省嘉陵監獄的服刑人員李某吃過早飯,沒有像往常一樣列隊走向勞動車間,而是等待管教民警帶他前往監獄的教育中心大樓。

鐵門外,相戀兩年的女友正在等待過安檢,手裡緊緊握著她和李某的戶口簿。當天,她與李某和另外21對新人一起,登記結婚,參加集體婚禮。據悉,這是嘉陵監獄自2009年後,第二次為服刑人員舉辦集體婚禮。

上午9點,嘉陵監獄教育中心大樓二樓一間騰出來的辦公室內,5名南充嘉陵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的工作人員,已布置好了場地,拍結婚照用的大紅幕布掛在牆上,22名從福建、吉林、成都等地趕來的新娘,穿著紅色的上衣,在會議室靜靜等待被叫到自己的名字。一旁的新郎,已換上家屬帶來的普通體恤衫或襯衣。他們或許都沒有想到,自己和另一半,將在這個特殊的地方步入婚姻的殿堂。

坐在大紅幕布前讓工作人員拍結婚登記照時,36歲的沈女士和男友李某突然抱頭哭了起來。5月中旬的一天,沈女士突然接到四川省嘉陵監獄民警打來的電話。當時,被確診為肺癌的她,正在成都一家醫院接受治療。

電話裡,民警問她,是否願意嫁給正在監獄服刑的李某。一直想與男友結婚的沈女士這次突然猶豫起來,“我可能活不到好久,我現在對他來說也是一種負擔,而且我們都是離過婚的人,如果我……他今後再結婚就是三婚了”。

猶豫了好一陣之後,沈女士託管教民警轉告李某,自己願意嫁給他。“如果結了婚,今後每個月至少可以去監獄看一下他了。” 沈女士是家裡的獨生子女,她一直沒有將自己將要結婚的消息告訴德陽鄉下的母親,她擔心母親不同意。直到結婚前三天,她才打電話給母親,讓母親陪她去嘉陵監獄,參加婚禮。

“她喜歡就好了,我不會不同意。”6月2日上午,在教育中心大樓等待女兒和女婿去辦理結婚登記的間隙,沈女士的母親一直紅腫著雙眼,她從未想過會在監獄裡來見證女兒的婚姻,一旁的女婿李某拉過她的手緊緊握住:“媽(嶽母),等我出來了一定會好好照顧你。”

2016年,沈女士和李某戀愛,1年後,李某因為搶奪罪獲刑1年半。因為非親屬關係,沈女士一直無權前往監獄會見男友。直到今年4月被確診為肺癌晚期之後,她打定主意一定要去見一面男友,她不確定自己能否等到男友出獄的那一天。4月下旬的一天,監獄方考慮到沈女士的特殊情況後,同意了她的請求。

這次見面,讓李某隱隱約約感覺到了什麽,他很清楚,按照規定,女友是無權來監獄探望他的。直到十多天后,一位朋友寫信告訴他,沈女士被確診為肺癌,可能時日不多。“我本來想出去後再跟她結婚的,但是……”在收到朋友的信件時,李某已錯過5月2日前向監獄遞交結婚申請的時間。但他還是決定試一試,將女友的情況告訴了管教民警,託管教民警聯繫女友幫他“求婚”。 李某說:“我現在就希望她在外面好好治療,千萬不要自己放棄,等我出去了就可以好好照顧她了。”

成都商報記者從嘉陵監獄方了解到,這22對新人裡,有11個家庭現有未成年子女,15個家庭老人需要照顧,辦理結婚登記將方便服刑人員的親屬來獄會見。據悉,參加當天集體婚禮的新人中,年齡最長的已60多歲,是早年離婚後經過兒女勸說又決定複婚,而在監獄服刑的22名新郎裡,包括幾名獲無期徒刑的服刑人員。

嘉陵監獄副監獄長唐斌說,集體婚禮是監獄落實治本安全觀的具體舉措,彰顯了監獄以人為本的教育改造工作理念。婚姻戀愛是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男方犯罪入獄,使原先的婚戀發生了改變,有的選擇了重新開始生活,有的選擇了繼續等候。而對於“高牆”之外的女方來說,或多或少存在身份不明、照顧家庭不便以及子女落戶上學難等諸多困難,同時更無法來獄會見、幫教,而這些困難也成為男方服刑人員力不能及的擔憂和牽掛,影響服刑人員的改造情緒,為促進服刑人員安心改造,最大可能減少他們的後顧之憂,監獄根據服刑人員的訴求和實際需要,舉行了此次集體婚禮。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王超

攝影記者 陶珂

編輯 潘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