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彥巨集:創業18年,始終保持警惕

記者 馬婧

中國改革開放這40年來,一直有一個很好的理念,叫做先行先試,這就是一個創新的理念。百度很幸運,趕上了一個好時期,順應了這種趨勢。

1999年國慶期間,李彥巨集應邀回國參加觀禮,這也改變了他日後的發展軌跡。國內經濟快速發展,創業熱情高漲都深深感染著李彥巨集,那年年底,他放棄了矽谷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的優厚待遇崗位,踏上了回國的班機。

讓他始料未及的是,百度成立不久後,就趕上了2001年國內互聯網泡沫破滅。當時,百度的商業模式是給其他互聯網公司提供技術,而那時互聯網公司需要的都是更低的價格,不太注重更好的技術。2001年秋天,李彥巨集選擇改變商業模式,重點發展百度的搜索業務,而不再只是去提供技術。

18年過去了,百度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但李彥巨集始終告訴公司員工“百度離破產永遠只有30天”,提醒自己一定要保持警惕,保持戰鬥力。

“中國改革開放這40年來,一直有一個很好的理念,叫做先行先試,這就是一個創新的理念。百度很幸運,趕上了一個好時期,順應了這種趨勢。”李彥巨集表示,這個時代成就了我們,我們都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

機會降臨時,要不失時機抓住

新京報:前不久你獲得改革先鋒稱號,有哪些感受?

李彥巨集:這不僅是對我個人的肯定,也是對百度的肯定,更是對所有堅持創新、貢獻產業的這一代創業者們的肯定。我們今天的成績,與改革開放的大環境和時代精神密不可分。這個時代成就了我們,我們都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國家和政府給予了我們充分的關注和支持,我們也有信心繼續去堅持做我們最擅長的事情。

現在人工智能這麽熱,很有可能意味著未來這幾年會迎來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高峰階段。對於我們這些從業者,其實都是很好的消息。所以我也非常憧憬未來,想知道靠自己的能力可以創造一個怎樣美好的未來,也期望百度在正確軌道上為人類服務,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步提升,為人民的生活幸福和國家的偉大複興做出更大貢獻。

新京報:當年回歸創業是基於什麽考慮?當時國內的創業環境如何?機遇在哪?

李彥巨集:在1999年的國慶,我應邀回來參加了一次國慶觀禮。那時候,國內的經濟快速發展、欣欣向榮,大家創業熱情也很高漲,每個人都想做事,大家都非常樂觀。但是國內當時的技術比較薄弱,尤其是搜索引擎技術領域還是一片空白。而這個技術我懂、我擅長、我喜歡,我覺得這在未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所以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回來做一個自己的創業項目。

1999年底,我回國開始創業。那時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於資訊的需求暴增,大家都希望能夠便利平等地獲取資訊,這也給百度的成功帶來了相當大的機會。

我一直相信隨著市場的不斷成長,就會不斷出現機會,而不斷變化的市場會不斷產生新的機會。其實我當年創業的那個時候也並不缺乏機遇。我覺得只要做有心人,做好了人生定位,尤其要了解自己喜歡做什麽、擅長做什麽,那麽一旦時機降臨,而你不失時機地抓住它,那個就是人生的機遇。

新京報:你認為和當年相比,現在的創業環境發生了哪些改變?

李彥巨集:在我回國的那個時候,正好趕上互聯網行業的興起,為我們這些創業者提供了一個很大的市場、一個很好的舞台。而今天則是人工智能浪潮的興起,現在各個產業都在積極擁抱人工智能,國家政策也在大力支持,這對創業者來說,也是一個大好時機。可以說無論是從前,還是現在,我們都踩在時代的節點上。

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未來我們將會迎來新的挑戰。這些挑戰是與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都完全不一樣的。以前企業的創新是靠自身的技術創新和發展,而在人工智能時代,我們需要的是開放、是合作。我們還有很多機會。雖然有一些挑戰,但是我覺得機會更是主流。

新京報:如果讓你給現在回國創業的海歸人才幾點建議,你最想說什麽?

李彥巨集:在我看來,機會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平等的,就看自己能不能當機會來臨時緊抓不放。這個過程中重要的是相信自己,找到自己擅長的、喜歡的、最適合的。創業路上的那些坎坷、艱難,是難以避免的,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是很容易放棄的。大多數人失敗了,都是因為自己沒有堅持下來,最後失敗了。

現在有很多的年輕人立志創業,我覺得他們有勇氣,有激情,這非常好。但同時也希望給他們以提示:任何的創新、創業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要經歷挫折和磨練。只要能夠做到“認準了,就去做,不跟風,不動搖”,相信未來,他們一定會取得成功。

保持警惕,保持戰鬥力,才能生存

新京報:作為改革開放40年歷史的見證者,你怎麽看待過去這40年?在這期間,百度抓住了哪些機遇?

李彥巨集:中國改革開放這40年來,一直有一個很好的理念,叫做先行先試,這就是一個創新的理念。百度很幸運,趕上了一個好時期,順應了這種趨勢,並在中國互聯網剛剛開始起步的時候,就成立了這樣一個創業的團隊。

同時中國又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有13億的人口,而每年國家經濟高速成長也給我們提供了足夠的機會和廣闊的平台,可以讓我們快速試錯,找到自身發展方向。我們在此基礎上有機會進行創新,就成功發展起來了。

新京報:百度已經走過了第18個年頭,遇到過哪些谷底期,分別是如何度過的?

李彥巨集:其實百度在創業起步階段就遭遇過谷底。2000年百度成立,2001年國內互聯網泡沫破滅,市場非常不景氣。那時候的環境是無論百度在技術上怎麽努力都不會被認可。百度當時的商業模式是給其他互聯網公司提供技術,而那時互聯網公司需要的都是更低的價格,不太注重更好的技術。所以在2001年秋天的時候,我們開始改變商業模式,重點發展百度的搜索業務,而不再只是去提供技術。

之後移動互聯網剛剛到來的時候,我們也感受到了一些衝擊,覺得有點腳跟不穩,當時百度上下也都下了很大的決心。我始終告訴我的員工“百度離破產永遠只有30天”,我們始終提醒自己一定要保持警惕,保持戰鬥力,才能夠在市場上生存下來。

隨著AI時代的到來,越是重視並擅長技術的公司,就越有可能獲得更多的機會。百度就是一家有著技術基因的科技公司,於是我們有了新的機遇去在AI領域謀求更長遠的發展,但是這種始終保持警惕、追求創新的態度還是和以前一樣的,因為時代發展的速度這麽快,對任何企業來說,不創新就意味著後退。

AI時代消滅“智能鴻溝”

新京報:在資訊不對稱的時代百度有很大的價值,你認為在現在這個階段,百度最大的價值是什麽?

李彥巨集:二十年前,當互聯網剛剛興起的時候,有一個詞叫做“數字鴻溝”,講的是那些有條件上網、接觸得到互聯網的人,和那些沒有條件上網、接觸不到互聯網的人之間的差距。百度成立十八年來一直致力於去填平這樣的鴻溝,所以我們過去一直說,要讓人們最平等、便捷地獲取資訊。

“到今天,平等、便捷獲取資訊”的理想已經基本實現,但是擺在AI時代面前新的“智能鴻溝”又在重新拉大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因此在AI時代,消滅“智能鴻溝”成了我們新的任務。

AI時代主要是由數據、算法和算力在不斷推動的。我們希望通過數據、算力和算法的不斷替代和不斷開放來填平這樣的鴻溝,讓每一個開發者能夠接觸到全球最先進的AI技術,讓每一個公司、每一個企業都能夠很方便地使用這些最先進的AI能力。

新京報:有觀點認為中國的互聯網公司更多的是商業模式創新,而非技術創新。你如何看待這一問題,未來技術創新型的公司會越來越多嗎?

李彥巨集:最近這五六來年是互聯網的第二幕,也就是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感受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和PC互聯網時代的不同。在這個時代也誕生出了一些新的公司,也有一些新的商業模式出來。但是移動互聯網這一幕的時間其實比很多人想象的都要短,只有這幾年的時間,未來我們大家再去看,靠移動互聯網再誕生新的商業模式和再去催生創新型互聯網公司的可能性,其實是越來越小了。

那麽在未來,在什麽領域還會誕生大型的公司、創新型的公司、高速成長的公司呢?其實就是人工智能,而且我認為互聯網的下一幕就是人工智能的時代。而在人工智能時代,技術的重要性就會越來越顯現出來了。

很長一段時間來,不論是PC互聯網還是移動互聯網,企業主要的關注點還是在軟體層面。但是在AI時代,企業必須更多地去關注軟體和硬體的結合,從中尋找新的創新機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