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何國際電影節鍾愛現實題材?聚焦人性和道德是普世話題

皮卡丘靠賣萌賺了900億,自上映開始就就一直穩坐單日票房冠軍的《大偵探皮卡丘》,其背後也離不開皮卡丘的“萌”形象的加持,想知道“萌經濟”為何如此受歡迎嗎?關注微信公眾號“文化產業新聞”回復“皮卡丘”來了解能賺錢的萌經濟吧!

作者:黃亞晶

坎城金棕櫚獎即將揭曉,我國現實向影片《南方車站的聚會》首映驚豔坎城,成為本屆金棕櫚大熱門。根據以往獲獎作品來看,人性和道德是其一貫評判標準,那試問,是否《南方車站的聚會》口碑頗佳也是因為聚焦於人性和道德話題?而坎城、柏林等國際電影節又為何會鍾情於沉重話題?

刁亦男新作驚豔坎城

我國影片《南方車站的聚會》首映驚豔坎城,評分排名第二,更是收獲了觀眾長達4分鐘的掌聲和外媒的一致好評,而這也使得它有望成為本屆最大金棕櫚黑馬。

坎城電影節倍受矚目的除了眾明星的紅毯造型外,就當屬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金棕櫚獎了,金棕櫚大獎即將揭曉,而近日入圍第72屆法國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影片也錄續在坎城首映,其中我國唯一入圍主競賽單元的影片《南方車站的聚會》口碑橫掃坎城電影節,官方評分排名第二,成為本屆金棕櫚獎大熱門。

(《南方車站的聚會》評分2.8,排名第二)

《南方車站的聚會》是刁亦男繼《白日焰火》後又一潛心力作,該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名小偷在絕望的逃亡路上自我救贖和懺悔的故事。《南方車站的聚會》沒有當紅流量小生,也沒有特別華麗的視覺特效,它有的只是胡歌、廖凡、桂綸鎂等一眾老戲骨的傾情演繹,以及刁亦男導演對中國故事的敘說和對中國現實的理解。

《南方車站的聚會》是本屆唯一入圍主競賽單元的華語作品,自然而然它也被寄予了很高的期待。當然,該影片也不負眾望,它在視聽語言各個方面都給人以強烈震撼和沉醉。黑色元素、特有的方言和強烈的光影色調對比將中國黑暗的社會現實體現的淋漓盡致,這在向全世界人民訴說中國故事的同時,也激起了外媒和評委人的強烈共鳴,觀眾們給予影片與主創長達4分鐘的掌聲,掀起了此次坎城國際電影節的一個小高潮。

此次《南方車站的聚會》角逐坎城金棕櫚大獎,不僅是一個導演的突破和創新,也是中國電影的進步和提升,更是為中國故事和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了風向標。

國際影節對底層社會青睞有加

縱觀歷年坎城、柏林和威尼斯三大國際電影節獲獎作品,可以發現,這些國際電影節更加青睞於那些借助底層社會小人物的命運沉浮來體現人性和道德的影片,《南方車站的聚會》成為金棕櫚大熱門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獲得第71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的是日本影片《小偷家族》,該影片講述一個家庭靠犯罪來維持家計的故事,借助犯罪元素來撕碎短暫的表層親情面紗,通過愛與殘酷現實的博弈將家庭的式微與毀朽、個體的成長與群體的分崩離析赤裸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同時這也深刻的暴露出社會的失敗之處以及人性的不足。

影片《羅馬》也有異曲同工之處,該影片在 2018年獲得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它以一個女傭為切入點,講述了女傭和雇主家的女主人兩人分別被各自的情人/丈夫拋棄,在惶惶之中重新振作起來的故事。本片導演用黑白鏡頭和平淡細膩的手法,用一個底層階級女傭的眼睛來觀察整個社會,展現了時代的動蕩和人生的悲歡。

柏林國際電影節也青睞此類作品,如獲得2019年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的影片《同義詞》,該影片最大的成功之處便是將故事交給觀眾來解讀,它通過描述一個以色列男人為了融入法國生活放棄母語,而硬啃法語字典,來試圖在法國的語言文化中逃避過去的創傷,改變自己的身份。從小的方面看,它反映了一個人的身份焦慮,但上升到家國層面,它則將矛頭直指難民問題以及亞洲文化與歐洲價值觀的衝撞上。

此外,通過觀察在國際電影節獲獎的華語電影來看,可以發現,無論是張藝謀的《紅高粱》《一個都不能少》還是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抑或是李安、王家衛、侯孝賢導演的作品,均將筆觸聚焦在小人物上,通過一個小人物的命運沉浮進而來反映整個人性道德和家國情懷。

為何國際電影節更加鍾愛剖析人性和道德?

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作品不乏喜劇和溫情作品,但更多的還是深沉和暗黑的影片。那麽試問,為何國際電影節更加青睞將人性傷口和道德缺口赤裸裸的呈現在觀眾面前,而不願意以一種歡樂的色調去描述生活和歌頌社會呢?

悲情色調更能激起人們的情感共鳴。無論是在文藝作品裡還是現實人生中,傷痛時刻遠遠多於快樂,而快樂相比之下,又是轉瞬即逝的,唯有悲慘的人生和命運能帶給人們更多的遺憾和震撼,更能激起人們的眼淚和情感的共鳴。

如我國的《霸王別姬》,這部影片將鏡頭聚焦在同性問題上,它以一種灰暗和悲傷的色調講述了主角的悲慘的命運,同時也凸顯了當時社會的冷漠無情,這讓生活在當今這個開放社會的觀眾更能體會到主角的心酸,從而引起強烈的情感共振。

小人物的命運沉浮是一個時代深刻的寫照。一個社會的動蕩和巨變,往往在底層小人物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在和平年代,他們是與繁華都市格格不入的一群,在動蕩年代,他們又是最先受到波及和被犧牲的一群。相比起描繪精英階層和上流社會的精致生活,底層小人物的故事更具真實性,更能反映當下社會存在的問題。如《小偷家族》就通過講述一個普通家庭的犯罪故事,將家庭、個人、團體和社會的諸多問題都暴露在眾人面前。

人性和道德沒有國度之分,沒有種族之別。雖然國家與國家之間存在一定的文化差異,但人性和道德問題卻是全世界人民共同關注的話題。自古以來,人性和道德就是諸多文藝作品的訴諸對象,進一步講,它也是諸多社會問題存在的根源,因此表現人性和道德的影片自然也能突破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差異,從而被全世界人民所共賞。

近年來,我國影片摘得國際電影節大獎的數量逐漸增多的情況就足以證明,如賈樟柯的《三峽好人》,也許很多人看不懂他的故事,看不懂他的美學風格,但我們一定能讀懂他鏡頭中平凡人們努力向上爬的奮鬥人生,一定能從這些小人物的生活中發現自己的影子。

結語

坎城、柏林等國際電影節的評判標準是否確實是以人性和道德為標準我們無法知曉,但值得肯定的是要想讓中國故事更遠的走向國際社會,能引起全世界人民更強烈的情感共鳴,就要深深的扎根現實,扎根人民!

資料來源:豆瓣影評、華西都市報。

推廣:陳梅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