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泰國沉船負責人稱未收到預警,遇難者女人兒童較多,沒配備救生衣

在水底,這個經驗豐富的救援者感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和以往不同,這一次人很多,他們散落在船的周圍,以一種平躺的姿勢沉底。能看出來,有很多女人和孩子,他們都沒有穿救生衣。

文 | 羅芊

編輯 | 楚明

7月的普吉島,很多東西發生變化了。

機場的人最先感受到這種變化,辦落地簽的中國人好像沒有以前那麽開心了,很多帶著攝影機的人趕來,還有一些人被攙扶著趕來,一些穿著統一工作服的人過來時托運了很重的大型儀器。

瓦齊拉醫院也跟往常不一樣。一樓大廳從來沒有來過這麽多人,座位都坐滿了,站著的人也是一群一群的,越擠越多。醫護人員帶著善意的笑挪過來,指一指後院,試圖分散一下人流。

碼頭也變了,搭了帳篷,掛著工作牌的人神情焦急,電話一直不停;有官員匆匆而來,匆匆而去,皺著眉,嘴巴一張開,手勢舉起來,幾十個快門聲一同響起。

這裡是普吉島,泰國境內最大的島嶼。3天前,這裡發生了遊輪傾覆事故,兩艘遊輪在風暴中傾覆,截止目前,41名中國遊客在此離世,還有14人失蹤,至今下落未明。

遇難者都來自“鳳凰號”郵輪。

1

“本來是不來的”,這是和遇難者家屬聊天總是出現的一句話。

來這個東南亞國家旅遊實在是太方便了,既是出國遊,又不用提前準備太多東西,帶著護照,帶一張銀行卡,就可以享受藍天白雲、海鮮水果和陽光沙灘。因為便利和悠閑,這裡是許多中國人出國旅行的第一站,許多家庭遊的首選。

誰也沒想到,這一次會出這麽大的事。

7月5日清晨7點半,“鳳凰號”郵輪出發前,天空晴朗,安達曼海域湛藍,像一塊起伏的藍寶石,遊客興奮地拍照發朋友圈,“登島,征服皇帝島”。

這艘船載了近100名中國遊客出海遊玩,他們來自江蘇、浙江、廣東、遼寧、河南等地,之前並不認識,大多是自由行,通過不同的平台報名,以“拚盤”的形式坐在了一艘船上。

在很多人的敘述中,直到下午4點返航之前,旅程都是美好的——行程不緊不慢,玩了大皇帝島、小皇帝島兩座海島,一家家人其樂融融在島上午餐,小孩子跑來跑去。

4點鍾左右,返程開始。走了10來分鐘,天忽然就變黑了,半個小時之後,風來了,船變得越來越晃,回程的路隻走了一半。

浪越來越急,人像鍾擺一樣晃動,船員也急了,開始試圖分發救生衣,船太晃了,救生衣只能靠扔,“就跟發錢一樣,誰搶到就是誰的,搶得到就搶,搶不到就不穿”。

剛穿上,有人大喊了一聲,“全部出來”,慌亂的逃學生開始,尖叫聲、人的撞擊聲、呼呼的風聲參雜在一起。

船翹起來了,不一會兒,便沉了下去。

數據顯示,失事的“鳳凰號”所在位置,處於整個風暴的中心。普吉府府尹諾拉帕說,事故海域海浪高達5米。

這個名叫“Freak”的風暴擊碎了幾十個中國家庭。一位57歲男士失去了妻子、女兒、女婿和18個月大的小外孫女,他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麽辦,抱著家人的衣服坐在醫院門口哭。

在普吉島瓦齊拉醫院的家屬區,有一對父女,女兒低聲啜泣,父親眼睛紅紅的,強忍住不哭,拍了拍女兒的肩膀,他們家9個人出來,只剩下兩個。那名女士說,“我老公是國家一級游泳運動員,他肯定是去救孩子了,不然不會出事”。

2

出事後,泰國普吉善堂蓬萊十逍閣的Arpichet yim oon聽到消息後第一時間趕到了碼頭。

他是可以深潛30米的專業潛水員,做義工10年,參與過幾十次救援行動。那天晚上,他只知道船出事了,但沒想到是這麽大的事故。

當天夜裡,風大浪急,海裡能見度低,船隻停泊不穩,主要由泰國海軍、海警在現場救援,民間救援團隊集中在岸邊接送傷員。

消息擴散得很快,當天夜裡,泰國各地都開始響應,許多中國人都來做志願者,有中國留學生連夜從曼谷飛來普吉島。

第二天清晨3點,隻睡了3個小時的Arpichet和救援隊出海了。

那天,水裡的溫度為20度左右,能見度不高,沉船的位置在水下42米。救援以10人為一個小組,最資深的潛水員帶著繩索布線,後面的人沿著繩子下潛,每隔10米停留一個人,多組同時救援。

Arpichet的位置是水下25-30米,海水有些渾濁,但依然能看到船只和遺體。船只是側翻的,斜著插在海底。在水底,這個經驗豐富的救援者感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和以往不同,這一次人很多,他們散落在船的周圍,以一種平躺的姿勢沉底。能看出來,有很多女人和孩子,他們都沒有穿救生衣。

下水第一天,Arpichet救了一個小孩,七八歲的樣子,遺體沒有開始腫脹,能清晰地看到孩子的表情一臉驚恐。他抱著孩子,扣著他的手向上遊。

在軍艦上回憶起這個場景時,Arpichet停頓了一下,他低著頭說,“又一個生命在我眼前逝去了,那種感覺真的太難受了”。

經過一天一夜的打撈,船體外的遺體基本都運上水面,第二天是更加艱難的船體內部打撈。經過兩夜的浸泡,遺體開始有些腫脹,他們飄起來貼在船的天花板上,潛水員們需要把他們抱下來,一點一點繞過障礙物,帶出“鳳凰號”。

7月7日那天,救援人員把船體內部的遺體都運上來了,有一具遺體被壓在了船底,暫時無法實施救援。

7月8日白天,遇難第三天,軍方的直升機盤旋在事故發生地周圍,Arpichet說,遺體會慢慢腫脹,開始浮出水面,直升機用以尋找漂浮在水面上的遺體。

“那些找不到的人,還有生還的可能嗎?”

“專業角度看,遇難者應該沒有生還可能了,我們找不到他,可能是被海底的暗流衝走了。”

這個泰國男人3天裡每天隻睡3個小時,今天早上,在軍艦從碼頭駛向事故發生地時接受了我的採訪,軍艦停下來,他要繼續戰鬥了,離開前,他說,“我不知道可以說什麽安慰的話,但是我真的盡力了”。

3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據泰國旅遊警察局的通報,事發前,泰國旅遊部門曾多次通知泰國各大旅行社注意出海安全。7月4日至6日泰國天氣廳發布天氣預警。

記者了解到,泰國天氣廳的確發布了預警,但檔案上寫的是“小船不適合出海”。一位普吉島當地旅行社工作人員說,通常,如果是風暴很嚴重,會收到“禁止一切出海活動”的預警,並且每一家擁有船隻的公司辦公室都會收到紙質檔案通知,一年大約一兩次,而這次並沒有收到這種通知。

涉事遊船“鳳凰號”所屬公司是TC DIVING,公司負責人張某和其妻對《梨影片》說,他們沒有收到預警,“當天不光我們的船,基本上碼頭有客人的船都出海了”。

“這邊雨季有小風小浪很正常,但如果有大風大浪的話,他們也會通知不讓出海,我們也不出海了。因為我們也怕擔風險,這麽大的風險,這麽大的責任。”張某說,碼頭那邊掛的是綠旗,綠旗就是可以出海,“關鍵那天所有的船,連快艇都出來了”。

他們的出海模式是,只要接到客人,而海事局沒有通知不能出海,他們就會出海。

據多位幸存者講述,登船後,船員並沒有為大家講解安全須知,沒有講述遇到緊急情況如何逃學生,在船上也沒有讓大家穿救生衣。而同一時間,載有35名遊客的“塞利尼佳號”發生了傾覆,但這艘船上的落難者都身穿救生衣,提前跳海,後來全部獲救。

沉船事件發生後第三天,查龍碼頭海風依舊,天空是一汪靜謐的藍,大團大團的雲朵在天邊肆意排開,棉花糖般柔軟。碼頭上,五六個旅遊團在等待出海,隊伍中大部分都是中國人,有老人,還有孩子。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

侵權必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