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外星文明發來信號,人類該如何回應?

《流浪地球》以其“帶著家園流浪”的中式浪漫征服了讀者。同為科幻小說,今天這篇劉洋所著的《火星孤兒》卻與之不同。

它講述的是一個關於高考的故事,但這是一場極為特殊的高考,一場意義重大的高考,一場決定人類和外星文明命運的高考。

這不禁讓人想起劉慈欣的作品《鄉村教師》,它們都是從最平凡的角度展開,進而上升到宇宙尺度的奇觀。

作者| 劉洋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8年12月

序:一場宇宙意義的高考

文 | 嚴鋒

中國科幻文學正在步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入到科幻創作中來,題材和手法都在快速更新,想象的邊疆也在不斷拓寬。劉洋的《火星孤兒》就是這股生機勃勃的潮流中一朵引人注目的浪花。

作者一開始就抓住了我們中國人最敏感的神經:高考。未來的高考會是怎樣的形態?未來的考生會如何備考?有哪些技術手段能讓人考得更好?小說描繪了一所名叫“近騰”的全封閉學校,那裡號稱有最科學的管理方法、最好的學習氛圍,還有全國最優秀的教學名師,其實施行的是監獄式的管理,用電擊、水浸、感官剝奪來提升學生的成績。如果你剛從高考的搏殺中走出,看到這些描寫,一定會眼睛一亮,或者一黑。作者對備考的過程、氣氛、考生的心理都把握得細膩生動,對未來的助考技術也描寫得栩栩如真,令人不寒而栗。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以為這是一部借科幻的外殼,批判分數掛帥,對現有應試體制進行反思的作品,其中還包含了對未來技術與人文教育結合的警惕。然後,學生們對沉悶的校園氛圍日益不滿,想方設法突破封鎖,追求個性自由,這又像是一個“飛越瘋人院”的故事。然而,這些都僅僅是作品的一個層面,或者說是通往真正大戲的一個前奏。後面的發展,完全可以用峰回路轉來形容,非常出人意外。關鍵的情節就不劇透了,這麽說吧,這確實是一個關於高考的故事,但這是一場極為特殊的高考,一場意義重大的高考,一場決定人類和外星文明命運的高考。

這不禁讓人想起劉慈欣的科幻名作《鄉村教師》,也是從教育入手:一個極度貧困的山區的鄉村教師到了肝癌的最後時刻,他用生命的最後一點余暉,給小學生們上了最後一課。然後,鏡頭一轉,這位卑微的鄉村教師的最後一點可悲努力,被作者融入了一個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極為壯闊的太空史詩。而這個教師的生命價值,也達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火星孤兒》和《鄉村教師》都是從最平凡的角度展開,進而上升到宇宙尺度的奇觀,如此巨大的跨越在普通的文學作品中是很難達到的。

劉慈欣說過,他寫的科幻是以創意為核心,作品的架構與展開靠著創意支撐。劉洋認同這種科幻模式,認為他自己的作品也是以新鮮的點子為動力驅動。點子科幻,看上去簡單,要寫好其實非常難。科幻發展到今天,好像已經窮盡了各種可能,很難翻出新噱頭,就像《火星孤兒》裡古河調侃的那樣:“都是些俗套的點子——生化病毒、人工智能、電腦網絡、黑洞蟲洞、時間旅行——到最後,你甚至發現連這些都只是一層皮,裡面裝的其實是個蹩腳的愛情故事。”令人高興的是,《火星孤兒》給我們打開了新的腦洞。對於外星人的形態、宇宙社會學、星際文明交流這些老而又老的話題,劉洋都做出了別開生面的演繹。與此同時,這些奇異獨特的想象,都有堅實的物理和技術的細節來支撐,使得整部作品熱烈而冷靜,奇妙而縝密,呈現出硬科幻的厚重的分量與質感。

《火星孤兒》講述的是我們的故事,也是“他們”的故事,終究還是我們與“他們”的故事。這些故事以鮮明的姿態昭示科幻的形態與意義:科幻始於我們的足下,飛向浩渺的時空,最終以超越性的想象讓我們更好地了解我們自己,以及我們這個世界的可能性。

後記

文 | 劉洋

這本小說從動筆到完結,前後用了兩年多時間,而後修改又持續了一年,是這幾年我傾注心力最多的一部作品。最初設想的書名是《高考紀事》,後來覺得太過普通,也不夠科幻,便改成了現在這個——既暗示了外星文明所困的位置,同時也隱喻了人類的困境。

《火星孤兒》是我出版的第一本長篇小說。在此之前,我發表了一些中短篇小說,也出版了《完美末日》和《蜂巢》兩本小說集,於是漸漸有了創作一本長篇小說的念頭。小說的核心設定其實來自一個簡單的想法:如果教材上的知識全是刻意編造的,世界會怎麽樣?學生會發現嗎?我想,很可能不會有人質疑。在讀研之前,我曾在一所中學教過兩年高中物理。從我的教學體驗來看,目前中學的科學教育仍然是以知識為導向的(直白一點說,就是以高考為導向),教師只是簡單傳授知識本身,並不關注知識的發現過程和科學精神的培養。因此,對於課本上羅列的科學結論,學生們都習慣於毫不懷疑地吸收,而不會去探究它的產生過程,更不會去質疑結論的合理性。但在我的理念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方法論和質疑精神,才是科學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博士畢業後,我開始從事獨立的科研工作。通過觀察我發現,當前基礎科研領域的大部分研究者,包括我自己,都是在對別人的開創性成果做一些修修補補的工作,真正具有原創性的想法少之又少。這種狀況或許和我們長期接受的科學教育有很大關係。

從這個簡單的念頭到完整的設定,到故事的構思,再到真正的寫作,其間延宕日久,有一段時間幾乎完全停止了寫作。不僅是因為學業和科研兩方面事務繁雜,也由於中途幾度覺得小說行文乾澀、情節枯燥,部分章節我甚至重寫了好幾遍。在整個創作過程中,我深刻地體會到長篇創作和中短篇創作的區別。跟短篇小說的一揮而就不同,長篇創作顯然需要一個更強烈的驅動力和一種更持久的耐心。

最初,這本書的前幾章曾在“蝌蚪五線譜”的網站上連載,感謝網站的編輯們對小說的支持。當然,更要感謝的是八光分文化的楊楓老師和夏桑編輯,他們對書稿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設性的意見,提升了小說的品質。如果不是他們,這本小說也不會出現在讀者的面前。

希望大家喜歡這個故事。如果你能從閱讀中體會到一絲絲的樂趣,那我們的努力就沒有白費。

作者簡介——劉洋

劉洋,科幻作家,物理學博士,現任教於南方科技大學。2012年開始發表科幻作品,目前已在《科幻世界》《文藝風賞》等雜誌發表中、短篇科幻小說60餘萬字,連續五年入選《中國科幻小說年選》,已出版科幻小說選集《完美末日》《蜂巢》,部分作品翻譯後在Clarkworld、Pathlight等雜誌發表。

內容簡介

近騰中學——一所前所未有的學校,憑借難以想象的另類教學,維持著奇跡般的升學率。而在光鮮亮麗的成績背後,反抗的種子正在悄悄萌芽。當近騰內部發生騷亂時,世界上出現了許多神秘事件:一輛大卡車無端騰空,無數神秘石碑從地底湧出。

最終,人類在衰敗的文明中苟延殘喘。

此時,近騰中學的一群高中生成了人類最後的炬火,最後的光……

@江南

這是一本寫給少年人的科幻小說,故事裡流淌著黃金時代和殘酷青春的血脈。劉洋有一種單純的力量,在他的筆下,宇宙靜默如謎而又暗潮洶湧,少年勢單力薄卻又執著反抗。這群少年可以千里逃亡,可以橫跨宇宙,可以在廢墟中重建文明,在殘灰中點燃燭光。因為《火星孤兒》的存在,劉洋在眾多科幻作家中顯得無比耀眼。

@寶樹

劉洋從校園生活切入,帶領我們陷入一場匪夷所思的世界末日。他用神秘的懸念牽引讀者,最終以邏輯嚴謹的科學設定,揭露出引爆想象的真相……這部小說是扎實的理學功底和汪洋恣肆想象力的完美結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