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假如太陽消失任何一顆恆星都將面對生命終結的那一刻

假如太陽消失

太陽終將消失

任何一顆恆星都將面對生命終結的那一刻。

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是地球生命力的源泉,我們每一個人都在接受太陽賜予我們的能量。但是,太陽不是永恆的,太陽也有其從生到死的演變過程。幾十億年後,太陽將走完它的「一生「死亡的恆星」,這也將是太陽的最後歸宿。

「死亡的恆星」

恆星是可以發光發熱的天體,它們是一個個天然的核反應堆,可以把氫、氦等小原子聚合成大原子。在物理學上,這被稱為核聚變反應。恆星在宇宙中不斷燃燒,直到將其外部的氫燃料燒完,這時恆星就會演化成為一個臃腫的紅巨星。紅巨星很不穩定,其外部的物質會不斷地向外擴散,給予內部物質一個巨大的反作用力,令恆星的內核不斷變小,直至紅巨星被分解成兩部分:外部成為一大片星雲,內部則演化成體積很小、品質很大、亮度很小的白矮星,一部分白矮星最終會坍縮為黑洞。所以,科學家也將白矮星稱為「死亡的恆星」。

目前,科學家已經觀測到1000多顆白矮星。

科學家總結的白矮星星表顯示,銀河系中有488顆白矮星,它們都是離太陽不遠的近距天體。現有的觀測資料表明,宇宙中大約3%的恆星已經變成了白矮星。而科學家根據理論分析與推算認為,白矮星應佔宇宙全部恆星的10%左右。也就是說,宇宙中每10顆恆星中有1顆已經死亡,成為白矮星。

貪婪的宇宙「食肉動物」

如果有人說有這樣一種機器,它可以把如地球、火星那麼大的行星「磨」成粉末,你一定會說這是魔幻電影中的場景。然而,在浩瀚宇宙中的確存在這樣一種奇特的天體,它的確能像粉碎機那樣把像地球這樣的岩石行星「磨」成粉末。它就是白矮星。

白矮星的性質接近黑洞,它會對附近的行星產生巨大的引力。這種力量將徹底瓦解一定距離內的行星,將這些行星撕成碎片。在巨大引力作用下,行星碎片不斷被分解,直至一整顆行星都被白矮星「磨」成粉末,然後飄散在太空中,最終漸漸地被吸引到白矮星的周圍。

科學家最早發現的白矮星是天狼星伴星,它的體積比地球大不了多少,品質卻和太陽差不多。它的密度達到每立方米1000萬噸左右。根據白矮星的半徑和品質,可以算出它的表面重力為地球表面重力的1000萬~10億倍。在這樣大的引力下,任何物體都不復存在,全都被「磨」成了納米級的細粉。

有人問:如果擁有先進科技水準的外星人能夠抵禦白矮星周圍的高溫而抵達其表面,那會出現什麼樣的結局?答案是:無論這些外星人的科技水準有多麼先進,白矮星周圍高達數千萬到數億倍地球重力的引力將把外星人及其乘坐的飛船瞬間「磨」成粉末,然後全部吸附到白矮星中,成為白矮星的一部分。

藉助哈勃太空望遠鏡,英國天體物理學家最近驗證了白矮星是行星「粉碎機」的猜想。他們在4顆白矮星周圍發現了與地球元素構成相似的行星碎片。現在,這些白矮星就像宇宙中貪婪的食肉動物,先把周圍的行星撕裂,再把它們「磨」碎,最後「吞食」掉,「吞食」的速度高達每秒1000噸。科學家表示,未來的地球可能也會像這些行星一樣,遭遇被白矮星撕裂的厄運。

恐怖的太陽系末日場景

任何一顆恆星都將面對生命終結的那一刻。毫無疑問,那將是一個真正恐怖的末日場景。據科學家預測,幾十億年後,我們太陽系的太陽也將耗盡所有的燃料,演化成一顆臃腫的紅巨星,然後變成白矮星。到那時,地球將被已成為白矮星的太陽撕裂並「磨」成粉末。

不過,恐怕沒有人能活著見證地球被撕碎的末日場景,

因為據科學家推測,太陽在行將死亡之前可能會出現突然的爆發,地球上所有的一切都將在太陽空前的爆發中毀滅。樂觀一點的推測是,到那時人類科技已經相當發達,足以把人類和地球其他生物移居到其他適宜生存的星球,或者把地球搬離現在的位置,人類或許可以遠遠地觀看發生在太陽系內的驚心動魄的「末日大戲」(2007年,有科學家在飛馬座中一顆暗淡的、燃燒成灰燼的恆星附近發現了一顆巨大的行星,這表明地球或許也能在太陽的毀滅過程中倖存下來)。

就像自然界的其他物體一樣,宇宙中的任何天體都會經歷從誕生到死亡的全過程。不過,恆星的死亡還是有其特殊性的。從白矮星的演化過程看,恆星在做「垂死掙扎」時也能產生巨大的能量,令那些曾經圍繞它運轉的行星夥伴成為它的「殉葬品」。其實,不少行星原本最初就是從恆星分解而來的,它們最終回歸「垂死」的恆星也是天經地義的。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都遵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規律!

地球難逃厄運

圍繞太陽運轉的行星都將成為它的「殉葬品」。

一些科學家一直都在思考:如果太陽突然消失了,地球會怎樣,地球上的生命會怎樣?當然,這個問題在物理上是不成立的,因為還在太陽變成紅巨星之前,地球就已經被淘汰出自己在太陽系可居住地帶中的位置——增加的溫度和輻射將逐漸蒸乾地球海洋,地球將逐漸變回最初的熔融狀態。不過,這一過程大約將持續幾千年,地球人利用這個時間不斷開發太空技術,或許能夠加寬地球的軌道,讓地球在太陽系的其他地方定居下來,從而避免被太陽吞噬的厄運。下面就讓我們假設:不管是因為什麼極其特殊的原因太陽突然消失不見了,比如太陽突然被某個黑洞吞噬了,或被科技發達到超出我們想像的外星人摧毀了,在這樣一些情況下,太陽周圍的行星(當然包括地球)會怎樣呢?

遊盪的行星

有科學家預測說,如果太陽突然消失了,地球以及太陽系的其他行星就會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在沒有牽絆之下繼續飄動。然而,風箏會因為受到空氣的阻力很快失去平衡、掉落地上,而宇宙太空是真空,失去太陽引力的地球會筆直地在太空中飄移。

按照牛頓第一定律的論述,任何一個物體在不受外力的情況下,總是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如此來看,如果太陽突然消失,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動力會消失,此時地球就會沿著引力突然消失時的運行方向朝著宇宙深處直線運動下去,不再做近似橢圓的繞轉運動。

此時,太陽系內的其他行星也同樣開始直線運動。由於引力突然消失時各個行星的運動方向是不一樣的,所以它們也就不可能沿著同一方向遠離原來太陽系所在的位置。很快,曾經同為太陽系內「兄弟姐妹」的八大行星以及其他小行星就會各奔東西,漸行漸遠。由於它們原本在太陽系內的軌道就沒有交叉點,所以在太陽突然消失後,它們也不會相撞。各個行星有自己的衛星,比如地球的衛星是月球。在太陽消失後,地球對月球的引力還是存在的,月球自然和地球不離不棄,和地球一起飄向遠方。

假如太陽突然消失,地球、火星、土星等就會像宇宙中的流浪兒,不知道何時才能找到自己的歸宿。當然,這樣的流浪並非永遠。它們可能會遭遇黑洞,被黑洞撕裂併吞下;它們也可能和其他星體相撞而粉身碎骨;還有一種理想的結局,那就是它們找到各自新的家園——被另外的恆星俘獲,成為其他星系中的一員,從而停止漫長的流浪生涯,開始圍繞著新的恆星公轉。

冰凍的地球

假如太陽突然消失,地球會不會馬上陷入黑暗呢?科學家預測說,不會,因為陽光抵達地球需要8.5分鐘的時間,所以地球面朝太陽的那一面將多享受8.5分鐘的光明。然後,地球將陷入一片黑暗,月亮也不會升起,而且從那以後永遠也不再升起,因為我們之所以能看到月亮,是因為月球可以反射陽光。

就算太陽突然消失,我們也不會立即產生「世界末日」般的恐懼感,因為太陽的消失不會帶來猛烈的自然災害,不會有地震,不會有海嘯,甚至不會有狂風驟雨,只是全球將同時迎來黑夜,而且是永遠的黑夜。當然,我們所面臨的也並非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因為人類的能源系統還沒有被摧毀,人類可以繼續依靠燈光照明。事實上,沒有照明也不是致命的,接踵而至的寒冷才是致命的。

沒有了陽光,地球將慢慢冷卻,很快全球就會進入寒冷的冬季。在一星期之內,全球氣溫都會降到零下18℃。此時,無論你是在原來的赤道熱帶地區還是南極冰原,你都會感到刺骨的寒冷,靠搬家來躲避寒冷是不可能的。在一年之內,全球氣溫將降至零下38℃。此時,所有的淡水都早已凍結成冰,海水也在逐漸凍結。幾年之後,地球上廣袤深邃的海洋就會凍成一個巨大的冰塊。

當地球上所有的水都被凍結之後,地球上現在所有的氣象現象都會消失:沒有風雨、雪花、雲彩、冰雹……降溫的步伐並不會停止,地球還在不斷地且緩慢地降溫。幾百萬年之後,地球表面溫度將降至零下200℃左右,然後不再降低,因為地球有一個灼熱的地核,當地表散發的熱量和從地核吸收的熱量相等時,地表溫度就不會再降了。那時的地球將極端寒冷,連大氣層都會被凍得不斷從太空中收縮,最終集中在地表周圍幾百米的範圍內,大氣的密度會變得很大,這也可以減緩地球向外輻射熱量的速度。

當然,地球或許不會變得那麼冷——如果它在此之前能夠找到新的家園,並在新的恆星照耀下暖和起來。

?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