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旦發生房顫,就要當心中風!患者該如何預防?

房顫是最常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它可發生多種並發病,最嚴重是體循環血栓栓塞,特別是腦卒中佔到80%。房顫卒中的年發病率為5%,死亡率較高,卒中後常嚴重致殘(偏癱、認知功能障礙等)給個人、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房顫患者的主要生理特點是心律紊亂、心功能受損以及心房形成附壁血栓,當血液循環中的心源性栓子進入腦動脈引起血流障礙,造成局部供血區域的腦組織缺血以及壞死,從而導致腦功能障礙,引發心源性腦栓塞,也就是腦卒中。

由於大部分房顫病人沒有什麼徵兆,在第一次房顫發生的時候可能已經心力衰竭或者已經腦血管栓塞,因此,即便是第一次發生房顫,也要重視預防腦卒中。與其他類型卒中相比,房顫導致的卒中,殘疾率及死亡率均很高。這可能與房顫引起的心臟內形成的附壁血栓脫落通常阻塞顱內大血管,通常造成的梗死面積較大有關。

目前房顫的患者預防腦卒中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就是抗凝治療。抗凝治療適用於人工瓣膜或者重度二尖瓣狹窄的房顫病人,但是即便沒有,還有一個CHA2DS2-VASc評分系統可篩選出需要抗凝的中高危患者,看病人是否需要抗凝治療:

有充血性心衰/左室功能障礙 1分

高血壓 1分

年齡在75歲以上 2分

年齡65~74歲 1分

有糖尿病史 1分

有過卒中/TIA/血栓栓塞 2分

心血管疾病 1分

女性 1分

當得分為0時,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療;當分數為1時,可以考慮口服抗凝葯治療;當分數≥2分時,應使用口服抗凝葯治療。

薈萃分析結果顯示,應用華法林進行有效的抗凝治療,卒中風險降低64%;而與抗血小板藥物相比,卒中風險降低38%。BAFTA研究也支持老年房顫患者能從抗凝治療中獲益, 而且獲益大於年輕患者。

應用口服抗凝藥物的療效是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的,尤其對於85歲以上的高齡患者是最大的。即便房顫患者抗凝後顱內出血的風險雖然增加,但華法林的應用仍獲益。因此, 2010年歐洲房顫指南首次將抗凝治療放在房顫治療的首位,預防血栓栓塞成為房顫治療管理的重點。目前指南推薦中高危房顫患者應接受抗凝治療以降低血栓栓塞事件。

當然,對口服抗凝葯有明確禁忌的患者,可考慮LAA封堵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